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平:書法界正在失去本心,慢慢進入麻木不仁的狀態

文 | 徐忠平

我們可以從大量古代留下來的民間碑版、造像等等圖片中看到許多近似於兒童稚拙、天真爛漫的令人咂舌不已的佳作,這些來自民間的大量書作,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他們沒有受過嚴格的關於筆畫、結構、章法的訓練,但他們當時身處中國人人都寫毛筆字環境當中,雖然沒有多少文人的所謂功夫,可他們知道書寫與用氣的方法、這就夠了(當前許多名流書法家們,恰恰沒有幾人知道或掌握了古代人是怎樣運氣用筆的)。

徐忠平:書法界正在失去本心,慢慢進入麻木不仁的狀態 | 走尋

徐忠平:書法界正在失去本心,慢慢進入麻木不仁的狀態 | 走尋

其實、中國書法的核心秘密就在那一畫的用筆體悟上,那眾多的民間書家們,是能夠從當時的名人或先輩、或明白用氣的人身上去領悟的。然後就是凝神靜氣,放開膽量,把最自然、最真實的狀態寫出來,由之,可以說,那時候更樸實、更耐人尋味的書法作品定像汪洋大海一般多。只是,因為他們民間的身份,從而進入不了上層文人所壟斷的書法殿堂而已,甚至,我們也見不到他們的名字留下來。

可以說,無論是中國的繪畫或書法,都是有著兩條不同的河流經過這上下五千年的。一者為明處的河道,一者為河床下的充滿水源的土壤,是充沛的土壤裡面的水流營養著、託負著上面奔騰的河流。

徐忠平:書法界正在失去本心,慢慢進入麻木不仁的狀態 | 走尋

徐忠平:書法界正在失去本心,慢慢進入麻木不仁的狀態 | 走尋

徐忠平:書法界正在失去本心,慢慢進入麻木不仁的狀態 | 走尋

人們只把榮譽與讚賞給予了看得清清楚楚的被陽光照耀得很絢爛的大河表面:在書法史上,很專制地只記教載上層官員與文人的成果! 我們無法得知、當年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甚至張旭、懷素他們在兒童時期是怎樣寫字的。我們只能根據現在記載並通行的人訓蒙兒童時用的摹與臨得很僵死、硬性、規矩森嚴的方法,不知道有多少人哪怕很有靈性與創造力,也死在了這種可怕的訓練方式上,一生只能做個實用的字匠而已。

只有少數人,能衝破這桎梏樊籠,慢慢從中殺出來、寫出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個性與風格,成為歷史上的大書法家。這樣成功的書法家於數億萬人中的比例看來是太少太少了。這種很扼殺天性的訓練方式,到現在還在吾國各處官方或私家裡繼續著,不加疑問的被奉信著。

徐忠平:書法界正在失去本心,慢慢進入麻木不仁的狀態 | 走尋

但我們從一些初次拿毛筆的孩子的作品中看到了另一個事實的真相,也就是說只要你把關於書法用筆的最準確的筆法告訴了他們,他們只要認真合理地執筆、運筆、點劃、提按、中鋒行第、一波三折、氣沉丹用,在大多數孩子聰慧的領悟中,一下子便寫出了“一超直入佛地”的令許多成人讚歎不已的作品來。

由之,我們可以知道兒童書法與人書俱老的大書家是有著許多相似又相同的東西的,只是兒童書法,作為文化信息上的缺失與各方面的積累還不能讓人們從中解讀出更豐富的人文內涵,他們就只好作為兒童書法被簡單地阻擋在書法界的門外,人們很少去思考。如此的做法,又不知扼殺了多少藝術上的天才!

徐忠平:書法界正在失去本心,慢慢進入麻木不仁的狀態 | 走尋

比如、我們常常發現在街頭或小飯館、工地,一些不會寫字的人因急用而寫出的招工牌、指路牌、警示牌、停車牌等等,這些沒有什麼頭銜的人寫出的字與古代許多民間的書法一樣,吻合了很高級的筆法韻致、節奏與自由、大膽、耐人尋味的結體。其實,這種現象並不神秘。因為人與生俱來就都是具有很好的與自然和諧、感知藝術的天性與直覺的。而且由於這些人寫字時的單純與樸實,更能讓人品味到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樸不雕是什麼境界了。

可惜,在吾國具有話語權力的集團、協會、專家,他們循世俗的慣例而行,久而久之,敏感力、直覺力等等都消失了。可怕的是,作為藝術本性的良知也矇昧了,導致太多的俗書,甚至惡俗的書法滿天飛舞,無人扼止。悲哉!

像繪同一樣,許多天才的原生態畫家,包括兒童在內的繪畫是可以有著一條通過正確的引導順利地進入更高層面大畫家的通道的,只是中國的藝術教育方式活生生地把這個通道割斷了,堵死了。我們在這裡提出原生態畫家的同時,也可以提出原生態書法的概念,因為我們在許多兒童、少年與民間書法中,看到了一個書法大師到晚年才會出現的返瑰歸真的境界。這兩個點,能否最後合攏,是需要一開始就要被發現,被保護,被扶植,然後慢慢修煉,學習經史子集,經年累月,最後功德圓滿而成為大書家。我們寄希望於能有此幸運的初學者,他們會慢慢改變中國書法的現狀,也就是說未來的中國書法界,應該是更為高品位與更具豐富藝術內涵與張力的書法藝術家方好!

我們在這裡還要探討一下為何吾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億萬人痴迷書法,且樂此不疲,乃至為求一筆法不得,競自捶胸三日,其胸盡青。這其中的魅力何在呢? 人們會說一個很淺顯的理由,即古人那時沒有電、沒有多媒體、無事幹才如此專注於此,這似乎算是一個簡單的理由,可人們沒有更進一層去想,人一旦握起毛筆,便有攝心養性之功能,此時,妄念可放下,雜事可放下,功利可放下。其實只要你凝神靜氣地進入狀態,便可領悟人與自然、陰陽和諧帶給你的天清地寧,萬物化育的怡悅感。久之,人們便不再外求馳驅於名利、物慾的奔逐……

徐忠平:書法界正在失去本心,慢慢進入麻木不仁的狀態 | 走尋

書畫為小道,然卻承載大道也。“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蔡匹語)依吾之見,書法小可收心、養性,丹田氣一發,即可健身、延壽: 大可體悟陰陽,宇宙萬物之運行,養人之浩然之氣,化育天下亦不為過矣!

2012 年3 月7 日於京華宋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