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這是InnoTalk記錄的第101個故事

電視劇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時,劇情和演技都遭到網友吐槽炮轟,唯獨服裝設計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這一點還得歸功於曾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提名的張叔平。

而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同樣有一部電影,雖然劇情有點讓人琢磨不透,卻因為其華美而且還原歷史背景的服裝而奪下了最佳服裝設計獎,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電影《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獲得第90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其服裝設計師馬克·布里奇斯(Mark Bridges)更成為了奧斯卡史上第一個把小金人和一輛水上摩托車同時領回家的獲獎者(因為發言字數最少)。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歡樂歸歡樂,馬克之所以能夠拿下最佳服裝設計獎,靠的就是這份“少說話,多做事”的精神。

畢竟這是一部講裁縫的故事,如果主角們的衣服都做不好,還能憑什麼奪得小金人呢。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馬克·布里奇斯(Mark Bridges)

早在1990年,馬克就進入了電影服裝設計行業,到目前參與服裝設計的電影近50部,包括2015年爆紅的《五十度灰》。而奧斯卡對他也已經不陌生了,早在2011年,他就憑藉電影《藝術家》奪得了他的第一座小金人以及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服裝設計獎。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他的服裝設計沒有從一而終的固定風格,他接手的電影無論背景、角色還是年代都有極大差異。但是無論角色是什麼,他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努力設計出最能“講故事”的服裝。

他得知自己將擔任《五十度灰》的服裝設計的時候十分興奮:“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為百萬富翁做衣服的!”而這一次《霓裳魅影》的服裝設計對他而言,也是一次服裝設計師的“夢想成真”。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這次他擔任服裝設計的電影《霓裳魅影》故事背景設定在1950年代戰後的倫敦,男主角Woodcock和他的姐姐共同經營著一家高級服裝定製屋。

某天,男主角在小酒館偶遇打工的女主角Alma並對她一見鍾情,他表達愛的方式就是近乎瘋狂的做衣服。他把女主當“奇蹟暖暖”裡的暖暖一樣養,將女主接回家以後,一有靈感就拉女主過來做衣服,甚至會把凌晨四點熟睡的女主叫起來做衣服。

可以說,在這部電影裡劇情什麼的已經無所謂了,最為有看頭的就是女孩子們嚮往的那一櫃子一櫃子的裙子們。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作為這部電影的服裝設計師,馬克設計了50套精美絕倫的服裝,幾乎都是一針一線純手工打造。不放過上面的任何一個細節,甚至還動用了17世紀製成的“古董”蕾絲布料,只為儘可能的用服裝還原那個年代。

可以說,片中的裙子,不光看上去美輪美奐。隨便拿出來一套都能掀起一陣的復古浪潮。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電影拍攝的年代背景,正值1945年二戰結束後期。經歷過戰爭的壓抑和殘酷,戰後的生活讓人們更加嚮往美好的生活。

這個時代的時尚界,英國新古典主義復古風潮盛行,女裝比任何時候都更為女性化,使用了大量的蕾絲、細紗、蝴蝶結和緞帶,裁剪上常用多層次的蛋糕裁剪和褶皺、抽褶等元素,立領、高腰、公主袖等宮廷元素也十分常見。

要為這樣的時代進行設計,馬克需要做的準備工作不僅僅是手藝技能的提升,更是時代背景知識的豐富。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由於電影情節的設定,馬克所製作的服裝無論是精緻度還是複雜度都要達到伊麗莎白女王御用女裝的水準,可見其要求之高。

但是電影的導演卻並不打算只是復原博物館裡的古董衣服,這也就要求馬克每一套衣服都從草圖做起,既不還原某個具體的款式,卻又要完美還原那個時代的服裝。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馬克的目標很簡單:用衣服來講故事。

他設計的衣服,絕不會是身外之物,而是1955年這個故事的一部分,和每一個鏡頭一樣,無聲地講述著主角們微妙的心理變化。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這部電影開拍前,馬克對1950年的倫敦一無所知,只好訴諸各種資料來豐富自己的設計背景,於是他拿到劇本後,第一件事就是查閱導演看過的歷史資料,還去找了報刊雜誌裡的圖片,根據真實的情況做參考。

只是參考還不夠,馬卡還去找了那個時期時尚界最為頂尖的設計師傳記,從設計師的角度去看待1950年的英國。其中就包括巴黎世家創始人的傳記,瞭解當時法國高級服裝定製屋(Couture House)的知識。時至今日,巴黎世家也還是時尚的頂級品牌。

巴黎世家創始人:Balenciaga,1950年代與Dior其名的服裝設計師,但設計理念等兩者完全背道而馳。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為了服裝能有更為獨特的意義和效果,他到世界各個角落搜刮可以用的布料,包括洛杉磯、巴黎、羅馬和倫敦。但是很多當時才有的面料,雖然很華美,卻因為歷時太長已經褪色,變得黯淡無光,絲綢尤其如此,保存得再好也沒辦法避免褪色。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但這個過程並非徒勞,馬克看到的一切舊服飾都成為了他靈感的來源,或者給了他版型上的參考作用。

馬克更帶領團隊深入到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近距離觀察了Hardy Amies和巴黎世家的“古董級”服裝,其中很多設計元素都被應用到電影裡最重要的幾條裙子上。

“能夠親眼見到這些服裝對我們很有幫助,我們可以看見布料裁剪的線條,圖案組成的方式。很多服裝雖然設計很簡單,但是細節的處理卻謹小慎微,讓人驚歎。”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他這一次的設計,不僅僅是設計衣服,更是設計出一個“設計師”的存在本身。由於主角是高級服裝定製師這樣一個特殊的角色,他個人的品味反而退到了其次,每次設計都要從男主角這一虛擬的人物出發。

男主設計的服裝有怎樣的風格,又會為女主角創造怎樣的服裝呢?

