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蘇聯領導人被稱為“玉米棒子”,毛主席聽了笑得噴飯

玉米運動是前蘇聯總理赫魯曉夫進行改革是發動的一場運動。 據說赫魯曉夫想學習美國,大面積種植玉米,不顧及蘇聯的地理氣候因素,赫魯曉夫決定全蘇聯種植玉米。但由於蘇聯地理條件(主要是光照)實在太差,玉米幾乎不結“棒子”,加上國家機構人員腐敗,從國外購進大“棒子”愚弄總理,玉米運動終究失敗。

這位蘇聯領導人被稱為“玉米棒子”,毛主席聽了笑得噴飯

赫魯曉夫本身即是以農業起家的,他早年在烏克蘭負責農業方面的工作,據說很有成績,有‘農學家’的美譽,還專門在玉米種植方面採用了新的播種法,提高了當地的玉米產量——所以他對於農業、對於玉米種植相當有自信,不必說去聽取農民意見了,就連“國師”李森科的反對他也不放在眼裡。他的性格有剛愎自用的一方面,蘇聯高度集權的政體又放大了他性格上的這種弱點,最終釀成了損失慘重的苦果。

除開赫魯曉夫個人的因素,他推行玉米種植,其實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首先,蘇聯集體農業的發展十分遲緩,生產力低下,據說五十年代的農業生產水平甚至低於一戰前的水平,單位面積產量不到西歐國家的三分之一。然後比較起來,在諸種備選的農作物中,玉米生長週期短,生長髮育快、產量高,最適合於“大躍進”式的增產需求,能解赫魯曉夫的燃眉之急(1953年蘇聯遭遇大旱災,糧食消費量倍於糧食收購量)。

這位蘇聯領導人被稱為“玉米棒子”,毛主席聽了笑得噴飯

其次,赫魯曉夫推廣玉米種植並不是單一的措施,而是一系列農業改革運動中的一項,其他還包括開墾荒地、擴大集體農莊的自主權、採用農產品收購制、改善農民生活等等。這些措施實施之初是很有成效的,尤其是墾荒,1954年蘇聯的糧產中有超過40%來自於新墾區,前景一片光明,不由得赫氏不被勝利衝昏頭腦。

事實上玉米運動也是取得了一定成效,1960年的蘇聯穀物產量是125.5百萬噸,1965年下降為121.1百萬噸,只是略有下滑。但種玉米的意圖是用來作為飼料,從而提高肉類產量換句話說,赫魯曉夫就是用糧食產量的微量下跌,換來了肉類的迅速增長。對當時的蘇聯人而言,吃飽飯根本不是問題,通過種植玉米,帶動肉類產量上漲,一定程度改善了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

這位蘇聯領導人被稱為“玉米棒子”,毛主席聽了笑得噴飯

中蘇交惡後一批留學生被遣返,毛主席曾接見了這些大學生。“蘇聯人民對中國,對我們留學生都非常友好,我們回國時,他們都戀戀不捨;可是蘇聯領導人在人民群眾中則沒有威信,大學生們給赫魯曉夫起了個外號,叫他‘玉米棒子’。”毛澤東聽後,很感興趣,笑得幾乎噴出飯來。

1953年,全蘇的玉米播種面積只有350萬公頃,赫魯曉夫卻要求到1960年擴大為2800萬公頃,八年中要增加七倍。這項規定導致災難性後果。玉米是乾熱氣候作物,而蘇聯很多地區日照量不夠,玉米經常結不了穗。莊員消極抗拒。播種玉米最多的一年是1956年,其面積達到930萬公頃。赫魯曉夫下臺後,一些有種玉米傳統的地區也拒絕種玉米。1965年,全國的玉米播種面積只有320萬公頃,低於1953年的水平。赫魯曉夫擴大玉米種植面積的計劃徹底破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