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譚天澄,老譚,真的有點老了

譚天澄,一個曾經被北京國安球迷寄予厚望的名字,剛剛年滿27歲的他終於又出現在了中超的賽場上,而他重返中超的首場比賽,對手就是北京國安。

在國安同長春亞泰的比賽進行到第61分鐘的時候,譚天澄被替換上場,完成了他重返中超的處子秀。

再見譚天澄,老譚,真的有點老了

不知道是因為譚天澄積極請纓還是主教練陳金剛故意安排,同國安的這場比賽成了譚天澄重返中超後的首場比賽。

替下李光之後,譚天澄出任邊鋒位置,他在場上貢獻了2次傳中,贏得了1次定位球,並沒有留下其他的什麼有貢獻的數字,30分鐘的上場時間,對於譚天澄來說表現只能是中規中矩,但意義非凡。

譚天澄上一次在中超出場還是2015年4月17日,當時他替補出場踢了6分鐘,在最後的讀秒階段,出現在貴州茅臺的門前頭球搶點,但近在咫尺的射門頂偏。失去了他為國安打入第一球的最好的機會。那一年他還不到24歲。

此後,他在同北控的足協盃比賽中替補踢了8分鐘,然後就徹底的離開了國安。

2016年和2017年,譚天澄都是在中乙的寧夏隊踢球,他成了寧夏隊的當家射手,也是中乙聯賽最佳射手的有力競爭者。第一年他打入11球,第二年打入9球。

再見譚天澄,老譚,真的有點老了

在中乙連續兩年的表現不錯,但寧夏隊連續兩年在衝甲的最後時刻功虧一簣,譚天澄離開寧夏,在今年冬天試訓長春亞泰,最終獲得了亞泰的一紙合同。

從大西北的寧夏,到大東北的長春,譚天澄用兩年的時間回到了中超賽場。

但就好像年輕的時候他碰到了外援4+1的政策一樣,譚天澄這次踢中超又碰到了U23新政,他始終沒有獲得機會,因為當他暫時打不上主力的時候,替補名額往往只有一個人,很難輪到他這個剛剛從中乙上來的球員。

不過,同國安比賽的這30分鐘出場時間,應該也是譚天澄職業生涯以來踢中超時間第二長的一次。第一長的是在2009年,18歲的譚天澄在國安奪冠的關鍵時刻被洪元碩委以重任首發出場,當時他身穿43號,擔任國安的主力中鋒,踢了多半場,表現不俗。

再見譚天澄,老譚,真的有點老了

譚天澄的名號在此之前其實已經被國安球迷所熟知,跟他同名的人是張稀哲,他們兩個人被認為是國安梯隊最有潛力的“雙子星”。

譚天澄雖然身材不高,但身體強壯,速度快,技術也相當不錯,配合意識和能力都有,當時他和比他年長兩歲的楊運被認為是國安鋒線的希望,21歲的楊運身體壯碩,衝擊力強,有很不錯的背身技術,兩個人恰恰算得上是傳統的一高一快。

再見譚天澄,老譚,真的有點老了

但外援政策讓他們失去了太多的比賽機會。如果沒有恆大所帶來的金元中超的衝擊,譚天澄和楊運或許會從大小格里菲斯兄弟那裡分得一杯羹,但是當國安的鋒線外援換成了格隆、烏塔卡、卡努特、德揚這些能力更強的外援的時候,譚天澄和楊運幾乎是絕望的。

譚天澄的悲哀在於,他跟梯隊的隊友張稀哲不一樣,張稀哲是中場,中場位置有很多,張稀哲可邊可中,甚至可以去踢後腰,而譚天澄的前鋒位置,往往就是一個人,而且肯定就是外援,而替補席上往往還有一個外援前鋒。

再見譚天澄,老譚,真的有點老了

在國青隊,譚天澄是鋒線的尖刀,和他搭檔的人是武磊,他身後的是張稀哲、胡人天、金敬道、彭欣力,這些人後來有的大紅大紫成了國家隊和俱樂部的當家,比如武磊和張稀哲,有些人也都進了國家隊,比如胡人天、金敬道和彭欣力,但只有譚天澄,應該是91國青隊主力陣容中最慘的一個。或者說,最慘的兩個中的一個——另一個是國安球迷熟悉的馬沖沖。

再見譚天澄,老譚,真的有點老了

當譚天澄再回到中超的時候,他已經27歲了,5月15日他剛剛過完生日,他還有未來麼?相信譚天澄自己,恐怕也沒有當年18歲踢中超首發時的意氣風發了。

賽後,譚天澄和張稀哲、雷騰龍等當年梯隊的隊友相互握手致意。他心裡其實一直都惦記著國安,所以才會在寧夏踢球的時候因為國安和某知名主持人在微博上隔空罵戰。不過,他要想回到國安球迷的視野裡,確實太難了。中國足球,從1985-86那一代的郜林之後,就再也沒有為國家隊貢獻過合格的中鋒,楊旭(87-88)曾經紅極一時,現在也沒有位置了、周燎(89-90)早就不知去向、楊超聲(93-94)也銷聲匿跡,相比之下,譚天澄已經算是幸運了,好歹他還在中超踢球。

再見譚天澄,老譚,真的有點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