為了更好地實現這種超越自己的設計,他和導演用了一天時間,決定了戲中高級服裝定製屋的整體風格:顏色深沉而豐富,有著各種華美精緻的蕾絲,甚至會同時用上高貴的天鵝絨和綢緞。

有了這樣的基調,馬克才真的開始著手按照男主角的審美去設計服裝。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他還親自到倫敦的拍攝地踩點,看看服裝將會出現的場合和環境;觀察將會穿上這些衣服的主演們,讓他們個人的氣質豐富他的設計。

為了在電影拍攝過程中繼續製作服裝,隨時進行修改,馬克甚至把工作室帶到了倫敦霍爾本,離取景地倫敦羅伊廣場很近的一棟建築裡。

也許導演對潮流沒有過多的瞭解,但是總能一眼看出“這條裙子總覺得有點眼熟”,馬克的工作絲毫不能馬虎。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為這部電影設計服裝,馬克的出發點就是完美還原1955年倫敦高級服裝定製屋。不僅在戲裡是這樣做衣服,在戲外,馬克也採用了1950年代延續下來的高級服裝定製屋做衣服的方式。

對演員身體的每個部分進行精準測量後,根據一張設計圖,身後一面白牆,用白色布料製作白胚樣衣,讓演員試穿後進行各個細節的修改和調整,尺寸和版式合適後才按照白胚對布料進行裁剪製作,完成一件量體裁衣的高端服飾。

而現代,流水線生產的服裝就不用提了。哪怕是比較常見的Cosplay服裝定做,也無非需要客戶提供三圍和肩寬,在原有版型上稍作修改就完成售賣,一經售出概不退還。不是所有的定製,都是高定。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以影片中出現的第一條定製女裙為例,畫設計圖可以說是做這條裙子最簡單的一步了。而後根據演員的身材進行量身定製和裁剪,把2D的設計圖變成3D裁剪才是最難的部分。

作為觀眾們看到的第一件男主角的作品,這條裙子在觀眾心中定下了男主角的設計風格,也正如馬克一開始設想的那樣:文藝復興時期流行的濃烈的色彩,結合了50年代的超長裙襬。

華麗,深沉而高貴。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除了自己設計、完成的女裝外,馬克作為整部電影的服裝指導,也充分利用了倫敦這個服裝定製大市的優質資源。在他的監督下,男主角的服飾來頭也不小。

西裝出自有著兩百多年曆史的倫敦裁縫街,由兩位高定裁縫製作,看過《王牌特工》的應該對片中的西服不陌生。男主的鞋子由專門為倫敦頂級富豪定製皮鞋的匠人George Cleverley製作。

就連電影中出現的帽子來頭都不簡單,帽子是為皇家歌劇院製作面具和戲服珠寶的女帽設計師與專業布料調色師合作製作。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電影中,男主角工作室裡的兩位助手Nana和Biddy的扮演者,在五十年代的時候都在真正的高級服裝定製屋工作過

在半年持續不斷高強度的努力下,每一件服裝的完成度都非常高,電影中除了一件黑綠色的禮服,其餘設計都沿用了1950年代就有的元素,平均每件禮服要用布料5.5米-7.3米左右。

馬克個人最愛的裙子,則是女主角與男主角第二次約會的時候所穿的黑色蕾絲連衣裙。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電影中有一個小小的彩蛋,隱藏在男主角的一句臺詞中,他提到了一塊來自17世紀的佛蘭德斯蕾絲布。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令觀眾想不到的是,這塊蕾絲可是真的流傳自17世紀佛蘭德斯地區的古董。佛蘭德斯是中世紀的時候歐洲一位伯爵的領地(包括現在比利時及法國的部分領土),十六世紀的時候,蕾絲編織技術在這裡誕生並且蓬勃發展(也有一說蕾絲是誕生於13世紀的古羅馬),當時蕾絲的款式多達1500種,由金線、銀線和絲線等材質編織而成。後來更使比利時成為了“蕾絲之鄉”,蕾絲對於佛蘭德斯來說並不僅僅是一種布料,更是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面對這樣的珍品,馬克必須想出能夠最完美地利用這塊蕾絲布的方法和設計,才敢真的對它“下手”,沒人敢輕易毀了這塊獨一無二的布料。

“在剪開它的一刻,我的心臟都要停止跳動了。”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雖然用古董蕾絲做出來的裙子在電影裡出現連10秒都不到,但是這就是電影服裝設計師的語言。

他們的作品必須完美融入畫面中,不搶風頭,卻又能夠恰當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成為電影語言的一部分。

他用50套華服還原50年代倫敦虐戀,捧回奧斯卡還掀起一陣復古浪潮

看劇就看“小鮮肉”的時代,電影服裝的嚴謹性越來越被忽視,尤其是魔幻電視劇中,似乎只要有了架空歷史這個理由,就可以大肆創作,為了讓主角穿上時裝秀上好看的衣服就隨意揮霍觀眾的耐心和容忍度,古裝電影和電視劇中的各種穿幫鏡頭合輯都能拿出來再拍一部電影。

然而不好好講故事,劇本服裝多好,也只能是徒勞。


今年奧斯卡獲獎電影,你看了哪一部?

採集 撰文 ✎ 西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