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得分王”到“送分王”,李盈瑩遇到的主要問題,並不是心理

聯賽得分王、扣球王、發球王、非自由人防守王——李盈瑩,僅僅一週時間,代表中國女排打了四場球,打得一場比一場差,昨天晚上的比賽對中國女排8年沒有輸過的波蘭,至少有13個主動失誤,硬生生打成了一個“送分王”。

對於一名18歲的運動員,我們不能求全責備,應該靜下心來,慢慢地幫她分析一下問題出在哪?

從“得分王”到“送分王”,李盈瑩遇到的主要問題,並不是心理

首先,必須肯定李盈瑩的能力。她的第一場比賽打得較好,昨天對波蘭的第一局也打得較好,她不是李靜。這是我們幫助李盈瑩成長的總基調,不能懷疑,不能變。

其次,心理問題只是一方面。很多人分析,李盈瑩第一次入選中國女排,成為郎平的培養對象,三場比賽沒下火線,只有一場比賽稍微休息了幾分鐘,太想打好,想法太多,從而發揮失常。這只是一方面。

過分強調李盈瑩的心理問題,只會掩蓋更重要的問題,於李盈瑩的成長不利。

李盈瑩第一次打聯賽,從小組賽到決賽,心理十分穩定。哪怕是在決賽最艱苦的、最具決定性的時候,李盈瑩都沒有絲毫手軟,她上賽季拿了全運會、錦標賽與聯賽3個冠軍,心理問題不可能是李盈瑩的弱項。再說,打這麼一場無關緊要的商業比賽,有什麼很多心理問題的?

所以,李盈瑩的主要問題,還在自身打法與國際比賽不相適應

的問題。

從“得分王”到“送分王”,李盈瑩遇到的主要問題,並不是心理

李盈瑩長期在天津隊訓練比賽成長,非常適應天津隊的打法與中國女排超級聯賽的打法,但她第一次出國比賽,突然加入一支與天津隊打法完全不同的隊伍,打與聯賽完全不同的對手,無所適從。

一是一傳能力不適應國際比賽。國內沒有這麼多發球神乎其技的隊員,李盈瑩在天津隊也不接一傳,所以,李盈瑩初上國際賽場,肯定受困於一傳。

二是一傳與進攻的銜接不適應。正如郎平說的一樣,國內聯賽沒有一支隊伍是打快的,中國女排還是有快的意識,對手也有不少隊伍走的打快的路子,李盈瑩用在國內賽場、在天津隊熟悉的打法來打,明顯不在一個調子上。

三是不適應高攔網。李盈瑩扣球時,見多了國內賽場的攔網高度,一到國際賽場,哇,那邊攔網手怎麼這麼高,球就不知往哪裡扣了。

從“得分王”到“送分王”,李盈瑩遇到的主要問題,並不是心理

那為什麼朱婷、袁心玥、張常寧們在國家隊就沒有遇到這個問題呢?

一方面是因為朱袁張進國家隊時,在聯賽沒打出個什麼名堂來,她們身上沒有國內聯賽打法的定式限制

另一方面是因為朱袁張在國字號隊伍裡(國青隊或國家隊)訓練時間較長,而李盈瑩第一次進國家隊,僅僅訓練一個月。

概括起來就是,李盈瑩因為太熟悉、太習慣天津隊、國內聯賽的打法了,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與思維定式,初次走上國際賽場,面對並不熟悉的國家隊友和對手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攔網,更強的發球,出現很大不適應,從而而產生技術發揮失常,進而導致心理崩潰。

從“得分王”到“送分王”,李盈瑩遇到的主要問題,並不是心理

就如你是南方一名力大無窮的漢子,在南方吃米飯幾十年,初到北方吃不慣饅頭,整天走路都沒力氣,且十分煩躁。並不是說你這個漢子不行,也不是說南方的米飯更營養,北方的饅頭不好吃,僅僅是因為——不適應

而一個沒吃過幾年米飯的小朋友,到北方吃饅頭,好像影響不大,這個比如袁心玥。而另一個什麼都能吃的漢子,不管是南方米飯,還是北方饅頭都吃得津津有味,影響也不大,這個比如朱婷。

從“得分王”到“送分王”,李盈瑩遇到的主要問題,並不是心理

因此,李盈瑩在中國女排國家隊的成長,是一個適應過程,並不能急。

當然,經過郎平一批,經過了一場無法再爛的比賽之後,李盈瑩今天晚上比賽的心態更好擺。好的心態能促進技術的發揮,說不定,李盈瑩很快就從泥濘裡走了出來,也未為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