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獨家爆料:揭祕火星人團隊等幣圈黑幕 代投層層扒皮疑似傳銷

深度|獨家爆料:揭秘火星人團隊等幣圈黑幕 代投層層扒皮疑似傳銷

ICO項目站在“風口”,製造暴富神話的背後,卻只是一個單薄的非專業人士很難看懂的項目白皮書。據coinmarketcap上的數據,2018年後新增數字代幣數量為187個,上交易所後短期出現過破發的176個,破發率94%,這些統計數據並未包含小交易所和新交易所。曾經一度瘋狂上漲的“價格”,讓這些參與者有一種“巨大浮盈”的幻覺。虛擬貨幣火熱的背後除了高破發還伴隨著最大的特性“新型傳銷”。最近,眾多財經媒體揭露了95后王凱歆從神奇百貨的“曇花一現”淪為人人通緝的幣圈“代投騙子”,“韭菜們”開始如坐針氈。

火星人團隊靠嘴拉盤投資人顆粒無收

深度|獨家爆料:揭秘火星人團隊等幣圈黑幕 代投層層扒皮疑似傳銷

圖1:“一幣一別墅”對話截圖

據«禁止傳銷條例»第二條,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髮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均屬於傳銷範疇。某區塊鏈業內人士認為,李雷被誘導拉熟人進行投資,並許諾返給他幣的行為,從以上條例來看已屬非法集資。

李雷先後購買了群主推薦的火星人團隊投資的歡樂豆ICO與AMB的ICO,投資後快一年了,投資人被群主告知因“錢包”技術性問題無法拿到AMB的幣。另一品種火星人團隊投資的歡樂豆也成為了龐大破發陣容中的一員。

據李雷回憶,群主以比特幣和以太坊為例,和他們講ICO項目的前景。自己與群裡的大多數人一樣根本不懂ICO,想到能有幾十倍、上百倍收益,就沒想太多,便參與眾籌了群主大力推薦的火星人團隊投資的歡樂豆項目(由DIC更名為HLD)。

深度|獨家爆料:揭秘火星人團隊等幣圈黑幕 代投層層扒皮疑似傳銷

圖2:HLD現價

火星人許子敬是在中國成長起來的現澳大利亞人,靠著早期在幣圈積累的“名望”,創造了超級現金(HSR,後稱紅燒肉)項目。前期價格也從ICO時期的35元增長到260元左右。9.4取締ICO政策後,幣圈人人自危,紅燒肉憑藉澳大利亞國籍這一護身符在眾項目中脫穎而出。在所有項目都不敢說話的時候,紅燒肉開始了自己的宣傳,一時間成為幣圈最火的項目。隨後,從月初的60元附近,一路漲到了270元附近。之後,許子敬便開始了他讓人難以理解的表演。

巧舌如簧的宣傳背後或系證券詐騙

2017年全球ICO融資高達35億美元,是之前所有年份總和2.95億美元的逾10倍。Coin Center區塊鏈研究主管Peter Van Valkenburgh稱,許多代幣發行就是證券詐騙,跟典型的傳銷或龐氏騙局沒有兩樣。

幣圈私募以集零為整的募集方式,以公募搶不到份額、私募好處可以打折、能拿到緊俏幣額度為理由向投資者解釋,拉熟人、返現誘導投資人。國內的數字代幣發行機構下面的疑似傳銷的募集方式多是打著ICO的幌子,這與當年打著互聯網金融P2P旗號做傳銷一樣。但相比P2P行業當時20%的年化收益率,打著ICO幌子行傳銷之實的新型傳銷項目可以打出200%甚至2000%的收益率,再加上巧舌如簧的宣傳,誘惑性更大,危害也更強。

某知名大學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驗室主任表示:正常的ICO項目一般都要準備大半年;對項目發展有清晰的規劃;項目可行性由獨立第三方分析調研論證;白皮書的技術門檻要求也極高,需要用軟件技術來實現特定應用場景的業務流程,而且這個業務流程一般是傳統古典經濟金融的痛點,但卻非常適合區塊鏈特性的發揮,其中的商業邏輯需要複合型人才來梳理落實,非專業人士很難看懂項目如何實現,投資者也很難明白投資的區塊鏈項目是否確實需要代幣來完成。這就導致一些不需要代幣完成的區塊鏈項目為了做ICO募資而去“+區塊鏈概念”,代幣的發行數量、發行價格隨心所欲,沒有任何依據。打著ICO幌子“新型傳銷”的一個最大的特性:有一個瘋狂上漲的“價格”、一群被暴利矇蔽了雙眼的盲從者。

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現實就是這麼的殘酷,虛擬貨幣火熱的背後,往往伴生著資本騙局。近年來,各類境外資金盤、虛擬幣、ICO項目層出不窮,很多都是打著創新的幌子,許以高額回報,其中蘊含非法發行、項目不實、跨境洗錢、詐騙、傳銷等諸多風險,造成大量資金流向境外,嚴重危害國家金融安全。由於不受國內機構監管,一旦崩盤、跑路或者失聯,投資者往往投訴無門,損失難以追回。如百川幣、SMI、MBI、馬克幣、貝塔幣、暗黑幣、美國富達複利理財、克拉幣、石油幣等。

據以上爆料事實,今天的區塊鏈藍海早已不是前期技術極客們理想世界的那片海,而是暗流洶湧。為了更明智的投資,早日實現財務自由,廣大投資者應先擦亮眼睛來看這些暗含風險的投資激流。

業內專家提醒廣大投資者:作為中小散戶投資者,除了不斷學習提高自身對區塊鏈的認知能力外,還要能夠理性看待暴漲暴跌,選擇適合自己的市場機會參與,控制好自己的貪慾不要利慾薰心盲目投資。產業發展太快,從業者只爭朝夕。行業內機構不成熟、投資者(韭菜)不成熟、行業監管規則不成熟。建議投資者更應該本著平常心多參與正規機構、私募基金、行業專家的論壇、研討會、沙龍等活動,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同時可以選擇靠譜的專業投資基金做LP,以便通過專業基金管理團隊的專業管理能力分散投資,規避項目特定風險、不同國家監管政策變動風險、區塊鏈技術進步迭代風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