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群”引發的“多米諾效應”有何威力?

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後,儘管英、法、德政府竭力維持協議,但是歐洲大型企業主動退出伊朗市場,導致該協議繼續執行前景堪憂。

美國重啟制裁將導致伊朗船隊更新計劃“擱淺”,進而給全球造船業帶來不利影響,尤其是最早開拓伊朗市場的韓國,或將面臨棄單風險。

美国退“群”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有何威力?

中國船舶重工經濟研究中心 陰晴

5月8日,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在能源、金融等關鍵領域對伊朗重啟制裁,而英國、法國和德國都相繼表態,將留在伊核協議中。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制裁,將對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和安全帶來深遠影響,波及全球航運和造船市場。

美國退“群”

協議執行前景堪憂

在美國宣佈退出後,英、法、德三國去留成為伊核協議能否繼續執行的關鍵。在特朗普宣佈退出協議後,英、法、德三國首腦便積極與特朗普協商,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三國政府表示繼續保留伊核協議,並積極為相關歐盟企業爭取豁免權。歐盟還計劃使用歐元代替美元結算與伊朗的石油貿易。英、法、德三國之所以堅持保留在伊核協議中,一方面是因為用13年時間促成的伊核協議是歐盟的“心血”,有助於維護歐洲地區安全穩定;另一方面,歐洲企業在伊朗擁有巨大的經濟利益,美國製裁將使歐盟與伊朗的經濟合作被迫停止,可能給歐盟造成間接損失超過千億歐元。

儘管英、法、德三國政府竭力維持協議,但歐洲大型企業卻紛紛表示將主動退出伊朗市場。迫於美國製裁壓力,法國道達爾決定撤出在伊朗的天然氣項目,丹麥馬士基油輪公司和丹麥油輪公司Torm AS將終止伊朗石油運輸作業,德國巴斯夫集團旗下能源業務子公司Wintershall AG將不會為伊朗的石油項目提供資金。如果歐洲企業全部退出協議,則伊朗堅守伊核協議意義不大,英、法、德三國政府的努力也將化為泡影,伊核協議保留的可能性將不復存在。

重啟制裁

油運市場受牽連

石油是伊朗經濟的重要支撐,伊朗作為重要石油出口國,其油運業必將因美國重啟制裁而受到嚴重衝擊;眾多歐洲航運公司的退出,也將進一步影響伊朗原油出口。美國重啟制裁不僅重創伊朗航運業,也給全球油運市場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美國重啟制裁將終結伊朗振興航運業的努力。2016年,伊核協議進入實施階段後,伊朗積極謀求重返全球航運市場,加大船隊更新投資力度,積極恢復與國際船舶保險、認證機構之間的合作,伊朗航運業迎來“春天”。美國重啟制裁後,伊朗主要航運公司如伊朗國家油運公司(NITC)、伊朗國家航運公司(IRISL)、伊朗南方航運公司都將成為制裁對象,伊朗航運業投資計劃也將無法實施。船舶活動受限制、無法獲得國際保險和缺乏國際船級社認證,成為伊朗航運業未來將面臨的三大主要挑戰。

歐洲航運巨頭被迫退出,進一步影響伊朗航運業。美國在金融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使其有能力對歐洲航運企業實施制裁,並破壞涉及伊朗出入境的整個海運保險鏈。考慮到貨運處理以及保險相關支付等複雜因素,包括馬士基油輪公司、地中海航運等在內的許多航運公司已宣佈暫停伊朗貨運業務,而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航運也有可能退出伊朗市場。

在此情況下,全球油運市場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當前油運市場運力嚴重過剩,今年以來,超大型油船(VLCC)新船訂單集中釋放,進一步加大市場供求失衡的壓力。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美國對伊朗重新施加制裁,可能導致伊朗日均原油出口量減少

20~60萬桶;在最壞情況下,可能減少100萬桶。因此,短期來看,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帶來的中東地區地緣政治風險在推高國際油價的同時,也將給油運市場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更新“擱淺”

韓國船企或遭撤單

美國重啟制裁對伊朗航運業的不利影響還將傳遞到造船領域,給處於低迷中的造船市場帶來不利影響。

伊朗造船訂單數量減少,將減緩全球造船需求增長速度。伊核協議進入實施階段後,伊朗航運企業積極制定新的投資計劃,更新現有船隊。伊朗國家航運公司制定了25億美元的投資計劃,伊朗國家油運公司在未來6年內計劃通過購買新油船和翻修現有油船,將油船運力提高一倍。伊朗的新船訂單需求成為船市低迷環境下少有的“希望之光”,而美國重啟制裁將導致伊朗船隊更新計劃“擱淺”,進而給全球造船業帶來不利影響。

此外,韓國將面臨撤單風險。韓國是主要造船國中最早開拓伊朗市場並取得成功的國家。據悉,韓國船企與伊朗最初達成的意向訂單金額達20億美元,包括10艘成品油船和至少6艘小靈便型散貨船、3艘1.4萬TEU集裝箱船以及5座自升式鑽井平臺。由於伊朗融資能力不足,雙方最終簽訂的新船訂單總價值約7億美元,包括現代尾浦承接的6艘4.9萬載重噸成品油船和現代重工承接的4艘1.4萬TEU集裝箱船,船東均為伊朗國家航運公司。目前,除1艘1.4萬TEU集裝箱船已經交付,其他船舶尚處於建造過程中。

除了拓展新船訂單,韓國造船企業還加強與伊朗在船舶領域的合作。例如,大宇造船海洋為伊朗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提供運營和技術支持,韓國船級社與伊朗船級社合資成立公司,開展相關認證業務等。

美國重啟制裁或將導致伊朗航運企業資金狀況惡化,從而給韓國船企帶來棄單風險。此外,韓國與伊朗在造船技術、認證等方面的合作也有可能終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