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023期

還原電影真實評價 防止虛假輿論引導

本期(2018年05月04日-2018年05月10日)上線的新電影共2部,分別是《巴霍巴利王2:終結》、《香港大營救》。每次新上映的電影可能不止我們所說到的這些,比如這次上映的還有《青年馬克思》等,其他還有個別電影新上映,但全國電影院基本上沒有幾個場次的排片,這種電影后期宣發力度基本為0。雖然沒有宣發推廣資金,並不一定等於片子不好,但一般情況確確實實屬於電影院都不看好的片子,質量都好不到哪裡去,因此我們也就不在統計範圍內,如果有漏網之魚,歡迎各位提交給我們,我們後續補充進去。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1.片名:巴霍巴利王2:終結

評分:78分

適宜觀看人群:18歲以上

上映時間:2018年05月04日

影評甲評:巴霍巴利王2:終結=唐伯虎點秋香+替父報仇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巴霍巴利王2:終結》這是印度2017年就已經上映了的影片,是繼上部《巴霍巴利王1:開端》後的續集。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但又有著眾多的爭議。這是印度一直在模仿並想著超越好萊塢的其中一部代表性作品。恢弘的場面,精緻的製作,怎麼打都死不了的英雄情節,都是和好萊塢如出一轍的套路,而實際這部電影的確也比好萊塢現在的電影要強很多,強就強在一點:有故事有細節。當然,很多人都在揪住一點不放狠批這部電影:太誇張了,怎麼整都死不了。其實當怎麼死都死不了已經成為其一種風格模式的時候,大家就不要大驚小怪了,因為這已不是邏輯或者情節設置的紕漏問題了,這是導演故意而為之的,所以接下來就是看你是否能接受這種類型的電影了,重點並不用加足馬力去探討為什麼誇張為什麼死不了的問題。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劇本:故事還是寫的不錯的,很乾練,抓住了主線,人物性格描繪的很有特點,基本可以劃分為玄幻題材的影片類型裡了。這一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故事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分別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唐伯虎點秋香”-“手足陷害”-“子報父仇”。“秦始皇統一六國”,這裡說的是當時的環境也是小國很多,最後大部分都讓巴霍巴利王所在國王統一或者打服了,成為了無人敢惹的一個大國。環境和秦始皇統一六國的環境類似。巴霍巴利王雖然功夫很牛,很能打,但他並不是國王和王后的親兒子,王后還有一個親兒子叫巴拉,巴拉因為能耐不如巴霍巴利王,所以一直被邊緣化。接下來就是“唐伯虎點秋香”環節,巴霍巴利王出去玩,看上了一個小國家的公主,就和保護自己的大臣助手冒充平民百姓進入公主的國家,跟在公主身邊打雜,慢慢接近公主。最後終於公主投懷送抱。但是接下來就是“手足陷害”環節了,巴拉知道巴霍巴利王愛上了公主,但王后還不知道,於是就故意和王后說自己愛上了那個小國家的公主,要娶她。王后一聽,說沒問題,我去給你派人拿著禮物去和公主說。這樣,巴霍巴利王和巴拉為了這個女人開始翻臉了。王后也是翻臉不認人,直接把巴霍巴利王和公主貶為平頭老百姓,驅逐出王宮了。事還不算完,巴拉自己當上了國王,還要繼續陷害巴霍巴利王,騙著王后和大臣助手,利用王后和大臣的手,殺了巴霍巴利王。最後就是“子報父仇”階段了。巴霍巴利王雖然死了,但還好公主生下了一個兒子。轉眼間25年過去了,這孩子長大了,長的和巴霍巴利王一模一樣,天生就是很牛的功夫,繼續來找巴拉報仇。最後也如願報仇了,並當上了國王。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還是要說一說這個故事劇本,塑造的人物性格還是很成功的,巴霍巴利王,誠信,忠誠。說過了要好好的保護公主,不管是誰惹著自己老婆了,巴霍巴利王都站出來痛快的幹掉對方。看著還是很痛快解氣的,背後是一個人誠信、忠誠的支撐,人物形象就立住了。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導演:好多人都在詬病故事浮誇,怎麼打都死不了的問題。在這樣一部玄幻電影裡,不用過多追究,反而是要多看故事細節的展現。好萊塢好多情節完全是靠大的場面來支撐時間,這部電影也有很多大的戰爭場面,但並不完全靠這些來撐時間的,好多畫面拍攝的都很壯麗,如果換成你做導演,你能否拍出這樣的畫面?重要的一點就是有故事細節,而不是單純的打鬥。導演S·S·拉賈穆裡為了還原古印度神話王宮,劇組在一塊佔地200英畝的空地上歷時200天搭建出1:1的摩西施末底王宮以及其他場景。在戰爭場面的拍攝中,劇組為一千多人設計了服裝和武器,其中僅一個戰爭場面就拍攝了120天,用了2000名群眾演員,總共實際拍攝時間長達一年。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演員:演員表演的還是都很到位的,即使有個別演員演的有些浮誇,像話劇似的,但也可以原諒,畢竟是玄幻題材,非真實的。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好萊塢工業流水線出來的電影,一直佔據著世界的主要電影陣地,後來殺出一匹黑馬,印度的寶萊塢,大片式的製作,加上印度獨有的歌舞,重要的是還多了故事細節,這個對好萊塢電影是很重要的一點遏制環節。但我相信,真正的發展方向,除了印度寶萊塢電影這種大片、歌舞、故事細節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一定要回歸符合環境設置的真實性,而不是隻要某某出品就一定是違背邏輯的打不死狀態,這個打不死以後一定會由現在的被奉為一種特點發展成為一種大忌。

