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全域旅遊展魅力 風景這邊獨好

華陰:全域旅遊展魅力 風景這邊獨好

華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華夏”、“中華”,皆因華山而得名,有“華夏之根”之稱,是中原入陝第一市。境內有被譽為“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西嶽華山,北方道教名園玉泉院,號稱亞洲第一索道的華山索道,“華山神廟、帝王行宮”的五嶽第一廟—西嶽廟,西北最佳關公祭祀聖地—華陰關帝廟,被稱為“天下楊氏第一村”的東宮村,自然人文景觀達210餘處。特別是華陰老腔、華陰迷胡等文化遺產享譽海內外。

近年來,華陰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大華山、大旅遊、大發展”的理念,大力實施“旅遊立市、產業強市、文化興市、生態美市”的發展戰略,在充分把握區域內歷史文化、山水旅遊、人文環境和區位交通等方面優勢下,編制了《華陰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和《華陰鄉村旅遊專項規劃》,有序推進了旅遊產業化、特色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全力打造了開放包容、獨具魅力、宜業宜居的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先後榮獲我國十大文化生態旅遊城市、中國最具魅力的文化旅遊百強市、中國最美山水文化旅遊城市、中國最美·綠色生態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城市、陝西省旅遊示範區、全國首批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城市。

2016年4月啟動創建工作以來,華陰緊盯創建指標要求,圍繞做優做強旅遊城市、做精做大旅遊景區、做美做特鄉村旅遊、做好做足服務環境四項重點工作,唱響“山水生態華陰,宜業宜居城市”全域旅遊品牌,構建了“一軸、三帶、四系列”的旅遊產業發展新格局,提升了華陰旅遊綜合實力,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創新旅遊管理模式。構築了全域旅遊領導體制、管理體制和綜合執法體制“三位一體”旅遊發展格局,率先在全省成立了旅遊發展委員會、旅遊警察大隊、旅遊巡回法庭、旅遊市場監管分局和旅遊數據中心。

二是健全旅遊基礎設施。建成華山自駕營基地、華陰市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和華山北站旅遊諮詢服務站,交通節點設立服務崗亭,安裝旅遊標識標牌、交通指示牌。率先開通城市免費旅遊公交,華山博物館、萬畝油菜花海、華陰關帝廟等一批景點對外開放,華山生態廣場、西線太華索道、甕峪旅遊公路等一批旅遊基礎設施建成投入運營。

三是實施旅遊廁所革命。建成了66 座造型美觀、方便實用的旅遊廁所,特別是華山景區3A級旅遊廁所,增加了第三衛生間和母嬰室,成為廁所革命新亮點。

四是強化旅遊宣傳推介。實施全域營銷戰略,重點辦好華山論劍、華山論道等系列主題活動,成功舉辦了華山國際圍棋比賽、司家鞦韆文化藝術節、華山古廟會、香椿文化旅遊節、玫瑰花海燈光節等“旅遊+”活動,擴大了旅遊品牌影響力,提升了知名度。

五是項目建設持續發力。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積極做好景區建設和配套設施建設,相繼恢復、建設了華山古柏行景觀、華山古鎮、“一河兩岸”、華山清新溫泉、龍柏行古鎮等涉旅項目,並在景區、景區公路等旅遊節點新建改建多所星級旅遊廁所,貼心為遊客服務。

六是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以北、上、廣、深等地區為主攻方向,積極走出去引進來,形成了產業部門牽頭、產業聚集平臺(或區域)落地承接、招商部門協調服務、相關職能部門支持配合的“五位一體”產業招商機制。特別是在剛剛結束的西洽會上,華陰代表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成功簽約項目25個,投資總額達307.7億元。

華陰旅遊魅力見漲,遊客逐年增多,除了華山景區自身的開發升級,更離不開華陰全域旅遊的深度發展和大華山景區旅遊目的地建設,聽老腔、泡溫泉、看鴕鳥、盪鞦韆、逛廟會、醫療養生......無不得益於華陰市傾力打造的多元化全域旅遊建設。下一步,華陰將繼續以發展全域旅遊為統攬,以建設國際山水生態文化旅遊名市為目標,大力實施“旅遊立市、產業強市、生態美市、文化興市”戰略,著力打造“天藍、地綠、山青、水秀”的國際山水生態文化旅遊名市。全域旅遊新時代,華陰將緊抓優勢,勇做龍頭,打造獨具匠心的華陰(華山)品牌和全新的旅遊體驗,用旅遊的產業發展和國內外遊客的讚譽,實現經濟社會追趕超越的發展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