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道德綁架還是正確引導?家長為罰站這事吵瘋了

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捐款,有些人還是被捐款,這本來是一件充滿社會大愛、人間溫暖的好事情,卻在一個老師手中變了味。

是道德綁架還是正確引導?家長為罰站這事吵瘋了

發生在廣東茂名一小學,由於該校一年級一學生的家長罹患腎功能衰竭,全校師生都在為這個家庭捐款。而還沒有捐款的10個孩子,被老師“罰站”,當著全班面站在講臺上並拍照發家長群,催促家長趕緊捐款,有點思想覺悟。

有家長在群裡提出異議,說這樣做是否欠妥,結果也受到一頓“數落”:

是道德綁架還是正確引導?家長為罰站這事吵瘋了

“如果你認為不用捐就不用捐,我無所謂的。”

老師看似大度的一番話,立刻引發家長們的不滿。

既然你不在意,為何要逼著孩子們在講臺上充滿羞恥地罰站?

是道德綁架還是正確引導?家長為罰站這事吵瘋了

後來,家長群裡立刻有家長髮出“捐款紅包”,並霸氣回應“有事私微我,不要傷孩子自尊,孩子也是人。”

且不說捐款具有自願原則,事實上,很多家長表示還不知道這件事。

其中一個被罰站的孩子寄宿在學校附近的親戚家,每週末才能回家,還沒到週末就有了捐款、罰站等一連串事情,都來不及和媽媽說捐款,如何捐款呢?

是道德綁架還是正確引導?家長為罰站這事吵瘋了

學校負責人表示,涉事老師已經向校方進行了檢討,也接受了批評教育,並在家長群裡道歉,家長們也表示原諒。

是道德綁架還是正確引導?家長為罰站這事吵瘋了

後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涉事老師表示自己只是想“儘快幫助受捐人”。

您覺得呢?

首先,捐款秉承一個自願原則,捐款光榮,值得我們表揚,不捐款也並非可恥,這是每個人的權利,而非義務。

對於這位老師來說,她的說詞實在有點過於冠冕堂皇,如果你真的那麼有善心救人心切,你大可以自己多捐出來些,而全校六個年級無數名師生加在一起也不過籌募了8000多人民幣,在對學生各種逼迫的時候,可否拍拍自己的良心,你自己又捐了多少呢?

是道德綁架還是正確引導?家長為罰站這事吵瘋了

是道德綁架還是正確引導?家長為罰站這事吵瘋了

是道德綁架還是正確引導?家長為罰站這事吵瘋了

是道德綁架還是正確引導?家長為罰站這事吵瘋了

當然,也有網友認為,老師做的雖然武斷但是一點沒錯,見別人有難而不幫助是價值觀的扭曲云云。

事實上,現在的社會之所有這麼多矛盾、紛爭,太多太多是因為“價值觀”的緣故。人們總認為自己的價值觀是正確的,遇到和自己不相同的人就要試圖去改變。誠然,冷漠與自私是公認的不良品德,但對於品德這件事,人們應該做到嚴格要求自己、寬容勸說別人。而現在往往是寬容勸說自己,嚴格要求別人。在做好事的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靜下心來思考思考,自己是否在行善的同時,也行惡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