所以影評甲認為,吳京所說“好萊塢裡的人物怎麼打都死不了,所以我的影片裡的人物不死也正常”這種觀點並不完全正確,不要被好萊塢帶偏了。短期內可以這樣塑造,但長期發展方向還要回歸環境邏輯設置。

2.片名:香港大營救

評分:67分

適宜觀看人群:18歲以上

上映時間:2018年05月04日

影評甲評:香港大營救:反映中國人血性的愛國片,但缺乏歷史背景介紹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香港大營救》是一部記錄中國歷史真實事件的影片。這部電影是劉一君導演,顏丙燕、成泰燊、霍青、王暉、梁俊一等主演的。影片截取了1942年共產黨營救被困在香港數百文化精英中的幾個人的故事,最後成功的把鄒濤、白夢瑤等文化人士救出了香港。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整部片子拍的中規中矩,看整部電影屬於很冷靜的風格,說話表演都是很凝重、很嚴肅,不苟言笑的狀態。當然,在那種到處抓人逃跑的狀態下,也許真的是這樣子的。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這部電影能加分的地方就是拍攝的所有中國人,不管是充當漢奸的,還是當地的小流氓混混,在危急關鍵時刻,都表現出了一顆熱忱的人性之心,為了救他人,寧可犧牲自己,表現出了中國人的血性。這一點很正能量,給人以信心和鼓舞,這種愛國題材本身就要加分的。但加完分總分也才給了67分,為什麼呢?拍攝的還是有很多問題的。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1.名字叫《香港大營救》,但通片只講了葉文強一個人在那裡救文化精英們,而且救的就那麼幾個人,葉文強之所以能得手救成功,所有的功勞基本都是運氣以及當地的小流氓梁俊一飾演的潘葆荃大力幫助。所以,整片看下來,愛國的人性之心展現出來了,但所謂的大營救的大字一點沒有看到,一個人去救幾個人,而且救的過程都是靠運氣和一個小流氓幫助才成功,感覺賭的成分太大,救成功了是運氣,感謝老天,不成功是理所應當,因為沒有看到什麼強有力的計劃安排。絲毫沒有體現出片名的大氣和內容來。不如改名叫《營救鄒濤》更貼切。雖然這種影片是可以以部分代表整體的,但其他的多少也要帶出來一些,這樣雖然乾淨利落,但少了整體的感覺。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2.最後營救出來的文化人士有數百人,加上家屬等一共救出了800多人,為什麼香港會有這麼多的文化精英呢?他們怎麼跑那裡去了?影片都沒有交待,這都是問題,上來就切入主題開始營救,並沒有鋪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集中到香港。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3.日本人為什麼要抓香港的文化人士,影片只是簡單的輕描淡寫了幾句,並沒有介紹出文化人士的重要點在哪裡,這些其實用上三五分鐘都能說清楚,但如果說了,觀眾就會明白救這些文化人士的重要性了,否則,部分觀眾會認為,除了他們有名氣之外,還有什麼別的重要的地方嗎?為什麼日本人抓他們,為什麼共產黨要救他們?即使知道了大概也理解並不深刻,這都需要導演下工夫給觀眾展現出來才行。

