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培訓手冊》怎麼寫,必須包含這五個方面


技工對於生產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們的工作能力往往對產品或服務的質量產生很大的直接影響,因此生產企業必須要重視對技工的培訓。但是如何才能持續、有效的開展技術培訓卻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崗前培訓?師徒制?定期考核?無論哪種方式似乎都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而《崗位培訓手冊》的應用一定能夠幫助企業提升培訓效率及效果。

《崗位培訓手冊》(以下簡稱“手冊”)是企業用於指導某個具體崗位的培訓工作而編制的工具性手冊,手冊內容涵蓋多方面內容:

1、基礎篇:對崗位工作職責、設備工具、產品服務、工作環境、任職資格的詳細介紹;

2、作業篇:具體的作業流程及注意事項的介紹、崗位應知應會及操作技能;

3、改進提升篇:崗位作業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的經驗總結;

4、培訓評估篇:崗位應知應會、操作技能測試要求;

5、職業發展篇:職業發展規劃及目標崗位介紹。

由此可見,手冊的編制和修訂將是一個複雜和艱鉅的工程,因此建議企業可以僅覆蓋到關鍵的技工崗位即可,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延伸至所有工人崗位,甚至是職能管理崗位。

那麼手冊到底應該如何編制呢?編制過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手冊應該如何應用才能達到效果呢?

手冊的編制要由人力資源部組織,但需要生產、技術等部門的配合,尤其是目前崗位任職人的配合。具體的編制方法及注意事項我們以某企業注塑工崗位的培訓手冊編制過程為例來詳細說明:

一、基礎篇

首先是對工作職責及標準的描述,由於工人崗位更多的是動作上的操作,因此對工作職責的描述可以儘可能的簡單,能夠講清楚做些什麼事情就可以了(詳見示例1)。注塑工在塑件生產企業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崗位,雖說塑件產品的生產是由注塑機自動操作的,但是換模、上下件、工藝調試的熟練程度還是直接影響著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因此在基礎篇中需要重點講述的應該是對設備工具、生產工藝(詳見示例2)以及產品特性(詳見示例3)的介紹。

《崗位培訓手冊》怎麼寫,必須包含這五個方面

《崗位培訓手冊》怎麼寫,必須包含這五個方面

《崗位培訓手冊》怎麼寫,必須包含這五個方面

二、作業篇

作業篇是本手冊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是詳細介紹崗位工作如何進行的主要篇幅。從作業前的準備,到作業前的驗證,到具體作業步驟,到作業期間的注意事項等等(詳見示例4)。不論是哪一部分,都需要詳詳細細的一步一步的描述需要完成哪些動作,每一個動作的具體操作方法和要求。另外還需要將完成這些操作所需要掌握的應知應會和操作技能闡述清楚,作為員工業務技能培訓的課題。

《崗位培訓手冊》怎麼寫,必須包含這五個方面

三、改進提升篇

改進提升篇的目的是幫助員工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因此重點講述的是崗位日常作業過程中的常見問題,以及應對的方法(詳見示例5)。這些常見問題及應對方法是歷任崗位任職人經驗的積累,也是本手冊的精華所在,需要由生產車間組織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針對各項操作進行總結和分析,並且在今後手冊的應用過程中不斷的更新和豐富。

《崗位培訓手冊》怎麼寫,必須包含這五個方面


四、培訓評估篇

前面三篇內容都可以作為對該崗位員工進行培訓的內容。而本篇就要針對受訓人員,規定如何開展培訓效果評估了,因此主要講述崗位應知應會、操作技能的測試要求(詳見示例6)。而其中對於崗位應該掌握的專業知識的檢查,就採用書面考試的形式進行,而操作技能的檢查,則以現場操作考核為主。對於新員工,還應該增加試用期評估。

《崗位培訓手冊》怎麼寫,必須包含這五個方面


五、職業發展篇

企業要想長期留住優秀的員工,就必須為員工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讓員工感受到關懷與尊重的文化氛圍,以及清晰的職業發展通道。因此在手冊中將員工可能的職業規劃及目標崗位進行介紹(詳見示例7),一方面可以給予員工能夠在企業長期發展的保障,同時也可以引導員工正確的發展方向。

《崗位培訓手冊》怎麼寫,必須包含這五個方面

崗位培訓手冊的應用一方面為企業培訓技工提供了完整、系統的工具,另一方面也給企業提供了對崗位知識經驗進行回顧總結、記錄推廣的機會,使無形的經驗轉化為有形的教材,得以廣泛推廣並持續傳承。


大家有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相關內容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