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條江牽動一座城,黃石加快建設現代港口城市

「聚焦」一条江牵动一座城,黄石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

核心提示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強調,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強改革創新、戰略統籌、規劃引導,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5月15日,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會議作出的《中共湖北省委關於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決定》中提出,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踐行新發展理念,正確把握“五大關係”,用好長江經濟帶發展“辯證法”,全面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全省各地要加大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力度,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黃石市要加快建設現代港口城市,形成協同推進湖北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強大合力。

在今年的黃石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必須堅持港城聯動、以港興市,加快建設“億噸大港、百萬標箱”的現代化港區,提升區域輻射服務功能。

「聚焦」一条江牵动一座城,黄石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

△未整治前的碼頭亂象

一條江牽動一座城

奔騰的長江水,萬古不息,孕育生命、激發活力。文化起於礦、發展始於水,黃石將城與水的關係演繹得淋漓盡致。可以說,黃石1700多年的航運發展的興衰,是整個城市發展跌宕起伏的寫照。長江,之於黃石和黃石人來說,始終是一份深深的依戀;而黃石和黃石人對於長江,始終有著一種無法割捨的情結,正所謂,一條江牽動一座城。

「聚焦」一条江牵动一座城,黄石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

△沈家營港埠碼頭拆除

萬里長江,過三峽,攬漢水,浩浩蕩蕩,流經西塞山,直抵上巢湖天馬嶺。有水就有綠洲和生命。遠古時期,黃石先輩便通過水路交流物資,發展經濟。近代,黃石的港口碼頭名噪一時。黃石最早形成港埠的是道士洑,據清同治《大冶縣誌》記載:“(明崇禎)十六年春(1643年編者注),左(良玉)兵至東下,至道士洑,焚鹽鹺數十艘。”可見當時港埠之繁榮。明末清初,黃石港鎮、石灰窯鎮逐漸形成沿江集鎮。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黃石港鎮貨源茂盛,帆檣雲集。集鎮的發展帶動了港口碼頭,以及水運的發展。

以黃石港碼頭為例。其位於朝陽閣至老市委駐地一帶,1874年,英國太古公司輪船入港停靠。隨後,便不斷有外籍船舶在此停靠。

港口、碼頭的發展帶動了商業、工礦業的發展。清朝末黃石港便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著雜貨、首飾、藥材等18幫行業的商業集鎮,並陸續興起了鐵礦、水泥廠、煤礦等,從而又繁榮了港口、碼頭。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黃石港口開啟了水鐵聯運、水陸聯運,加速了港口的發展,形成了黃石港、大冶、河口、金牛、保安5個港口。

「聚焦」一条江牵动一座城,黄石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

△新港碼頭工作人員在指揮鬥輪取料機卸煤

然而,黃石港口真正實現健康、快速發展,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上起艾家灣、下至道士洑,岸線全長19.74公里的黃石港。

黃石港上距武漢港130公里,下距上海港982公里。上世紀80年代,黃石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通過改擴建港口碼頭,運用先進設備,採用新的運輸方式,興建外貿碼頭,成立通關機構,打開國際貿易之門。

黃石港碼頭是黃石最早的客運港口,每天川流不息,每年運輸的乘客上百萬人次。

“那時,黃石有艘大馬力客輪,船內上下4層都是乘客鋪位,比東方之星都大。”西塞山碼頭分公司書記、經理劉正和笑著說,“說起來你們不信,很多人為了買一張船票,都是抱著被褥提前一個晚上就來排隊了。”

截至“十一五”末,黃石建成碼頭泊位147個,發展裝卸機械225臺(套);水運企業40家,船舶469艘,總運力46萬噸,約佔城市綜合交通運量的10%左右,其中海船淨載重噸總量全省第一。

那時,黃石港已成為長江十大良港之一,全國內河28個及湖北省4個主要港口之一;成為國家一類口岸,湖北省市州級第一個開放口岸;5000噸級遠洋貨輪可常年自由進出。境內運輸門類較為齊全,形成了高速公路、鐵路、水運綜合配套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是承東啟西、貫南通北之地。

黃金水道潮起潮落

大江東去,潮起潮落。長久以來,碼頭的環境汙染、噪音擾民,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除給居民造成的問題外,現有的黃石港碼頭多年來形成的佈局不合理,停靠泊位有限、裝卸設備能力不足,非法碼頭惡性競爭,港口裝卸效率低下等問題,致使黃石長江黃金水道優勢遠未發揮出來,內河湖泊通江達海的能力萎縮,長江岸線利用率僅僅只有10%。“整個‘九五’規劃期間,黃石市沒有一個水運、港口大型項目建設。黃石港口事業需要一次大動作、大平臺。”一位業內人士對此痛心疾首並充滿期待。

