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留學生拍攝的校園生活,江蘇大學1986年


江蘇大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是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的以工科為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農業部共建高校。

學校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校同宗同源,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劉坤一、張之洞、魏光燾等在南京創辦的三江師範學堂。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是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之一。

19世紀末,清王朝閉關鎖國,積弱積貧,歐美列強的“堅船利炮”一而再、再而三地轟開“天朝大國”之門,同時也轟醒了中國人民救亡圖存、變革自強的意識。“御外侮而欲求強,為求強而欲變革”的呼聲日高,“廢科舉,興學校”,不拘一格育人才,更成為維新變法的重要舉措。


南京大學的前身——三江師範學堂便在這舉國上下求強思變的潮流中應運而生。1901年,清廷迫於內外形勢,下令各省改書院為學堂。翌年又頒佈了《欽定學堂章程》,將學校教育分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等七級,形成了較為完備和系統的教育制度。

時任兩江總督劉坤一,與當時的湖廣總督張之洞、盛宣懷等結成“東南互保”聯盟,1901年7月,他和張之洞聯銜具奏《湖廣、兩江總督會奏三疏》。提出“育才興學之大端”四項:“一曰設文武學堂;二曰酌改文科;三曰停罷武科;四曰獎勵遊學。”

1902年5月8日,劉坤一邀請張謇、繆荃孫、羅振玉等江蘇學者、名流商議興辦學堂事宜,達成共識:興學育才的主要困難是師資匱乏和資金短絀,而開辦高等師範學堂,不僅可以為各級學堂培育師資,而且“更可比辦高等學堂經費減省一半”。劉坤一力主興學“應從師範學堂入手”。


劉坤一病逝後,張之洞繼任兩江總督,上奏《創辦三江師範學堂折》,力主“先辦一大師範學堂,以為學務全局之綱領”。他還開具了辦學的具體計劃,在總督府下設立兩江學務處,籌劃並管理辦學事宜。委派翰林院編修繆荃孫率員赴日本考察教育,隨後又聘請繆荃孫為三江師範學堂總稽查,負責籌建三江師範學堂。

三江師範學堂從1902年開始醞釀、籌備;1903年3月開辦,著手聘請師資、建造學堂;1903年6月19日開學,由中日教習“互換知識”一年;至1904年11月正式招生入學,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完成了創建工作。這是當時江蘇的最高學府,“堪與京師大學堂比美”,也是“中國師範學堂之嚆矢”。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原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教育學等院系分別組建了新校。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南大學、江蘇大學等院校的歷史都將三江師範學堂視為學校的創辦時間。【江蘇大學,1986年。攝影:Just so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