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說說,為什麼省政協直播“有顏值、有內涵”?

不只是說說,為什麼省政協直播“有顏值、有內涵”?

互聯網+”問策洞庭

直播也有“智庫味”

從公開報道發現,2017年湖南省政協的網絡直播活動主要有:24次常委會直播(6月,開放崛起主題,參與人數138萬)、25次常委會直播(9月,教育扶貧主題,參與人數300多萬)、政協主席進紅網(5月至11月,參與人數500多萬)、青年學子古建築保護公益行(6至9月,參與人數200多萬)。

2017年湖南政協的直播活動有三個特點:一是搭建起面對公眾的“1+X”直播矩陣(24次常委會直播首次採用),“1”是主平臺,“X”是分發平臺;二是發言者身份突破了“政協限制”,更廣泛、更有代表性;普通網友的發聲也出現主會場屏幕。三是協商議政的場所場景由會場延伸到了履職現場:如貧困村、山區教學點等。這被認為是湖南政協直播議政的2.0。

5月24日舉行的“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推進落實情況”專題協商會直播延續了2017年直播活動的特點。譬如東、西、南洞庭湖外景連線。不同的是,一是直播媒體平臺層次更豐富。主要是芒果雲、經視社區匯正式加入直播矩陣;相比去年,我們自己的政協雲平臺也更成熟,更活躍。二是此次直播更有“智庫味”。正如汪洋主席所說,協商不是靠“說了算”,而是靠“說得對”。“說得對”就是提出符合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意見、建議。此次發言的委員代表都曾參與洞庭湖踏察活動,所以他們提出的建議更有針對性,彰顯政協智庫特點。另一個層面是輻射面廣的直播網友也有高質量留言。

未來直播議政觀察

隨著全國政協遠程協商、網絡議政的開展,可以預見全國各級政協將掀起一輪“互聯網+政協”履職創新高潮。湖南省政協直播起步早,特點明顯,未來他們會如何繼續創新直播議政?從目前來看,湖南省政協的議政直播有三個動向值得關注。一是形式上更加突出委員主體。譬如在4月舉行的湖南省政協產業扶貧系列直播邵陽站中,承辦單位省政協文史博覽雜誌社創新性組建了“委員觀察團”,讓來自各領域的精英代表政協委員以觀察員身份深度參與到直播。二是內容上更強調設置引領。互聯網上直播的輿論安全越來越重要,那麼直播中的內容引領和設置更加重要,譬如今年此次直播,從直播預告到正式直播,預告文案、直播腳本文案、海報樣本等,由文史博覽統一提供。充分發揮媒體平臺的特點,也要確保核心內容一致。三是互動上吸引更多年青人加入。年青人代表黨和國家未來,以後的直播可以加強與青年人的互動,讓他們深入參與其中,這是青年有序政治參與實踐。2017年的湖南省政協青年學子古建築保護公益行就是好的嘗試。

文/打坐的臍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