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中的詠蟬三絕,原來蟬還有這樣的品質,現代人應該學習

打開《唐詩鑑賞辭典》,第一首便是隋末唐初的虞世南的《蟬》。歷代詠“梅蘭竹菊”,詠山詠水詠柳的詩詞很多,可是詠蟬的詩詞並不多見。但在唐詩裡,卻有讓人讚歎樂道的“詠蟬三絕”。


蟬,雅名蜩,俗稱“知了”,在夏、秋季鳴叫,聲音響亮,吸樹汁為食。它本是一種昆蟲,但由於它常居高枝,古人誤以為是靠餐風飲露為生;又因它體態嬌美,聲音連續悠揚,於是人們發揮想象,賦予了它優良的品質。詩人常把它作為高潔的象徵,並往往託物言志,寄寓自己高潔的情懷。

小時候,家住農村,十分喜歡捕蟬。一到夏天,那也正是暑假的時候,屋後面有一片樹林,最喜歡中午的時候拿著竹竿,和好麵筋,不顧酷暑去樹林裡面捕蟬。聽著蟬鳴,抬頭向樹上望去,不久便能找到蟬的藏身之所,這時候,把和好的麵筋放到竹竿的尖尖上,慢慢舉起竹竿,小心翼翼得靠近蟬,然後迅速朝蟬翅粘去,蟬就逃不脫了。

那時候小學課本里一首詩寫的好: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今天,就借這個機會,重溫兒時樂趣,體味唐代的“詠蟬三絕”吧。唐代詩人虞世南、駱賓王、李商隱的詠蟬詩最為著名,被譽為“詠蟬三絕”。

虞世南的《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唐詩中的詠蟬三絕,原來蟬還有這樣的品質,現代人應該學習

隋朝舊臣虞世南,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後,由於才高學廣,為人正直,深得器重。於是,他筆下的鳴蟬就成了具有高標逸韻人格的象徵,成了詩人自己是因為立身高潔,而不是因為憑藉外在的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

垂緌,就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會伸出一根觸鬚,形狀正如這下垂的冠纓。而古代“冠纓”則是官宦人家的象徵,所以這句“垂緌飲清露”正式比興自己,居高位,志高潔。

“流響出疏桐”這句話也是要細細品讀,“流響”其實就是蟬鳴不已,“疏桐”就是樹枝之高。其實有了這一句,後面的三四句,才站得住腳了。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蟬之最可貴的品質,比興到人身上,就是立身品質高潔的人,並不需要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過“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這正是有品行,有才德的人的自信之處。

唐詩中的詠蟬三絕,原來蟬還有這樣的品質,現代人應該學習

駱賓王《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天資聰明,七歲能寫詩,被譽為神童。唐高宗鳳儀三年(678年),他在侍御史任上,多次上書論事,因而觸怒了武則天,被誣下獄。在獄中,他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詠蟬抒懷之作。

首聯寫獄中聽到蟬鳴而勾起深沉的客地鄉思。“西陸”指秋天,點明季節;“南冠”,典出《左傳•成公九年》,指代囚徒,點明詩人此時的身份和處境。恰在這滿目淒涼的深秋季節,在這失去自由的獄中,悽切不絕的蟬聲怎不牽動蒙冤者的沉沉悵懷?

唐詩中的詠蟬三絕,原來蟬還有這樣的品質,現代人應該學習

頷聯續寫聞蟬見蟬的感受。“玄鬢”即蟬鬢,古代婦女的一種髮式,把鬢髮梳得像蟬翼。“玄鬢影”,在這裡指的就是蟬。“白頭吟”, 這裡語意雙關,一是指漢代卓文君的棄婦詩。葛洪《西京雜記》載,司馬相如要娶茂陵女,卓文君有感而作。以男女關係比君臣關係,象徵詩人自己被君主所棄。二是指自己已垂垂老矣,哪能禁得起黑色的蟬對著白頭的自己哀吟呢?

頸聯由對蟬的埋怨轉寫對蟬的同情哀憐,同情它在露重風多的險惡環境裡有翅難展,有聲不揚的遭際。而實際上,寫蟬憐蟬就是喻己哀己:言路阻塞,有志難酬;身陷囹圄,有冤難申;自己的不幸與蟬的遭際竟何其相似!

尾聯又把詠蟬和抒懷交融在一起,傳達出兩者共同的苦悶,抒發心懷高潔而不被人相信,滿腹心事卻無處表白的悵恨之情;同時表現出詩人不亢不卑的性格,表達了對黑暗世道的控訴和不滿。用典貼切,雙關自然,對仗工穩,風骨凝練,亦屬上乘之作。

唐詩中的詠蟬三絕,原來蟬還有這樣的品質,現代人應該學習

李商隱《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一生仕途坎坷,落寞淒涼。他七歲時,父親去世,家境極為艱難。二十五歲中進士,走上仕途。但此後由於李牛黨爭的原因,被人排擠,四十六歲便鬱郁而死。他的作品,大多抒發仕途潦倒的苦悶和揭露當時政治的黑暗。他的這首《詠蟬》就表達了這種怨憤。

唐詩中的詠蟬三絕,原來蟬還有這樣的品質,現代人應該學習

首聯借蟬寫自己的懷才不遇。蟬居高卻難飽,得到的是不公平的待遇;聲音傳得很遠卻無人欣賞,也是徒勞。這居高和聲遠,說明自己具有拔俗的品行和高超的才能,理應得到重視和重用,以施展才華,幹出一番事業。但“難飽”何以高飛,只是徒存壯懷。詩一開篇就表露出對現實的極大不滿。這正和虞世南的境遇形成對比。

頷聯緊接“徒勞”進行具體描述。儘管蟬悲痛欲絕地吶喊,但看似青翠的樹木卻無動於衷,並不理會,比喻自己不能被人理解,知音難覓

頸聯則由蟬轉向自己,用兩個典故直接表達內心的憂傷。一典出於《戰國策•齊策》桃梗和偶人的對話,桃梗說土偶(泥人)原是西岸之土,淄水至,就會潰散。土偶則對桃梗說,我確是西岸之土,即使潰散,仍然在西岸;而你,是東國桃梗,如果削為木偶,淄水至,則漂流不知所至。用這個典故,意在比喻自己的官宦生活像桃梗一樣,無法擺脫飄零之苦。一典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田園將蕪胡不歸”,表達了詩人的歸隱之念。

尾聯,感謝蟬對自己的啟發和警示:情志高遠的人在汙濁的社會是難以生存的,同時也表白了自己出汙泥而不染的心志。

唐詩中的詠蟬三絕,原來蟬還有這樣的品質,現代人應該學習

其實不管自己境遇如何,都可以在“蟬”這種生性高潔、棲高飲露的品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人的一生,可能回想虞世南那樣,“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也可能如同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或許也會懷才不遇如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境遇改變不了,但不要做鹹魚,要像蟬一樣,長鳴不已。

你喜歡這樣的蟬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