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極有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極有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

天體“2015 BP519”(簡稱Caju)的軌道可視化示意圖,其中還有其它極端海王星天體(ETNO)的軌道與之進行比較。對於每個軌道,曲線上的灰暗部分表示天體落在了太陽系平面以下的位置,而Caju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所有極端海王星天體中的傾斜角度最大的天體。

美國物理學網5月21日消息稱,一個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研究人員為首的龐大跨國天文研究團隊發現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極有可能存在的更多證據,他們在arXiv.org預印服務器網站上發表的研究論文中,描述了一個新發現的遙遠天體不同尋常的行為表現,而由此暗示了它可能正在被一顆巨大行星的引力所影響。

僅僅在兩年之前,加州理工的天文學家們就提出了(除了八大行星)還可能存在一顆環繞太陽運行的巨型行星,這將使它成為太陽系中已知的第九顆行星。研究人員是基於對太陽系邊緣存在的若干冰凍天體的觀察而做出了該預測和判斷的,因為這些天體的軌道顯然是受到了某個引力質量的扭曲。在科學家們的假設中,該行星離地球非常遙遠,它的體積大約是地球的4倍,而它的質量卻是地球的10倍,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解釋其不同尋常的運行軌跡與表現。如果該行星確實存在,那麼它十分遙遠的距離將讓它環繞太陽一週的時間長達10000到20000地球年之久。自從宣佈初步研究結果以來,加州理工的研究小組已經發表了若干研究論文,提供了更多該行星存在的證據。例如,可能正是因為它的存在與作用,我們太陽系中其它行星的運行軌道才發生了傾斜。另外,他們還提出它也是為什麼柯伊伯帶(Kuiper Belt)軌道上的天體運行軌道與其它天體方向相反的原因。

在這一最新發表的論文中,研究人員認為,某個外海王星天體的異常行為軌跡很可能是受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重力作用的影響。該天體稱為“2015 BP519”(簡稱Caju),雖然它早在大約三年前就被首次發現,但是直到最近科學家才發現它的軌道形狀非同尋常——幾乎垂直於其它已知行星運行軌道所建立的平面。讓這一研究發現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最初提出第九大行星存在可能的研究團隊這次建造了一個模擬模型,它能夠預測計算該天體的軌道角,而最終的結果恰好與科學家觀測到的數據結果相吻合。

研究人員介紹道,在Caju被首次發現後,他們曾試圖計算其軌道,但是均以失敗告終。之後,他們在模擬運算中加入了一個巨型行星,之前的差異問題迎刃而解。他們表示,現在所需要的做的下一步工作,就是真正找到這顆神秘星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