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念是父母的一大責任

驕媽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

小姑娘傷心了,因為剛剛得知媽媽不能是她的老婆,爸爸也不能是她的老公……

看到這條狀態,被驕媽的幽默逗到了。

四歲的驕驕這是到了婚姻敏感期。

同學小區說,前段時間 3 歲半的兒子跟她「求婚」了。也不知道從哪裡拿到媽媽的戒指,學著電視劇裡的樣子,單膝跪地跟她說「媽媽,嫁給我吧」。

把小區給逗的,直誇兒子太會撩人。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說過:婚姻敏感期一般出現在孩子 4 歲以後,有些在 3 歲多就會進入婚姻敏感期的初始階段。

發展過程大致為:

1、一開始表現的是對父母的喜歡。女孩會說我要和我爸爸結婚,男孩會說我要和我媽媽結婚。

2、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婚姻的認識也會逐漸發展。比如,最早要跟媽媽結婚的,進而會想要跟老師結婚。

3、再往後,孩子會突然意識到「我應該跟同齡人結婚」。這時,孩子就會在同齡人中間「選擇」結婚的對象。

家長對這樣子的情況不必過於緊張,如果太過小題大做,反倒會害了孩子。

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只是表達愛和喜歡的方式。

我喜歡你,所以要和你結婚;

我想和你一起玩,所以我要和你結婚;

我想吃你的零食,所以要和你結婚……

這時,「結婚」成了表達他們內心喜歡的最直接的方式。

大約 6 歲左右,孩子就走過婚姻敏感期了。

在婚姻敏感期,孩子已經對自我、性別、異性已經有了最初的感覺。所以,孩子才對結婚比較感興趣。

作為父母,對此不要驚訝,也不要以為孩子過早地成熟,一定要耐心地、平等地、科學地與孩子交流。

家長也可以趁這個階段,引導孩子對婚姻的「認知」,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婚姻觀

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念是父母的一大責任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講,對異性小夥伴的好感完全是純心理、純精神性的,它使人變得向上、助人和自愛。

孩子開始認識到婚姻是人與人之間的基本關係,是最親密的關係。他也開始瞭解婚姻最基本的要素以及形成最基本的婚姻概念,為他成人以後的婚姻品質打下基礎。

如果孩子說想跟媽媽或者爸爸結婚,家長可以說這沒辦法,因為爸爸媽媽已經結婚了。並列舉另一半的優點,爸爸媽媽才會結婚,引導孩子多學習父母的優點,將來也有另外一個人和他/她結婚的。

同樣的,如果要和老師或其他小夥伴結婚,也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只是表達愛和喜歡。可以讓孩子多跟其他小朋友玩,讓孩子明白自己可以跟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朋友。

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念,可以從婚姻敏感期開始,這是父母的一個大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