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創社:溫州人創業思維——一定要做老闆

溫州人和你不一樣的眼光——

一定要做老闆(氫創投資轉)

氫創社:溫州人創業思維——一定要做老闆

溫州人創業思維一定要做老闆

致富思維

窮人:我也想創業,但是創業並不適合每一個人,創業中會有許多風險,不如打工來得安穩些。

溫州人:我為什麼要給別人打工?資本再少也要創業,給自己打工,做自己的老闆才是人生的追求。失敗也是一種人生經歷,不想做老闆的人肯定不是溫州人。俗話說:“工字不出頭。”一輩子打工,很難有大成功。司馬遷說過:“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秀文不如倚市門。”香港富豪莊永競則說,即使當個小老闆,資本再少也總是為自己幹,總會有發財的希望。可見,給別人打工,總是沒有自己做老闆顯得更有發展。而溫州人的想法正是如此。

也許你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1983年,在西北大學的校門口,一名大學生到修鞋攤上補鞋,補鞋的是個溫州大姑娘。大學生憐香惜玉地說:“一個大姑娘給人修鞋不怕人看不起嗎?”姑娘反唇相譏:“一個大學生穿著破鞋不怕人看不起嗎?”“你以後打算幹什麼?”“當老闆。”“你沒有錢怎麼當老闆?”“我這不正在掙錢嗎?”修鞋姑娘的願望是當老闆,這種心態正是溫州人心態的真實寫照。

一位溫州網友說:“感覺溫州人和別的地方的人最大的不同是,別人畢業想怎麼找到工作,溫州人畢業想怎麼創業。這可能就是溫州人和別人最大的不同了。”這句話真是一語道破了溫州人最根本的思維方式。

《上帝讓溫州人發財——溫州創業文化啟示錄》一書的作者、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松弟說過:“溫州模式沒有什麼秘密,之所以取得成功,不過是人們將深藏在心底的創業致富的慾望充分釋放出來,併成功地弄潮於市場經濟罷了。”

一個人貧窮,主要是腦袋貧窮,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個缺乏創業慾望的人,是很難掙大錢的。想過富有的生活,要先有富有的思想。腦袋富有,口袋就能富有,擁有富有的思想,就能遠離貧窮。

確實,溫州人的骨子裡,都流淌著“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血液,他們認為:“雞首雖小,乃進食;牛後雖大,乃出糞。”

溫州人的老闆情結體現在許多諺語上:

1.有錢做老闆,無錢也要做老闆;

2.能做老闆,能睡地板;

3.賺錢是老闆,不賺錢也是老闆;

4.與其幫別人做大生意,不如為自己做點小生意;

5.不想做老闆的人不是真正的溫州人。

溫州人創業的目的其實很現實:那就是賺錢!威力打火機有限公司老闆徐勇水面對“你創業成功的動力是什麼?”的提問時,他的回答是:就是為了賺錢,過上好日子。每一個溫州人總是不安於給他人打工,他們寧願自己做點小生意,是賺是賠先幹著。在溫州人眼裡,剛開始創業時,賺錢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積累經驗和人際關係。只要自己踏踏實實地幹下去,總是能夠成功的。

當然,創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創業的好處與壞處。創業的好處有:自主性強,沒有人管你,自己就是自己的老闆;想工作時就工作,不想工作時就休息,全憑你對財富的態度;能夠吸收親朋好友加入,與他人一起奮鬥;具有極強的挑戰性,能夠充分發揮一個人的潛能;等等。創業的壞處有:風險高,收入不穩定,有時候一個月好幾萬,有時候可能會賠上許多錢;身心疲憊,一個人得幹許多人的活,你既是老闆,也是打工仔,還是推銷員、財務人員、行政人員、後勤人員等等;工作時間不固定,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有需要,你就得幹活,沒有下班的概念;在財物投入方面比較龐大,往往是全部積蓄壓在上面,損失一點財物都會心疼得不得了;可能會走入法律法規的誤區,從而遭遇失敗等等。因此,你要認真思考好創業的優缺點,如果你認為自己喜歡幹,而且能夠幹好,與原來從事的工作相比更有誘惑力,社會條件又允許,那麼就不要徘徊,不要過多考慮得失!希望本身就是一種原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