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讀書會:工筆花鳥畫家王廣明

財富讀書會:工筆花鳥畫家王廣明

王廣明

王廣明又名王明石,字太一,號化石樓主。1942年出生,江蘇徐州人,現定居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會員、清華大學中國工筆畫高級研修班主講教授、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扇子藝術學會名譽會長、沒骨畫畫院院長、新東方書畫研究院院長、吉爾吉斯斯坦國家藝術顧問。

出版有《王廣明工筆花鳥畫集》《王廣明工筆花鳥畫·沒骨部分》《王廣明藝文論集》《東西為用南北一體簡論》《彭城畫派叢書》《徐州已故著名書畫家作品集》《新編芥子園畫傳·果實篇》《自學中國畫法》《中國畫技法一百零八法》等。

財富讀書會:工筆花鳥畫家王廣明

集 評

王廣明同志是徐州畫家,徐州所處的地理位置使他有便利條件,可能同時接受近代工筆花鳥南北兩派的影響,他是南京陳之佛先生的再傳弟子,曾從喻繼高先生學畫;又是北京於非闇先生的隔代門生,曾接受俞致貞老師指導。所以他的花鳥畫兼得北派之嚴謹,南派的靈秀,傳統基礎深厚。再兼他是由西畫轉入國畫的,又致力於理論的研究和創新的探討,所以,他的成就就不止是融南北畫派之長,更兼得益於借鑑東西洋藝術,開拓創新,而具有自己的面目和時代風采了。他有兩句名言:東西為用;南北一體,我很欣賞。我一向主張,中國工筆花鳥畫自唐五代獨立成科,就出現高峰,起點很高,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再進一步,是很困難的,只有吸收古今中外一切好的東西,更新觀念,努力創造,才能超越古人,跟上時代步伐,因循守舊決無出路,廣明同志正是這樣做的。

——潘絜茲(已故著名畫家)

廣明的畫記錄著他的心路歷程——他是一個執著而真誠的人,同樣,他的畫也執著而真誠。他沒有那種倜儻風流的派頭,是實實在在的“苦學派”。他對藝術的熱情不亞於一個虔誠的宗教徒。一片羽毛,一枝細葉都記錄著沒有噱頭的熱情。那是上追宋人,手摹歷代前賢而又運用心智獨立思考的結果。他努力克服傳統的表現模式和審美惰性,大膽創設新的境界,並且不斷地給自己出難題。

多年來,他通過史論研究和藝術實踐所錘鍊的美學修養,使他有了開闊的視野和自己的藝術思想,從而在許多工筆畫家愁悶踟躕的時刻,他以自己的語言,步入了當今人才濟濟的花鳥畫壇。他艱苦探索、慘淡經營,一張畫一個構思,一張畫一個品目。讀他的畫像看著一股股充滿生機的山泉,汩汩地流淌。

另外,他的創作態度是嚴謹的。為了追求理想中的境界,他反覆實踐,多方探索,從而獲得了一種看似偶成,實則巧思的效果,這正是他長期孜孜以求、九朽一罷的結晶。

多思,使廣明從前人的窠臼裡一步步脫出來。題材、構圖,處處覓新意。這與他好讀書有關,且涉獵頗廣,例如他曾對原始人類的圖騰有過研究,很有心得。在當今信息社會中,古今中外,接觸面寬,放開眼界,充實自己,拓展心胸,思想更活躍。他在創作“踏花歸去馬蹄香”為內容的作品時,運用了新的構思:馬已走出畫面,只畫土地上兩個馬蹄印,剛產生的印痕還有些溼潤,幾隻蝴蝶正翩翩飛來,有的聚向蹄印中,這就引起人們的聯想:那裡在散發著花的香氣,這是緊扣畫題的點睛之筆,也是藝術的形象思維與理性的邏輯思維結合、浪漫與現實交融的成果。相信沿著這條線發展下去,廣明肯定有更大的收穫。

——沈左堯(已故著名畫家)

王廣明先生廣採博學,在繼續宋人等傳統技法的同時,不囿於古人的技巧,而隨時代的發展,不斷為自己提出新的課題,進行揣摩和嘗試。他的作品,有的色調濃厚、有的淡雅清新、有的又有冷暖之分;構圖有的飽滿、有的簡潔。幅幅作品,有它的獨到之處。每一點變化,都服從於作品立意的需要,尤其是表現現實生活的作品,別出一番匠心。作者主張“東西為用”“南北一體”。他另闢蹊徑,其藝術思想、藝術語言、藝術風格自成一體。他的作品,必將引起同行們的關注,或給予一點啟示。

財富讀書會:工筆花鳥畫家王廣明

財富讀書會:工筆花鳥畫家王廣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