「聚焦」一条江牵动一座城,黄石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

△冶礦碼頭舊址

從事40餘年港航事業的張承良,退休前是原黃石市港航局的副局長。據他介紹,黃石是一個以“礦冶立市,港口興市”的城市,上世紀70年代,黃石的礦冶產業比較發達,礦產品運輸主要靠水運進出口,當時的大冶湖、磁湖、道士洑、氵韋源口等港口、碼頭都是承載黃石水運交通的主體。

1989年,黃石有黃石港、大冶港、河口港3個港口,共計有碼頭48座。為什麼黃石會有如此多的港口碼頭呢?縱觀黃石的版圖,黃石是呈帶狀的地形,因為臨靠長江,所以黃石的水上航道是一個天然的弧形狀,特別適合港口的發展。

近20年來,黃石在碼頭建設方面一直都是建了拆、拆了又建的局面,一些規模小的、非法的碼頭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僅給環境帶來了危害,也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影響。

特別是道士洑,從唐朝起,它不僅作為貨運、漕糧的重要港口,更是一個重要的軍事港口,突出了當時石灰窯的軍事地位,可以算是黃石軍事文化的起源地。

道士洑文化底蘊豐厚,2009年9月,西塞神舟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然而,作為一張世界級的名片,2014年西塞神舟下水不久就遭到了沉沒,這與航道周邊一些非法碼頭開採作業改變了水流方向不無關係。

黃石港口碼頭零散,且大多位於市區,一定程度上給居民的生活、居住的環境帶來了影響,同時近年來這些零散的碼頭之間,由於利益引發的一些惡性的競爭也時常爆發矛盾。“所以早日建成一個規模型的港口,是整合當前港口碼頭市場的大勢所趨。”市港航局局長王之天認為,因港興國,因港興城,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興盛和強大之路。沿海城市之所以發達,就是因為這些城市的港口建設成規模,港口建設的好,可以帶動臨港企業、港口布局等一系列的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完善。建設現代港口城市,對於塑造黃石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鐵腕整治騰出空間

長江岸線資源,因其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被沿江城市視為產業聚集、經濟開發的寶貴資源。多年來,豐富的長江岸線資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然而,在沿江板塊快速發展的同時,由於多方面原因,非法碼頭亦呈愈演愈烈之勢。 曾幾何時,我市79公里的長江岸線,非法碼頭竟達106個,非法泊位123個。涉及陽新縣、黃石港區和西塞山區。這些非法碼頭不僅侵蝕了寶貴的長江岸線資源,而且對長江水系生態環境、航運安全、市場秩序等構成嚴重威脅。環境汙染、噪音擾民、佈局不合理,長江岸線的科學利用率十分有限。“黃金岸線”並未收穫“黃金效應”。

「聚焦」一条江牵动一座城,黄石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

△新港多式聯運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為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定調。《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首要位置,長江非法碼頭整治對於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長江大保護,黃石應聲而動,鐵腕整治,堅決關停沿江非法碼頭,推進合法碼頭的整治搬遷工作。

“一片狼藉,觸目驚心!”長江沿線碼頭和採石場的亂象用此詞語形容並不為過。

陽新縣沙村,北邊沿江,南邊靠山,不到2公里的長江岸線,卻密密麻麻分散著大大小小17個碼頭,平均百米一個。黃石市長江沿線碼頭專項整治辦督察組的工作人員說,這些碼頭全部是無證的非法碼頭。同時,這些“黑碼頭”也是當地非法採砂船的砂石集散地。每年有數以百萬噸砂石,在這裡通過簡陋的設備裝上船,再運送出去,嚴重破壞了當地的山體與河灘。

陽新沙村的情況只是黃石非法碼頭的一個縮影。黃石長江港口岸線總長79.37公里,原有碼頭156個,泊位200個。經反覆核查,無港口經營許可證和不符合城市規劃的碼頭106個,泊位123個。非法碼頭佔比超過60%,在全省佔比達到16%。

“徹底整治非法碼頭,事關黃石轉型發展;向非法碼頭宣戰,必須以鐵心、鐵拳、鐵律要求,打好這場攻堅戰。”市委、市政府擲地有聲。

「聚焦」一条江牵动一座城,黄石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

△西塞江堤公路兩側生機勃勃

聚雨初歇,沿著迤邐的長江岸線信步而行,前期栽種的樹苗已長出嫩芽。西塞山碼頭整治辦負責人說:“我們要恢復原生態的岸堤,目前已經種了3500棵柳樹,未來還將在岸邊種植大片蘆葦,恢復過去長江岸邊的美麗景象。”

