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十年不歸,兒媳改嫁同村人,母從衣櫃翻出信紙,才知兒早已離開

兒十年不歸,兒媳改嫁同村人,母從衣櫃翻出信紙,才知兒早已離開

人常說母子情深,血濃於水,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是人世間最厚重、最純真的一種情感,也是任何情感都無法比擬的。這種母子之情甚至可以跨越了生死,讓愛成為一種永恆。下面這則小故事就很好的詮釋了母子之間的真摯感情,相信你看了之後,肯定會為之動情的。

兒十年不歸,兒媳改嫁同村人,母從衣櫃翻出信紙,才知兒早已離開

有這樣一戶人家,家中人口不多,只有一對年輕夫婦和他們的母親相依度日。儘管日子過得不是十分富裕,但是,兒子兒媳卻是非常的孝順,一家人的生活也算是過得其樂融融,十分的美滿。然而,突然有一天,兒子對母親說,他要去城市裡找個工作,目的就是想多掙一些錢回來,讓家裡的日子過得更好一點兒。雖然母親的心裡有些捨不得,但是,覺得兒子的做法也是正確的,就沒有過多的阻攔,答應了兒子這個想法。

兒十年不歸,兒媳改嫁同村人,母從衣櫃翻出信紙,才知兒早已離開

就這樣,兒子收拾了一下行李之後,就離開了這座小山村。剛剛開始的時候,兒子會隔三差五的給家裡打個電話,向母親介紹一下城市裡的情況。有的時候,還會給家裡寄來一些錢,雖然數額不是很多,卻足以讓母親高興不已,覺得兒子在城裡有了出息,卻沒有忘記了自己。然而,隨著時間的延長,兒子打電話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到了最後,居然和家裡失掉了聯繫,整個人也杳無音信了。

這個時候,村子裡面也傳出了一些不三不四的謠言,說兒子在城裡過上了好日子,還找了一個城裡的漂亮媳婦,自然不會再回到這個貧瘠的小山村裡了。聽了這些傳言之後,母親的心裡如同刀扎一樣,儘管她對兒子的為人很清楚,知道他絕對不會做出這種背信棄義的事情,但是,兒子的的確確的失蹤了,這是她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兒十年不歸,兒媳改嫁同村人,母從衣櫃翻出信紙,才知兒早已離開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母親和兒媳相依為命,因為母親的年事已高,所以,很多的家庭重擔便落在了兒媳的肩上,無論是地裡的農活,還是家中的事物,都是由兒媳一個人裡裡外外的操勞。對此,母親看在眼裡,痛在心裡,認為兒子做出這樣的事情,讓她都覺得愧對自己的兒媳。思來想去之後,母親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勸說兒媳改嫁他人,從而開始她自己的生活。當然聽了母親的這番勸說之後,兒媳並沒有說話,只是輕輕地搖了搖頭,隨即,緩緩地轉過身子,眼睛裡噙出了兩朵晶瑩的淚花。

兒十年不歸,兒媳改嫁同村人,母從衣櫃翻出信紙,才知兒早已離開

看到兒媳這樣一副神情,母親的心裡也是一陣的酸楚。不過,為了兒媳今後的幸福,母親還是決定讓兒媳改嫁,並且趁著兒媳不在家的時候,為她整理出改嫁的物品。然而,就在母親為兒媳收拾東西的時候,突然從裡面散落出一封信件,當母親打開那封信的時候,晶瑩的淚花便模糊了她的視野。原來兒子在外出之前,就已經查出自己得了一種不治之症,為了避免母親受到精神打擊,小兩口便一直隱瞞著這件事情,直到兒子的病情一天天惡化的時候,夫妻二人才想出了去外地打工的辦法,以此讓母親避免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人間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