下面影評甲就來額外說一說這些為什麼。首先要表揚一個人,片中潘葆荃的飾演者梁俊一的表演是很出彩的,說著不標準的香港普通話,一言一行都把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的勁頭表現出來了。其次,這個故事的背景,也就是影片欠缺的那些東西,影評甲來補上。先說為什麼日本要打香港抓文化人。1941年12月份,日本和美國正在親切友好的談判,結果日本一邊談著一邊就暗下黑手了,就是著名的日本偷襲珍珠港,直接原子彈把美國炸了。本來正談判呢,你卻偷著扔炸彈了,這意味著直接表明開戰了。英美當時是穿一條褲子的,既然日美開戰,就意味著日英也一樣開打了。香港當時是英國殖民,既然日英開打了,香港也跑不了,直接第二天就開始轟炸香港。而恰巧的是,當時中國幾乎所有的文化精英人士比如茅盾、鄒韜奮、夏衍、蔡楚生、何香凝、柳亞子等數百人都在香港,日本知道殖民一個地區除了用武力外,用文化入侵更重要,因為文化是精神上的,精神上的東西一旦被麻痺,你就不會反抗抗爭了。所以,日本人上來就準備甕中捉鱉來個全部一網打盡,抓住後讓這些文化人士參與日本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的建設。這就是為什麼日本會打香港,為什麼要抓文化人士。瞭解了這些背景,再看影片,會更清晰一些。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再有就是,為什麼這麼多的中國文化人士全都集中到香港去讓人家日本人抓呢?這是因為,1937年爆發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侵略攻打中國,當時中國大部分的文化愛國精英都是在上海的,但日本開打中國後,很快就把上海攻陷了,這幫文化愛國精英就開始跑,有的跑四川了,有的跑貴州了,還有的跑香港去了。緊接著,除了日本人抓文化人士後,國民黨也開始抓,這下在四川貴州等地的文化人士就待不下去了,只好逃跑,就跑到了香港。為啥來香港呢,因為香港被英國殖民,中日打仗,英國當時說了“我們英國保持中立,你們打你們的,我們不參與。”所以香港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既不會被日本打,也不會被國民黨抓,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基本上所有的文化人士都集中到了香港的原因。只不過後來日本直接炸了美國,相當於直接和美英宣戰了,這才攻打香港。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這些都是本片的一些背景資料,但在本片中都是欠缺的,所有的背景介紹,在影片中只有開頭的短短几十秒畫面加字幕時間,這些都是遠遠不夠的,而這些又對影片主題的樹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取捨問題,是導演的問題。

023期甲娛榜:《巴霍巴利王2:終結》和《香港大營救》都很血性

還原電影真實評價防止虛假輿論引導

影評甲娛樂(ypj.cn) 娛樂正能量

下週影評甲娛樂繼續為大家評價正在上映的影片,敬請關注每週院線影片評分甲娛榜第24期。

還原電影真實評價 防止虛假輿論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