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心靈之旅,最終就是發朋友圈

情感 | 新知 | 文化| 生活 | 摶物館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乾隆下江南(局部圖)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眼看五月告罄,六月將至。

上半年的你過得好嗎?

決定歲月質量的,往往是節日。

你瞧上半年都是些什麼節日?

清明節,勞動節,兒童節。

燒錢的燒錢,幹活的幹活,扮幼稚的扮幼稚。

你說我能過得好嗎?

再看看下半年的節日。

七一建黨、八一建軍、十一建國。

嗯,都是些幹大事定乾坤的節日,至少讓人振奮。

放假也像下餃子一樣地來。

有六月端午小長假,和十一七天大長假。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下半年,最適合旅遊了!

親愛的,我們去旅遊吧,我帶著你,你帶著錢,一定要帶著錢呦。

還有,一定記得要發朋友圈呦。

燒錢,發朋友圈,這就是現在的旅遊。

說好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

旅遊過程已經格式化。

從自己居住的城市,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拍兩張遊客照,發朋友圈,然後吃一點當地人吃膩了的小吃,匆匆趕回來。

哎呦呦,人心是多麼地不古,旅遊已經失去了儀式感。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你以為古人的心就一定很古嗎?

告訴你吧,旅遊失去儀式感,已經幾千年了。

至少三千一百年了。

最破壞儀式感的就是塗鴉。

有些人會在目的地買一些紀念品帶回來,讓記憶永存。

有些人會在當地的名勝古蹟,拍兩張照片,讓時光定格。

這多費事啊,還不如直接塗鴉來得有存在感。

為什麼要說3100多年前呢?

史前時期的不算,刀耕火種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如果不在山崖和洞穴裡,用雕刻和繪畫的方式留點證據,鬼知道這裡曾經有過文明,總不至於所有的文明證據都靠挖頭蓋骨吧。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真的無可厚非。

然鵝,人類文明總是在進步,走到哪裡塗到哪裡這種行為,過去是為文明留證據,後來是破壞市容。

到3100多年前的時候,有個很有身份的人,某一天出現返祖現象,隨手塗鴉,這個人叫子受。

在口口相傳的記載裡,他是第一個為自己隨手塗鴉付出慘痛代價的人。

子受是誰?他的另一個名字就是:紂王。

紂王,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帝辛,姓子,名受。是商朝最後一位君主。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現在關於商朝滅亡的原因,史學界還在打架,新說法層出不窮。

其實,民間和文學作品早就下結論了,偉大的魔幻小說《封神演義》告訴我們:紂王之所以國破家亡,就是他在旅遊的時候,管不住自己的手。

傳說紂王在遊覽女媧娘娘的神廟的時候,看到漂亮的女媧神像,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他做了在場人想都不敢想的操作——在女媧廟的柱子上塗鴉。

而且這塗鴉的內容,還是十分的色情。

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

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翻譯一下,這兩句詩大概的意思就是:這妞真漂亮啊,可惜是個石頭做的,但凡她要是能動的話,我一定把她帶回我的王宮,好好樂呵樂呵。

好小子,不但有騷操作,還滿嘴騷話。

在天上修天花板的女媧,聽到了這些騷話之後,十分生氣,老孃連天都補得了,還收拾不了你小子?我連你的王朝也一塊收拾了。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於是派了三個狐狸精,去破壞商朝的和睦,弄得朝野上下都不得安寧,一路朝著亡國的路線跑,最後又暗示並幫助西邊的周武王起兵造反,讓商朝翹了辮子。

所以我覺得《封神演義》就是一部旅遊行為守則反面教材,其實就是告訴後代人:出去玩可以,別手賤。

但是後代人就是不聽,幾千年過去之後,又有一個皇帝,名叫乾隆。

這位皇帝可是出了名的愛旅遊。

可能是因為祖籍在關外,所以乾隆對江南風光就格外的好奇。他六下江南,四臨杭州。

除了遇到濟南的夏雨荷,還遇到了杭州的美景。

足足四萬多首。

整個大唐王朝,把李白杜甫白居易…………統統加起來,也就寫了五萬多首詩。

弘曆一人寫了百分之八十的唐朝。

然鵝,經過後世文學家們鑑賞並且討論,大家達成了一致的觀點。

四萬多首詩裡面,百分之九十都是垃圾……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有一種垃圾,那叫皇帝的留爪。

朕就是這樣的驢友,想刻哪兒,就刻哪兒。

沒人敢制止。

從名勝古蹟山川河流,到前代藝術家的書畫作品上,只要是乾隆來過,看過的東西上,大多都會被他印下一爪。

這是乾隆留給後人最大的垃圾。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然而,塗鴉還沒完,又在神廟玩一出,這次是在埃及。

2013年的時候,南京市的一名初中生丁錦昊,和父母一起到埃及盧克索神廟旅遊。

不知道是不是被乾隆皇帝附體,還是覺得浩浩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不能在三千五百年曆史的埃及神廟前低頭。

這位中學生,抄起一塊小石頭,在神廟前的浮雕上,用行雲流水的書法,刻下了一行極具詩意的文字:“丁錦昊到此一遊”。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紂王塗鴉的時候,是在3000多年前,而丁同學塗鴉的這座神廟,正是跟紂王朝差不多年代的建築。

手賤,就這麼輪迴了嗎?

沒水平的那就塗鴉,有水平的能不能叫塗鴉?

也算。

唐朝時候的僧人玄覽住在荊州的陟岵寺。畫家張璪看見該寺的牆壁,那麼白花花地空著,實在可惜,於是在上面畫了一棵古松,這還沒完,有個叫符載的名人也來趕趟子湊熱鬧,又為這幅畫做贊,還沒秀夠,一個叫衛象的名人,又加上去一首詩。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溪雀圖》張璪

這都是藝術精品,一時被稱為“三絕”。

玄覽和尚卻很不配合當時的審美大眾,噴了一句:沒事塗貧僧的牆壁幹嘛,“無事疥吾壁也”、然後,焚琴煮鶴,一把石灰把這“三絕”全抹絕了。

有水平有情懷的,都被一視同仁地當成塗鴉,沒有水平沒有情懷的你,還好意思去手賤?

如此看來,發發朋友圈,已經算是大慈大悲,功德無量了。

塗鴉朋友圈,可以刪除拉黑,可塗鴉神廟,修一下都會讓延續幾千年的文物傷筋動骨。

當然,中國的驢友史上,不盡都是子受、乾隆這樣的塗鴉發燒友。

還好,有蘇軾。

他一個人就給我們掙回了五千年的面子。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他走一個地方就紅一個地方。

他去赤壁,這裡於是“大江東去”

,這裡於是“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他去西湖。這裡於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他去廬山,這裡於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他去嶺南,這裡於是:“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

如果公元十世紀有朋友圈,那麼,那時候的朋友圈一定很美,因為那時有蘇軾,因為蘇軾讀了萬卷書。

那時候的人,不讀萬卷書,都不好意思行萬里路。

而那些目不識丁的人,到了這些蘇軾去過的地方,只會毫無驚豔地來一句:“牛逼!666~666!”

這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呢?

一個寫在書中,風格高雅,流傳萬世;另一個寫在朋友圈裡,曇花一現。

我們和蘇軾之間,隔著一萬卷書,而不是隔著一萬里路。

走在旅遊的路上,還有多少種裝逼,多少種手賤,對此你想說什麼?歡迎在留言平臺告訴範師傅。

. End.

▿ more ▿ 更多文章點擊直達

所谓心灵之旅,最终就是发朋友圈

要不要 贊 和 票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