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村老教師的心聲:學生越來越少,我們還能去教誰?

記得十幾年前在農村小學上學的時候,學校的教室就是一排平房,每個年級就一個班,每個班的學生有四五十人。前幾年。路過學校駐地,在大門外面遠遠看過幾分鐘,發現學校把教室改成了兩層的樓房,條件比以前要好上不少,看到母校的變化,心裡是很欣慰很高興的。

但是後來發現學校的人氣遠遠不如以前,完全沒有以前校園裡喧囂熱鬧的氛圍,好像學校變得死氣沉沉,沒有一點學生青春向上的動力。

一個農村老教師的心聲:學生越來越少,我們還能去教誰?

有在路上遇到一位認識的老教師,問起學校的事情,老教師說:“學校的條件的確是變好了不少,重新蓋了房子,你也看見了到處都整修了,但是學生一年比一年少,家庭條件稍微好一點的都把孩子送到鎮上或縣上的學校去讀書了,沒辦法,大家都這樣,我的孫子孫女也都是送到縣裡的學校去讀書的。”

“咱這裡的條件再好也趕不上城裡,再說這麼些年,年輕的老師根本留不住,剩下的老師都快退休了,一幫子老頭老太太教六七歲、七八歲的娃娃,那觀念也跟不上啊,現在上課就跟帶孩子似的。”老教師嘆了一口氣:“照這樣下去,以後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少,我們都不知道去教誰了。”

一個農村老教師的心聲:學生越來越少,我們還能去教誰?

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這是真的嗎?問了很多人在農村小學上過學的人,他們都反映自己的小學母校學生人數的確是在不斷地減少,有的農村小學甚至直接就消失不見了。

農村小學的學生越來越少,主要原因就是師資力量跟不上,正處於新老交替青黃不接的時候,現在農村的老教師還是佔了絕大多數,這些人大都50多歲了。再者,老教師的教學觀念大都落後了,他們面對新生代00後,甚至10後,真的會力不從心,很難去教育好那些與他們年齡、觀念都相差甚大的孩子。

最後就是大多數家長都想讓自己孩子接受較好的教育,在縣城裡教學條件確實要好上不少,各種教學設備比較齊全,老師也多。甚至很多家長都會花大價錢也要把孩子送到縣城學習,即使那是個私立學校,收費要比農村高好幾倍。

一個農村老教師的心聲:學生越來越少,我們還能去教誰?

農村小學學生流失造成鄉鎮學校人滿為患,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因為學生少,就不能配備更多的老師,課程也無法開足,新鮮血液進不來,就進入一個輪迴的怪圈,一步一步的削弱農村小學的實力和存在感。

這個問題一時半會兒還難以解決,但是國家已經初步瞭解了農村教育的現狀,要加大師資配備。另外撤校合併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既能節約教育資源,又能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只是這些都有很長的路要走。

也許有一天小學母校都會消失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