西塞山下的變遷,是黃石拆除整治非法碼頭的一個縮影。百里綠色岸線,已重現長江黃石段。

如今,我市對長江岸線實行最為嚴格的管控,實現了長江沿線所有的非法碼頭全部取締、無一非法碼頭死灰復燃和未出現新的非法碼頭的工作目標。這場硬仗的勝利,被省政府認為在全省非法碼頭整治工作中“態度最堅決、行動最迅速、工作力度最大、整治效果最好”。也為黃石搶抓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等重大戰略機遇,加快城市轉型掃除了障礙,騰出了發展空間。

黃石新港勢如長虹

不再受困於黃金岸線之痛的黃石,正煥發綠色發展的活力。 拆除“零散小”,打造現代化碼頭,黃石新港應運而生。

「聚焦」一条江牵动一座城,黄石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

△黃石外貿碼頭

過去,煤炭砂石,大多通過非法小碼頭進出。這些非法小碼頭設備簡陋,油汙以及露天轉運的煤炭砂石對長江汙染很大。而在黃石新港,這些汙染源得到了最有效的控制。

早在2010年,我市針對由於基礎設施落後,航道不能成網、港口等級偏低,不能適應城市快速增長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狀況,吹響了以《黃石港總體規劃》為藍本,以棋盤洲新港區建設為重點,把黃石港口打造成名副其實的鄂東水路交通樞紐及具備一定輻射功能的鄂東南航運中心的戰鬥號角。

一晃8年過去了,站在西塞山上,極目遠眺,長江驚濤拍岸、波瀾壯闊,黃石新港勢如長虹。

初夏時節,黃石新港的巨型水陸碼頭上九大泊位沿江一字排開,巨臂飛揚、船舶往來、車流穿梭,煤炭、礦石、鋼鐵、集裝箱等貨物吞吐有序、川流不息,一派“春爭日、夏爭時”的忙碌氣象。

黃石新港,長江中游少有的深水港口。獨特的優勢,讓黃石港口在長江中游港口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聚焦」一条江牵动一座城,黄石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

△外輪從黃石新港始發

目前,黃石新港已實現與黃鹹、滬渝、大廣、杭瑞等高速公路網的連通,同時“搭乘”上山南鐵路、武九鐵路等全國鐵路網,港口輻射能力拓展到1000公里以上。而規劃建設的鄂州機場與黃石新港相距僅28公里,在不久的將來,黃石新港將成為“海陸空”立體式交通樞紐。

“必須堅持港城聯動、以港興市,加快建設‘億噸大港、百萬標箱’的現代化港區,提升區域輻射服務功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鏗鏘有力、目標明確,體現了黃石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現代港口城市的決心。

業內專家指出,黃石新港是國家長江經濟帶戰略發展的重要港區之一,立足鄂東,輻射贛皖湘,承接中西部向東部外貿進出口中轉需求,將建成“億噸大港”、服務“萬億產業”,發展成為長江中上游現代化港口,帶動黃石城市發展,甚至激活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設。

讓“黃金岸線” 收穫“黃金效應”

提到黃石的土特產,許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黃石港餅。這小小的一個港餅,其實印證了黃石人的港城記憶與港口情結。

黃石,因礦而生,因港而興。這裡,有1700多年水運歷史,曾經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然而,近些年來,“黃金岸線”並未收穫“黃金效應”。雖然我市早在1993年就獲批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但由於種種主客觀原因,黃石港口的發展腳步顯得有點緩慢,甚至是有些病容。

中流擊水,不進則退。“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習近平總書記讓擁有79公里長江岸線的黃石明確了發展的方向。整治長江非法碼頭,扔掉阻礙發展的包袱,港口城市黃石將煥發出綠色發展的新活力。

灑水車來回噴淋,大型岸橋、龍門式起重機裝卸有序,封閉式廊道抑塵傳輸,集裝箱堆碼整齊,防風抑塵網高立環繞……現代港口的綠色生態符號在黃石新港隨處可見。這座長江中游少有的深水港口,因其獨特的優勢,註定了它那不可限量的發展前景,也將成為黃石城市轉型的“突破口”和產業轉型的“助推器”。

物流和航運,是黃石最有機會跨越發展的領域。振興港口城市黃石,我們要擼起袖子加油幹,搶抓當前的機遇,相信在不久之後,一座長江經濟帶現代港口城市將迅速崛起在長江中游。

來源丨黃石日報

「聚焦」一条江牵动一座城,黄石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