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的故事出自《水滸傳》還是《金瓶梅》?

武松打虎的故事對中國人來說可謂耳熟能詳,也是非常經典的傳統故事,因此這個問題似乎很好回答,可能90%的人都會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水滸傳》!無論我們讀小說《水滸傳》還是聽評書《水滸傳》還是看電視劇《水滸傳》,都能看到或聽到武松打虎的故事。不過也有5%的人說在《金瓶梅》中也看到武松打虎的故事,也許還有5%的人說聽說《金瓶梅》裡有武松打虎的故事,可把《金瓶梅》從頭到尾看完,雖然有武松這個人物出現,可沒看到武松打虎的故事。

武松打虎的故事出自《水滸傳》還是《金瓶梅》?

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的故事出自《水滸傳》還是《金瓶梅》?

武松打虎

施耐庵所著《水滸傳》中的第二十三回是《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這一章節大家很熟悉,如果手頭沒有紙質書,在網上很容易搜到電子版的,因此不做進一步解讀。那麼為什麼有的讀者說《金瓶梅》裡有武松打虎的故事,也有的說沒有呢?這就要從目前存在的三種版本的《金瓶梅》說起。

簡單地說,《金瓶梅》有三大版本系統。最早的刻本是《新刻金瓶梅詞話》(也稱詞話本),問世於明朝萬曆年間,所以也稱為"萬曆本",無評語,無插圖。這一版本有民間說唱色彩,語言敘事都比較樸質,有原始風貌。

第二種版本是《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問世於崇禎年間,因此稱為"崇禎本",內含200多幅明代木刻版(雕刻木版印製)插圖,所以也稱"繡像本"。這一版本是經過文人潤色加工過的,文字比較規範,文學性更強些,但早期的樸質風格受到了影響,有一些士大夫說教的色彩。

第三種版本是《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成書於清康熙年間。徐州青年小說理論家張竹坡以"崇禎本"為底本,寫下了十餘萬字的評語和批註,著成《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簡稱"張評本"。

這三種版本的《金瓶梅》在大陸的出版發行也是充滿了曲折。事情要從1931年說起。

1931年,北平琉璃廠一家古書鋪蒐購到一套十卷本的《新刻金瓶梅詞話》,經鑑定是《金瓶梅》迄今發現的最早刻本。北平圖書館出價950銀元將其買下,這本書簡稱"北圖購藏本"。1933年,藏書家馬廉出面集資登記,以"古佚小說刊行會"的名義,縮版影印了104部《新刻金瓶梅詞話》,胡適、魯迅、鄭振鐸等人手一部。解放前,"北圖購藏本"被運往臺灣,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古佚小說刊行會"本就成為留在大陸的《金瓶梅》最早版本。

1957年,毛澤東在高級幹部會議上提到,"《金瓶梅》可供參考,就是書中侮辱婦女的情節不好,各省省委書記可以看看。"《新刻金瓶梅詞話》(足本)同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上海印刷廠照原版影印了2000部,線裝書裝訂,整部共兩函(書套),21冊,第1冊為另配的崇禎本的200幅木刻圖,後20冊為詞話本正文。全書保留了底本全部文字,共79.2萬字,只對一些顯著錯誤和墨跡做了修版。出版說明寫道:本書影印的目的,在供古典小說研究者參考。發行對象限定為副部長、省委副書記以上,高校和科研單位的知名正教授等文化界名人。所有購書者名字均登記在冊,並且編號。這一版本又稱"高幹本"(足本)。

1985年,《金瓶梅詞話》(刪節本)列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小說史料叢書》出版,首次印刷1萬套,全套分上中下三冊,總字數97.6萬字,簡體字排版。這是《金瓶梅詞話》(刪節本)第一次在大陸出版發行。

武松打虎的故事出自《水滸傳》還是《金瓶梅》?

詞話本

1987年,齊魯書社出版《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分上下兩冊,首印1萬部。這是張評本第一次在大陸排印出版。

1988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足本,共4函36冊,內部發行。這是崇禎本在大陸首次影印出版。

1989年6月,齊魯書社8000套《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匯校本印刷出版,一字未刪,繁體直排,200幅插圖照原版影印。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學者憑職稱證明和有關單位的介紹信才可以購買。

武松打虎的故事出自《水滸傳》還是《金瓶梅》?

張評本

如果有從時間上來看,萬曆版(即詞話本)早於崇禎本,而張竹坡評本是基於崇禎本做的點評。如何區分這三個版本?簡單地說,不同之處很多,第一回是最好區分的。萬曆版(《新刻金瓶梅詞話》)的第一回是"景陽岡武松打虎,潘金蓮嫌夫賣風月",開篇寫的是武松打虎;而崇禎本和張竹坡評本第一回是"西門慶熱結十弟兄,武二郎冷遇親哥嫂",開篇便是寫西門慶的。

萬曆版(詞話本)第一回的"景陽岡武松打虎,潘金蓮嫌夫賣風月"是直接從《水滸傳》裡轉來的,除此之外還講到劉邦斬蛇、霸王別姬等故事,這與這一版本的初衷是緊密相關的。詞話本主要在說書人中流傳,一開始要用到"開場閒白",通過一些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先把觀眾聚攏起來。《水滸傳》當時在民間已經流傳已久,武松打虎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在當時開口就說《金瓶梅》吸引不了多少觀眾,而用"武松打虎"這個故事來吸引聚攏觀眾不失為明智之舉。

因此,簡單的說,武松打虎的故事出自《水滸傳》,萬曆版《金瓶梅》借用了《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故事,作為開場第一回。崇禎版和張評本經過改寫,已經刪除了武松打虎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