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用的都是高端真品?盤點故宮裡的“偽奢侈”

皇家用的都是高端真品?盤點故宮裡的“偽奢侈”

到北京旅遊,必遊景點肯定是故宮了,到了故宮看的都是那些雕樑畫棟,雄偉建築,或是去緬懷歷史什麼的。

皇家用的都是高端真品?盤點故宮裡的“偽奢侈”

老話兒說:富貴不過帝王家。皇帝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各方面級別當然都是最高的。建築雄偉,裝修華貴。由於我國古代將黃色視為皇權的象徵,因此故宮在內部裝修的時候,用了許多的金飾,堪稱是金碧輝煌,至高無上。但是這些在這些金光的背後,有一些並非人們想象中的那樣華貴奢靡。

漢白玉並非玉

故宮三大殿的漢白玉三層須彌座,層層升高,層層後縮,每層和龍墀邊緣都繞以漢白玉欄板,欄板的望柱上雕刻精美的龍雲圖案,欄板望柱下與之相對應的有探出頭的螭首,每逢下雨,千龍噴水,蔚為大觀。那份華麗、莊重、神聖、尊貴的大氣時代在紫禁城得到完美的體現。

皇家用的都是高端真品?盤點故宮裡的“偽奢侈”

故宮多處使用漢白玉作為建築材料。一個“玉”字說出了漢白玉的特性,但其實漢白玉並不是玉,而是大理石的一種,之所以以玉命名,是因為它瑩潤有光澤,薄的地方都能透過光。“白”字指的是它的白要夠耀眼,夠閃亮,對著陽光一轉,能達到滿眼金星的效果。

皇家用的都是高端真品?盤點故宮裡的“偽奢侈”

最重要的是這個“漢”字。但這個“漢”竟然是個錯別字。漢白玉的“漢”,原本應該是出汗的“汗”。“汗”字代表了漢白玉最鮮為人知的一個特徵:真正的漢白玉,並不是潔白無暇的,而是隱含著淺淺的紋路,就像是出汗的印記一樣。用這三條標準,在大晴天,有心人在故宮裡走走看看,就會發現符合這些標準的古建,可謂少之又少。

金磚不含金

一兩黃金一塊磚,“皇帝住的宮殿裡,地都是用金磚鋪的。”明清時皇帝在太和殿上朝,群臣俯伏在金階上呼萬歲,金階所鋪的磚就叫金磚。最近幾年,金磚多次出現在拍賣會上,幾年前一對明永樂的御窯金磚就以八十多萬元成交。

皇家用的都是高端真品?盤點故宮裡的“偽奢侈”

事實上這些青磚裡並沒有黃金。即便如此,這些也不是一般的磚,而是一種看上去光潤似墨玉、踏上去不滑不澀的方磚。這些專為皇宮燒製的細料方磚原名叫京磚,因京磚顆粒細膩,質地密實,敲擊時有金石之聲,而斷之無孔,且京與金讀音相似,京字後逐步演化為金字,故稱為金磚。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蘇州窯所採用的複雜燒造工藝上,整個過程要長達近兩年的時間,“一兩黃金一塊磚”的說法也由此而來。

皇家用的都是高端真品?盤點故宮裡的“偽奢侈”

這種“金磚”主要是指故宮三大殿以室內鋪設的磚,而並不是所有的地磚都能稱為“金磚”,據統計,故宮內大概就有八千萬塊這樣的地磚,也是不少了啊!

琉璃瓦只是瓦

“朱牆金瓦,朱門金釘”,可以說是故宮修建的最大特徵。當年,民間謠傳,說故宮一切宮廷都是用金子做的,包含房頂也是全金子的。確實,這座宮廷金光閃閃的,幾乎所有的房頂都由金色的琉璃瓦覆蓋,如同真的是就用“金子”建成的一般。

皇家用的都是高端真品?盤點故宮裡的“偽奢侈”

琉璃,是古人在鑄造青銅器的過程中,偶然得到的衍生品。它是礦石和金屬在特定溫度、環境下結合的產物,看上去有著近似玉石的通透感,敲擊時又有金屬般的音質。琉璃自古深受皇室和佛家推崇,是中國五大名器之一,也是佛家七寶之一。但在故宮中使用的琉璃瓦卻和大眾認知中的琉璃絕非同類。故宮的琉璃瓦與一般民房所用的瓦片本質是一樣的。只是採用更優質的礦石原料,篩選粉碎,高壓成型,高溫燒製而成。強度高、平整度好,吸水率低、抗凍、耐酸、耐鹼、不易褪色等顯著優點。其造型也較為多樣,釉色多彩鮮亮,耐用。

皇家用的都是高端真品?盤點故宮裡的“偽奢侈”

故宮裡還有一些地方用的是彩色琉璃瓦,這一般是休息娛樂的花園裡採用,色彩豐富讓人看了也心情舒暢嘛。比較典型的就是乾隆花園裡的九龍壁。小小一片瓦,顏色各不同,它是封建社會等級制的體現,也代表了封建禮教在建築上的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