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超級班主任,當班主任一年半,寫下84萬字心得!牛到飛起!

學校教育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群體,那就是班主任崗位。

你可以不知道自己孩子所在學校的校長是誰,但不可以不知道孩子所在班級班主任的名字。因為,孩子在學校生活、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引導他們健康成長的,就是班主任。

擇校,不如擇師。一個好的班主任,對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不僅僅體現在學業成績上,更重要的是一個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充滿自信、積極面對困難的合格公民。

在我們身邊,有太多充滿正能量的班主任,她們或者兢兢業業,或者任勞任怨,或者智慧無限,或者幽默風趣,或者一輩子的教育生涯都獻給了這個崗位。

這樣的班主任,錢江晚報報道過很多,比如寧波華天小學的王悅微老師,她發現了一個個超級棒的小學生,他們筆下的作文瞬間被刷屏;比如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申花校區的孫志君老師,她關注到了班上視力有缺陷的學生,考試時把試卷放大了一倍,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比如夏衍中學的夏學武老師,一邊要管理班裡,一邊要送讀高三的兒子上學,萬般無奈寫下了一張暖心的請假條……

這些班主任,全心全意把心思放在了學生身上,他們的一言一行,他們對學生的一舉一動,有可能會讓學生受益終身。

他們,就是我們的“超級班主任”!

從一個崗位菜鳥,到成長為班主任領域的專家,杭州景華中學的戴培清老師只用了短短1年半時間。

戴老師是學校的信息技術老師,當老師已經9年了,但直到2016年9月才擔任班主任。在這之前,他的班主任經驗為零。而如今,他所帶的初二(4)班,徹底改變了所有任課老師的壞印象,學生的學業成績也是直線上升,還拿到過期末考試成績年級第一。

杭州一超級班主任,當班主任一年半,寫下84萬字心得!牛到飛起!

把科學書籍

引用到班級管理中

在擔任班主任之前,戴培清在學校帶編程社團,還連續3年獲得過杭州市的一等獎。他還是杭州江乾區手機APP編程的負責人。

說起剛接班時的樣子,戴老師苦笑了一下:“所有的任課老師說,這個班可以用一個字總結——亂。”

管理好這個班級成為戴老師的當務之急,他沒有經驗,不知道該怎麼管。他向同事求助,經常向他們請教,用他們的方法去管,但沒有起到多少效果。他覺得拿來主義可能不合適,於是開始嘗試自己去找辦法。

“我開始看一些團隊管理方面的書,然後再看一些雞湯類的、故事類的書籍,比如一些名人推薦的書。後來,我關注心理學、腦科學方面的書籍,覺得科學類的書籍是理性的,可以用到班級管理中來。”

戴老師說,比如學生打架這個事,以他現在的眼光看,其實也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待,“這說明我們班的學生活躍啊,如果加以正確引導,發現這些活躍度高的學生身上的特長、閃光點,他們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於是,戴老師開始了看書——找觀點——在班級管理中應用——再反思的過程。他幾乎每天寫一篇心得,放在簡書的《戴老師成長記錄儀》裡,他的這個成長記錄儀目前寫了84萬多字,已經有5000多粉絲了。

表揚學生

轉述比直接表揚有用

戴老師認為,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與人有關,而人的世界很複雜,比物理、化學還要難。在這個過程中,他大量閱讀了腦科學、神經科學、進化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總結了自己一年半的管理心得和方法:

1、轉述法。他認為,要表揚一個學生,不要直接表揚他,而應該通過轉述的方式,效果更好。

2、具體法。當老師要鼓勵、表揚一個學生時,要用具體的案例,而不是空洞的,可以用拍照的方式,這樣對學生的觸動更大。

3、對比法。當一個學生做的不好,就要給他樹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比如,他認為要給孩子貼標籤,他說的貼標籤,是指我們要給孩子貼正面的標籤。當我們發現孩子在某方面特別好的地方,可以找出在這方面領域的人,作為標籤的榜樣。他舉了一個例子,“班裡有一個學習特別好的餘同學,每次考試都是成績第一,我就給這個孩子貼這樣的標籤,‘餘博士’,我告訴他長大後肯定能夠達到某某博士那樣的水平。”

在這裡,戴老師用到了“視覺想象”這樣的科學道理。“當我們呈現出一個信息,能夠激發對方的視覺信息,對方被這個信息刺激的越多,那麼對方就越會覺得這個信息的正確性。一樣的道理,當我將班級的某個孩子與某個領域的高手建立起來,那麼對於其他同學來說,他們會更加相信這個孩子的能力,更加信任這個事實。同時也會樹立起來,這個孩子在其他同學之間的高尚形象,同學之間會更加尊重。”

至於被貼了標籤的學生來說,就有激勵作用。戴老師說:“人要做成某件事,最大的障礙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也就是人的驅動力不夠。那麼,當一個人驅動力不夠的時候,就需要外在給予驅動力,給孩子貼標籤就是給一個外在的驅動力,無形中會激勵孩子。”

所以,在戴老師的班級裡,畫畫好的就變成了某某畫家,寫文章好的稱其為某某文學家等;班裡還有某某專家、某某科學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