京東物流最強對手終於來了,馬雲的又一個大招!

最近,阿里旗下物流公司菜鳥網絡整合了五家實地配送公司,新成立的“杭州喵遞宅科技有限公司”,菜鳥網絡100%控股,這意味著菜鳥網絡不再滿足於通過“三個鏈接”提供送貨服務,它是一家擁有直接分銷公司。

從上個月開始,阿里巴巴開始為旗下天貓超市大肆造勢,在北京狂砸10億紅包,同時,主打一站式購物,承諾實現次日送達,沉寂兩年多之久的“菜鳥網絡”也隨著這項服務的推出露出真容。

京東物流最強對手終於來了,馬雲的又一個大招!

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平臺“菜鳥網絡”始終保持神秘,除了在各地購買地塊的消息傳出外,鮮有耳聞,以至於讓業界懷疑馬雲的野心並非所謂“智能物流骨幹網絡”。

京東物流最強對手終於來了,馬雲的又一個大招!

雖然,阿里在反覆強調菜鳥不做自建物流,但相比過去完全採用第三方物流的模式,遲遲不露真容的菜鳥網絡,模式明顯變得更“重”。

京東物流最強對手終於來了,馬雲的又一個大招!

而這恰恰是馬雲過去用以揶揄競爭對手京東的說辭,對於京東堅持自建物流的重模式,馬雲的態度有些不屑,甚至認為太多的物流員工會成為京東的累贅。然而事實卻是,隨著消費者一站式購物需求的凸顯,自建物流的快速配送體系反而成了京東的優勢所在。如今,阿里在天貓超市上“效仿”京東推出次日送達等快速配送服務,多多少少有些諷刺意味。

京東物流最強對手終於來了,馬雲的又一個大招!

互聯網“基因說”認為每一家互聯網公司都有著各自的基因,例如阿里的基因是電商,騰訊的基因則是社交,事實上二者在對方基因領域的嘗試確實也都不太順利,因此得出的結論是基因決定了企業的生存模式。我雖然對此持保留意見,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每個互聯網企業都有著各自的思維定勢,這種思維定勢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生存模式。

京東物流最強對手終於來了,馬雲的又一個大招!

生意場上,如果對手在作死,通常情況下商人會選擇冷眼旁觀,而如果對手在做對的事,那麼反之商人會千方百計地詆譭他,干擾對手的計劃,同時自己悄悄追趕對方。這兩年多時間裡,阿里一直在籌建它的“菜鳥網絡”,以追趕京東的速度,今天終於初見成效。

京東物流最強對手終於來了,馬雲的又一個大招!

從完全採用第三方物流到花費兩年多時間組建“菜鳥網絡”,阿里巴巴從堅持輕模式到逐漸轉變為重模式,從不認同京東自建物流模式,到天貓超市效仿京東快速配送模式,讓阿里巴巴作出改變的,不只是京東模式的可行性已經得到了市場驗證,同時也是消費者對高品質一站式購物需求的必然要求。

京東物流最強對手終於來了,馬雲的又一個大招!

尼爾森公司2015第二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東部地區消費者正引領著消費驅動型經濟轉變,他們對消費更具信心,也更追求高品質的服務和享受型消費。隨著消費者對購物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一站式的快速購物配送服務成為電商平臺的發展趨勢。這同時也解釋了,天貓超市為何首先選擇北京和上海兩大東部城市作為推廣前站的原因。

京東物流最強對手終於來了,馬雲的又一個大招!

另外,報告還指出,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意願上升5個百分點,“快遞下鄉”和“電商下鄉”讓鄉鎮和農村地區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大幅提升。農村市場這一“廣闊天地”等待電商巨頭們有所作為,這將是京東、阿里等電商平臺共同的機會。京東在物流的提前佈局,讓它獲得不少先機,阿里顯然也有後來居上的意味。

京東物流最強對手終於來了,馬雲的又一個大招!

天貓超市與京東模式的高度一致,可以看做是阿里巴巴和京東在物流上的殊途同歸。在模式選擇上,阿里考慮更多的是成本因素,所以先節約成本後提升速度。而京東則恰恰相反,先考慮的是速度,所以從一開始就堅持自建物流的模式。阿里用兩年多的時間在北京基本追趕上了京東的速度,而此時京東的快速配送體系已經在全國深入人心,成為其品牌形象的重要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