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先進潛艇失誤了:丟失一枚寶貴的誘餌 號召漁民幫助打撈

近日,日本海上自衛隊蒼龍級潛艇“赤龍”在瀨戶內海演習時,由於操作失誤發射並丟失了一枚潛用誘餌。據海上自衛隊幕僚總務部發布的公告稱,該誘餌直徑為152毫米,長度6.2米,能在發射後能部分模擬潛艇的信號,以引開敵軍發射的反潛魚雷。目前,海上自衛隊雖然出動了飛機和艦艇進行搜尋,但還是沒有找到這枚誘餌,遂向民間發佈公告,希望民眾協助尋找誘餌。

日本最先進潛艇失誤了:丟失一枚寶貴的誘餌 號召漁民幫助打撈

圖為本次射失誘餌的蒼龍級常規潛艇“赤龍”。

從防衛省此前公佈的資料來看,這次射失的誘餌全名為“潛用自行式誘餌彈一式”,算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武器庫裡比較先進且神秘的傢什,用於在潛艇已經被敵聲納或魚雷鎖定的時候發射,以保護潛艇“逃出生天”。

具體來說,它能夠部分或大致模擬潛艇和艦艇的不規則聲學信號,創造出一個與艦艇本體非常類似的“分身”,繼而欺騙魚雷的聲學感知系統,把致命的魚雷或敵軍直升機的攻擊方向帶跑。

日本最先進潛艇失誤了:丟失一枚寶貴的誘餌 號召漁民幫助打撈

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公佈的誘餌原理圖。紅色箭頭指向的黃色物體就是誘餌。

那麼,這顆自行式誘餌為什麼會不翼而飛呢?筆者認為有2種可能性:其一是這顆誘餌確實如海上自衛隊方面所稱,是“不具備實戰能力的訓練型”,因而不會像真正的誘餌那樣發出聲信號。

但是在海上自衛隊公告的原文當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樣的描述:“該誘餌在通常發射後會有一段水中航行的時間,隨後浮上水面等待回收,回收時間經過後該誘餌便會自毀,我們擔憂誘餌中裝有的炸藥會對民間人員造成傷害。”

會航行,會浮上水面,還會自毀……這明顯不是一枚“訓練用”的誘餌該有的特徵。

日本最先進潛艇失誤了:丟失一枚寶貴的誘餌 號召漁民幫助打撈

圖為正在被回收的訓練用魚雷。

對比之下,同樣要由潛艇訓練時發射的訓練用魚雷就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就是個和真魚雷一樣重,但內裡什麼功能都沒有的空殼。其在被壓縮空氣彈射出潛艇魚雷發射管之後,就會徑直浮上水面,由專設人員回收,因為演習進行到這一步就結束了:考慮到水中環境十分複雜,設置一個實際目標來“打靶”不僅對演習區裡的艦艇是個嚴重威脅,還有可能要威脅到演習區外毫無防備的民船,甚至可能會擊中潛艇自身。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赤龍”在本次防禦演習當中發射的誘餌並非是專用於演習的“假貨”,而是一枚貨真價實的實戰型誘餌彈。

日本最先進潛艇失誤了:丟失一枚寶貴的誘餌 號召漁民幫助打撈

圖為被自己發射的MK44魚雷命中指揮塔的“飛魚”號潛艇。

那麼,“赤龍”為什麼會在演習中錯誤發射實戰型誘餌彈,卻又不能尋找到它及時回收呢?筆者在這裡判斷,“赤龍”號的艇員在應對防禦威脅的時候,至少連續犯了兩個錯誤:首先,誘餌彈的彈種裝填錯誤,潛艇艇員將演習彈裝成了實彈;其次,在激活/啟動誘餌彈的流程上,艇員並沒有完全按照規程操作,使得該誘餌彈僅僅只開始自主航行,沒有發出相應的聲學信號,以至於無影無蹤。

日本最先進潛艇失誤了:丟失一枚寶貴的誘餌 號召漁民幫助打撈

圖為與韓國貨船相撞後的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

那麼,如果這不是一場演習,而是在實戰環境下,結果又會如何呢?應當誘騙走敵軍魚雷的誘餌彈徑直離開,卻不發出一點聲響,那麼魚雷自然會按著原有的目標繼續跟蹤,最終倒黴被擊沉的毫無疑問會是“赤龍”號潛艇。(利刃/T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