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靠賈母秒殺寶釵,王夫人巧借元春之力,將探春送上遠嫁的帆船

投靠賈母秒殺寶釵,王夫人巧借元春之力,將探春送上遠嫁的帆船

南安太妃要看賈府的女孩子,賈母也就叫出了探春。此後探春遠嫁,大家無不想到賈母的這一作為。探春的悲劇,似乎是與賈母就有著莫大的關係。

但是,果真是賈母的垂青害了探春嗎?果是探春因福而惹禍嗎?

回答這一切,自是要搞清楚南安太妃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意圖了。我個人的理解是,南安太妃沒有,也不敢有這樣的意圖。

首先,南安太妃身份特殊,要見人家女孩子,人家自然敏感。而賈母卻很是淡然地把探春叫了出來,還順帶叫上了林黛玉、史湘雲、薛寶釵三人。相信賈母不是那等木訥之人。況且她還把林黛玉叫了出來,要是林黛玉被選走了,賈母豈不是要在自責中度過她的餘生。要是南安太妃有著這意思,賈母還不隨便找個理由,讓南安太妃見不著女孩子們。

其次,向賈府選女孩子和親這等事,因為宮裡有元妃,皇家自然是從元妃這裡入手,那裡需要南安太妃這麼樣費周折。元春都不知道,太妃也萬萬不會,也不敢在賈府這樣暗暗行事。到時候,賈母定是第一個饒不了她。

投靠賈母秒殺寶釵,王夫人巧借元春之力,將探春送上遠嫁的帆船

這也就是賈母的慈與善,她不可能讓賈府裡的女兒作為犧牲品,她總只想著盡力保護好她們。

那麼,如果探春真的遠嫁了,又與南安太妃無關,更與賈母無涉,誰才是最大的罪魁呢?誰才是探春命運中最為心狠手辣的一位呢?

不容置喙,個人認為,她當是早已在許多讀者心目中臭名昭著的王夫人了。原因如下:

其一,王夫人與探春沒有血緣關係,她僅僅只是剝奪了趙姨娘對於探春的養育勸,拉到自己身邊教養。想當初,她自己的親生骨肉,她都能夠狠心送到宮裡,如今探春婚姻上的幸福,她當是更不會放在心上。

其二,賈政不怎麼看重探春,王夫人更是完全可以一個人掌握探春的命運。大家想,古代妾之子女都應交給正室養育,可是趙姨娘卻能夠留下賈環,這明顯是賈政愛趙姨娘,因而看重賈環,沒有讓王夫人將賈環奪走。而探春就不同了,她被賈政忽視,因而不能生活在趙姨娘身邊。

其三,探春雖遭王夫人器重,得以獲得一定的理家大權,可是,因為二人三觀不同,賈探春在抄檢大觀園事件中,一番言論,果斷打臉王夫人,二人之間難得建立的起來的信任關係,一下子就不蹦瓦解了。

投靠賈母秒殺寶釵,王夫人巧借元春之力,將探春送上遠嫁的帆船

其四,也是十分主要的,王夫人讓探春、李紈、薛寶釵理家,本來的目的是給薛寶釵實習的機會,卻被探春搶了寶釵的風頭,人人只知探春了不得。薛寶釵呢,只是讓人看了她的一點小聰明。這個可是王夫人精心佈局的金玉良緣中的一步,卻被探春無意間攪局,寶釵遭探春秒殺,王夫人又怎麼不懊惱。

其五,是更為主要的,王夫人本以為探春站在自己一方,可是,探春與賈母似乎更為親密。猶記賈母中秋賞月之夜,大家均無心緒,早早地拋下賈母去睡了,獨獨探春一直不願意離去,一直陪著賈母,而且一直都是欲言又止的樣子。

這樣,在王夫人看來,賈探春勢必更可能與賈母心意相通,成為為木石姻緣的堅強後端。況且,賈探春與林黛玉關係,也是好過與寶釵關係的許多倍。特別是寶釵要搬離大觀園的時候,探春說,親戚們與其死住著,不如自己走了好。這“死住著”三個字,當是會令薛寶釵十分地無地自容。王夫人如有所耳聞,就更是反感於探春了。這探春,也就等於是投靠了賈母,成為了金玉良緣的一大障礙,王夫人當然要想著迅速清除。

投靠賈母秒殺寶釵,王夫人巧借元春之力,將探春送上遠嫁的帆船

最後,探春與趙姨娘表面上爭爭吵吵,狠話說盡,但是她倆畢竟血肉相連,且探春暗地裡也對趙姨娘多有照顧,還說什麼將來有寶玉的就有環兒的,王夫人自是要迅速打發掉探春,以便一箭雙鵰,打擊賈母,也打擊趙姨娘。

而王夫人又是最善於運作的人,金玉良緣的橫空出世,賈母都無可奈何,迅速地打發掉一個庶出的探春,對於王夫人來說,就更是小菜一碟了。

如果探春最終遠嫁,當是她巧借元春之力,看似對探春好,讓她成為王妃,實則是讓探春步入背井離鄉的末路。就這樣,王夫人親自將探春送上遠嫁的帆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