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存在的!

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存在的!

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存在的!

本文配圖來自:花瓣網

“最”,是人最大的心魔。

1

九成以上遭遇職場困惑的人,幾乎都在問同一個問題:我想知道,什麼是最適合我的工作?

很多求職中的、想跳槽的人,都曾在紙上寫下幾個工作方向後,反覆比較優劣。卻始終無法如願圈出那個最佳答案,將其餘選項輕鬆劃去。

於是,很多人的職場都在這一步停了下來,踟躕不前。

六年前,我正面臨第一次換工作,格外謹慎。我希望這一次的選擇可以一勞永逸。我在紙上寫下幾個工作方向後,網上搜查資料,聽取不同人的意見。每條新加進來的信息,都會修改我先前的判斷。筆尖顫動,始終無法堅定落筆,圈出最佳答案。

“最”,是人最大的心魔。

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存在的!

2

直到我用六年多的時間,將曾經糾結我的幾類工作都一一嘗試過後,我發現六年前的自己大可不必那般糾結,因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不止一種。

1工作與工作之間沒有我們想的涇渭分明。

市場工作中,並不是只有創意與激情,也有諮詢工作的影子,因為做任何一場市場活動前,都要理解需求,制定方案,項目執行中需要有效的管控。


諮詢工作中,並不是只有PPT和忙碌的節奏,也有HR工作的影子,因為當你成為項目管理者後,你需要懂得如何挑選和管理項目組內的成員。偶爾舉辦行業分享會,如果你願意,你還可以參與活動策劃和寫公關稿,感受PR的工作範疇。


PR工作中,並不是只有活動和公關稿,也有互聯網工作的影子,因為PR的投放離不開互聯網,PR的效果離不開數據分析。


互聯網數據分析的工作,並不是只有每天蹲坐在電腦跟前,悶聲不吭敲打鍵盤,也有市場工作的影子,因為你需要和數據的來源以及使用者保持良好的溝通,生成的數據報告也要通過presentation來提升其價值。

每一份工作其實都不止是一份工作。工作與工作之間沒有我們想的涇渭分明,它們之間有許許多多的重合地帶,工作從來就不是十分精確的東西。

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存在的!

2我們也沒有我們想的簡單可定義。

我們的需求紛繁又複雜,我們的性格有彈性又善於隱藏。我們很難把自己說清楚。而“最適合”講究的是兩頭的匹配,一頭是工作,另一頭便是那說不清的自己。

沒有如果。即便有如果,我可以將每一條路都從頭到尾走上一遍,而它們分別帶來的一連串的好與壞,認識的不同的人,獲得的不同體驗。哪一串是最好的,怕也是很難說清。

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存在的!

3昨天最適合你的未必是今天最適合你的。

工作會發生變化。行業生命週期的變化、公司發展階段的變化、團隊規模的變化、業務的變化、領導團隊的變化,都會導致這份工作發生改變。

我們也在變化。年齡的增長、訴求的更新,家庭成員的增減、閱歷的增加、想法的變遷,都會讓今天的我們和昨天有所不同。

既然二者都處於變化中,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就不可能是一個固定值。最適合的工作應該是與我們之間始終保持動態平衡的一種工作狀態。它可能是一份工作,可能是好幾份工作共同來成就你。

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存在的!

3

不是鼓勵放棄選擇,而是說要適可而止。

我們細化目標工作。市場工作=創意+開朗外向,HR工作=擅於人際與溝通,銷售工作=愛說話和臉皮厚,公務員=穩定。這樣的顆粒度遠遠不足以做分析判斷。我們需要細化目標工作:看到這些工作每天具體8小時的工作內容,看到這些崗位落在不同公司內分別是什麼情況,看見這個崗位未來幾年隨職級提升帶來的能力變化,以及待遇的變化等等。


這就像我們的眼前擺放了一張電子地圖,我們可以通過點擊放大按鈕,將畫面放大查看,我們知道畫面的放大會停留在一個極限值,之後無法查看更細,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操作的錯誤,根本沒有擊中放大按鈕,而造成眼前的一片迷茫。


我們完善思考的框架。對比幾份工作時,具體要對比的是哪幾個維度,我們對於不同維度的關切程度,以及我們對自己的瞭解。

我們雖無法到達“最適合”的那一個點,但我們還是可以朝著這個方向無限接近準確,獲得“最適合”的一些點

“最”,是人最大的心魔。選擇停在當下,可能它已經是最適合你的路之一了;選擇邁出步伐,可能前方的幾條路都是最適合你的路,都不會讓你失望。職場如人生,無需過於糾結,懂得適可而止。


我們費盡心力旨在得到一個“最”完美,

卻不懂最完美的答案,不止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