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世豪這個舉動算是個聰明人

同天津泰達的足協盃比賽,韋世豪再次首發出場,經過了兩場作壁上觀之後,本場比賽上場的韋世豪讓人發現有了不小的改變。

首先是心態,韋世豪終於不再耷拉著臉,也不再跟糾纏他的對手防守球員較勁。

其次是對待球的處理上,韋世豪不再孤注一擲的想有個人的表演,實在無法完成個人突破和射門的時候也不再強求,而是開始主動傳球,尋求和隊友的配合。

應該說,至少從態度上,韋世豪有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

韋世豪這個舉動算是個聰明人

這個變化不知道是因為兩場比賽沒有上,韋世豪自己悟出來的道理,還是有球隊內的教練或者老大哥和他溝通過。總之,韋世豪是個聰明人,開始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

當然,認識到問題,並且開始著手改正,就是好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嘛。這對於他自己,對於球隊都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對於韋世豪來說,他要做的顯然還不只這些。首先,他目前這種相對平和的、配合的心態,能夠堅持多久,還是個未知數。有句話叫“做好事容易,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韋世豪如果能一直這麼控制自己的情緒,他才能夠更好的成長。而如果只是這一兩場的話,恐怕並不會帶來什麼本質的變化。

韋世豪這個舉動算是個聰明人

其次,儘管韋世豪開始注意團隊配合,但從比賽中能看得出來,他的這些配合意識還顯得很生澀和滯後。顯然,從他內心來說,很多球第一時間還是想選擇個人突破或者打門,而與隊友配合還是他刻意而為之。

要求韋世豪一步做到位,顯然不現實。畢竟球場上的很多東西其實是習慣的養成。韋世豪從青年隊開始就是天之驕子,習慣展示自己的能力,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他現在刻意的去融入團隊配合當中,雖然顯得有些生硬,但這是一個必備的過程。也許他會出現矯枉過正的情況,但只有他不斷的強行告誡自己要和隊友配合,久而久之配合才會成為他的習慣,他才能夠漲球。

韋世豪這個舉動算是個聰明人

而且,韋世豪要明白,除了個人突破射門和傳球給隊友之外,他還有很多可以幫助球隊的方式。比如巴頓,巴頓上賽季幫助國安贏得多個點球機會,本場比賽若不是裁判手下留情,巴頓又能幫助國安贏得點球,原因何在?就是因為巴頓敢於向前,敢於身體對抗,而且他選擇強行向前攻擊的時機特別好,不等到對手包夾過來,就堅決的和對方一對一。這一點也是韋世豪應該學習的,韋世豪總是在一對一的時候猶豫,等對手包圍過來他又試圖強行一對多。

此外,在防守的積極性與合理性方面韋世豪仍舊與巴頓有差距。當然,隨著韋世豪心態的改變和踢球習慣的改變,這些問題都能夠慢慢的緩解。

總之,從這場比賽看,韋世豪是個“孺子可教”的人,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並且加以改正,就有提高的希望。當然韋世豪要做好準備,這個過程可能會很長,也會很痛苦。他要做的是堅持,通過堅持讓平和的心態、配合的意識變成一種習慣,這個時候,他就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