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年輪|主板是如何進化的?你知道嗎

CPU、顯卡、網卡、硬盤、外設,不管你是啥硬件,反正都要插到主板上,可見主板對於一臺電腦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主板的結構也直接影響著整臺電腦的架構,不管是機箱還是散熱模塊,亦或是整臺計算機的擴展性與使用體驗,都和主板的結構密切相關。可以說,主板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著微型計算機的發展。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現在的主板有各式各樣的結構,什麼ATX啊、MATX啊、ITX啊之類,可以說是百花齊放,那你知道過去的主板長什麼樣嗎?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吧~

主板(Motherboard)的更新,很大程度上是跟著CPU的換代來的,因為主板上的芯片組(Chipset)需要配合CPU協同工作,同時又要配合許多新功能、新技術,所以每一次升級都會經過較大幅度的重新設計。

最早的主板可以追溯到XT結構,在1983年3月,藍色巨人IBM推出了一臺帶有XT主板的電腦,在當年非常流行,成為了一時的標準,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以至於許多廠商都根據其設計,推出了XT規格的主板,它的面積比現在常見的主板更小一些,為216 x 279mm。那時這種電腦比較小,所以這種機型也被叫做微機。

然後到了下一年,也就是1984年的8月,IBM很快又推出了個人電腦AT,其名稱含義就是“Advanced Technology”先進技術,與此同時全尺寸AT主板面世。相比之前的XT,AT的面積更大、提供給當時16位的Intel 286處理器和其他硬件使用。它的面積達到305 x 279~330mm,非常大,但比較良心的是,它依然保留了XT的螺絲孔位設計,所以在一些老機箱上依然能裝、方便升級。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大家也許還記得小時候看到過的一些老電腦吧,就是可立可臥式的,主板平躺著,上面放個顯示器用,很多用的就是AT主板,所以這種機箱也被叫做AT機箱,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到了1985年,也就是下一年,因為芯片組和其他電路的集成度提高,使得主板能夠設計得更小,於是IBM又推出了名為XT-286的系統,主板尺寸和最早的XT基本一樣,功能上和AT一樣,他們把它叫做Baby-AT規格,大小為216 x 254~330mm,直到90年代依舊被許多電腦沿用,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它也算是比較長壽的主板規格了,不過好景不長,更長壽的來了。到了1995年1月,Intel公佈了擴展AT主板結構,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ATX主板,這一標準漸漸得到了各大廠商的支持。它的大小為305 x 244mm,像是把Baby-AT旋轉了90度,這是為了給主板引出端口空間,從而支持更多的擴展功能。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其實ATX就是我們現在俗稱的大板,沒錯,到了ATX,我們現在的PC就定型了。ATX並不只是意味著主板的結構,也意味著整個PC機都按照ATX的標準來進行設計,在一定程度上為電腦之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ATX可以稱得上是PC製造領域中少有的長壽標準了。在ATX時代中,僅僅顯卡的接口就經歷了AGP、AGP2X、AGP4X、AGP8X、PCI-E 數代的變化。而之所以ATX可以在如此之長的時間中一如既往,和這一規範本身的寬鬆不無關係。在ATX時代,由於各種硬件的功耗相對較低(因而發熱量較低),因此ATX中更為偏重的是如何讓不同廠商生產的配件可以正常的搭配使用。比如各種配件之間的接口、配件的大小等等。而其他的配件,則根據主板上各元器件的佈局排列方式、尺寸大小、形狀、所使用的電源規格等,業界制定了相應的工業標準,最終成為了ATX規範。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其實在ATX誕生幾年之後的,Intel還推出過一個新的標準——BTX。其實BTX的推出主要是因為當時Intel覺得ATX的結構難以應付大火爐奔騰4、奔騰D,遂推出了改進型的BTX結構。但BTX並沒有得到DIY市場的認可,只是在品牌及市場佔有了自己的一份地盤。它在不增加額外散熱裝置的情況下,採用了分區域、直通式的短距離風道,通過加裝在風扇上的風罩以及翻折90度安裝的顯卡,將CPU和顯卡集中,進行分區域散熱,更容易形成穩定的氣流,按需散熱。這樣一來在成本稍微拮据的品牌機上,就可以做到還能接受的散熱,於是BTX在品牌及市場就逐漸站住了腳。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但由於ATX結構太根深蒂固,標準也十分寬鬆,因此由ATX衍生出了包括EATX、MATX、ITX、Mini ITX等等結構,從大到小,要麼擴展性極強,要麼體積極其小巧,不論你是哪一種消費者都有可以選擇的空間,因而徹底統治了DIY市場,BTX最大的優勢——風道和體,也隨著ATX結構及其相關衍生結構的發展而不再是優勢。ATX家族仍然牢牢把握著市場的主流。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可以說主板的發展歷程是一個從小到大,擴展性越來越強,後又從大到小,體積越來越苗條的歷程,從這個過程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消費者對於電腦的需求變化。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初期的PC是無趣而呆板的,因此IBM的產品就成了絕對的標準,主板也就千篇一律。而隨著DIY市場個性化需求的不斷萌發,主板作為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PC組件,也隨之百花齊放,現在的X299主板甚至可以插8條內存、4張顯卡;而ITX的發展讓我們做出了“麥趣雞盒”這樣的超小型化高性能PC,這些在十年前都是難以想象的,這才是DIY的真諦——

唯個性,永不磨滅!

以上

咱們下週科技年輪再見~

戳圖片傳送至往期精彩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喜歡我們的推送別忘了點一個頂

向親朋好友推薦一下我們的文章

或者讚賞一下

我們下期再見啦!

科技年轮|主板是如何进化的?你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