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一沒錢就回孃家哭窮要賣嫁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朋友、工作上處理關係都需要花費一點精力,而

比這更難的是家庭關係,一旦遇到一個拎不清沒什麼邊界的親人,那要消耗更多的心力。

大學畢業後,朋友林林和老公、還有公婆一起創業,至今有10多年了,生意做得很好,賺了不少錢。她生了兩個寶寶,重心也轉到照顧小孩了,業餘時間還考了人力資源的證書,幫著公司面試招人。婆婆性格很好,是那種希望大家關係都和諧的,老公很有責任心。

這樣的生活多麼順心,但攤上一個時不時回孃家要錢的小姑子,生活就有些許不美了。

林林的小姑子阿花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姑娘,什麼都不想,人也很善良,30歲了也沒有任何心計,就是一點苦也吃不得。

大學畢業後,阿花半年時間換了兩三份工作,都是嫌累不幹了。父母讓她回自家公司幫忙,她說:“太沒有意思了,我也學習不來。”

工作沒多久,她就以準備結婚為藉口不再工作。

結婚後,她心安理得做起了家庭主婦,生活歲月靜好,非常小資,喜歡甜點咖啡;買東西喜歡名牌,包包喜歡LV、Gucci,買衣服全部去高檔商場,都是一兩千一件,信奉貴的就是好的。

小姑子一沒錢就回孃家哭窮要賣嫁妝……

剛結婚那會,小兩口前後以創業名義讓家裡贊助了二十多萬塊錢,一次失敗了,一次沒有做,但錢也花了。

阿花的老公想要一輛奔馳,沒錢,阿花要賣掉自己的嫁妝(一輛寶馬),婆婆心疼自家姑娘,感覺孩子都過到要賣嫁妝的份了,就添了35萬,給買了奔馳。

類似的事情不止一件,歸根結底,阿花就是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而自己沒有能力賺,只能跟父母要錢。

現在,阿花老公也做起了小生意,一年可以賺二十多萬,生活在他們城市很不錯了,但對比他們小兩口的生活水準,錢就不夠了。

阿花幫老公沒有三個月,說兩個人一起幹活不利於夫妻關係,完全退出後做起了甩手掌櫃,不管任何經濟問題,每個月老公給零花錢。

在聊天過程中,我感受到林林心態比較平和,畢竟家裡經濟條件好,不傷及根本,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如果一直不改變,未來就不好說了。

小姑子一沒錢就回孃家哭窮要賣嫁妝……

面對索取的家人

我們要先過好自己的生活。

我給林林的建議:“公婆給自己女兒錢無可厚非,但你要看住自己的錢。創業不會一帆風順,總會有危機,這個時候沒有錢很難度過。”

林林說今年就面臨創業以來最大的危機了,惡性價格競爭越來越多,利潤薄。創業10年,老公都因為勞累,住院2次,真是拿命拼來了今天的生活。林林陪著老公一起創業,知道賺錢不易。

正因為知道老公的辛苦,林林平常花錢都很有規劃,公司利潤分紅,扣除日常開銷,剩餘部分要麼理財,要麼買房子了。

林林說她真心希望小姑子好,因為她見過身邊一些年輕小姑娘,孃家條件不錯,結婚陪嫁不少錢,自己什麼也不幹,錢花光離婚,只能帶著孩子回孃家住。阿花過不好,對林林一點好處都沒有。

林林問我:“你覺得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我說:“不,這才是大愛。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希望別人的生活過得很好,我覺得這都是值得佩服的。”

林林的老公也很糾結,有時候生自己妹妹的氣,但當林林表達真實想法時,他又說不花你的錢。這之後,林林都不怎麼發表看法了。

平常,林林也不怎麼和小姑子來往,沒什麼共同語言。

小姑子一沒錢就回孃家哭窮要賣嫁妝……

林林剛聽說阿花給自家老公打電話提賣嫁妝車的事情,也有點情緒,也慢慢說服自己,客觀分析這事。

林林家條件比較好,婆婆還算有大的原則,比如阿花要換好房子,就被拒絕了。而我見過很多被家庭拖累的,比如扶弟魔。

所謂的“扶弟魔”,大都出身重男輕女的家庭,即使結婚生子,也全身心為弟弟奉獻的姐姐。她們的口頭禪:“我只有這麼一個弟弟!”“他是我親弟弟,我能怎麼辦?”……

作為家人,互相幫助是應該的,但真要講原則,這樣一方無條件索取,一方無條件奉獻,雙方日子都會過得非常痛苦。

高曉松說一個人要有一以貫之的世界觀,對待親人也是如此,我們不能總是以“對方也不容易,她也不壞”給自己藉口,我們不要看她說什麼,要看她做了什麼?是不是真的能夠照顧好自己,不成為家人的負擔。

小姑子一沒錢就回孃家哭窮要賣嫁妝……

女人,獨立生活。

在聊天過程中,林林一直強調阿花也不壞,家裡也算有錢,婆婆給她花錢也沒什麼,問題的關鍵是她自己不努力。

阿花的老公對自己父母很孝順,而對於岳母家,就一直傳遞缺錢的信息。

我們覺得阿花太傻了,小家庭有多少錢一點都不清楚。老公一說沒錢,想要什麼東西,阿花就回孃家要。

本來阿花這樣單純的姑娘,最容易受另一半的影響,攤上這麼一個不勸她如何孝敬父母,而是如何回孃家要錢的老公,可想而知的後果了?

在愛情中,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傻姑娘,比如辦8張信用卡,套現給男朋友做生意,賠錢後借網貸,把生活搞得一團糟。還有姑娘,找孃家借錢80多萬幫婆家,而婆家的房子都不寫自己的名字……

這個社會太複雜了,一個女人不獨立會很被動。剛結婚時,因為愛情怎麼浪漫都沒問題,而日後路漫漫,老公在不斷成長,而你歲月靜好,這樣的生活可以一直過下去嗎?

為了孩子,做家庭主婦沒有問題,但不能放棄成長,要有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經濟不獨立,還可以賺錢,腦子不清楚,那真是容易做出很多錯誤而又付出代價的決定。

阿花的生活看著光鮮亮麗,但瞭解實際情況的人,都知道已經一團糟了。她每個月靠老公給生活費,給多少花多少,對家庭的理財概念一點沒有,老公需要什麼,就幫著回孃家要。多年之後,誰知道面對怎樣的人生?

等到那一天,就能夠成長嗎?很難,人是有慣性的, 為什麼那些從逆境中起來的女人被當成勵志典範?因為太難了,大多數人選擇了沉淪,抱怨生活的不公,成為別人的累贅。

女人獨立,一方面是不讓自己陷入被動,另一方面也是家庭的防火牆,當另一半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頂上。

平常,我們為了分散風險,會買保險,家庭中每個人都很有力量,也是分散風險的方式。頂樑柱多一個,家庭不更穩固嘛。

小姑子一沒錢就回孃家哭窮要賣嫁妝……

年輕人,奮鬥吧。

阿花能夠變成今天這樣,和父母從小的溺愛是分不開的。父母肯定不希望孩子受到傷害,但教孩子成長,不是一味滿足,而是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讀書,都在學習,成長,不能把所有不好的都怪父母。不管家裡條件如何,還是要好好奮鬥,小時候,父母曾為我們遮風擋雨,等他們老了,我們哪怕不能給他們提供更多養老的錢,也不要成為他們的負擔。

還有,我們自己想要什麼,父母能提供幫助最好,不能提供,我們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我們早晚都要為人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我一直認為獨立是最重要的,別人不是不可靠,而是不安全。

生活很公平,別等到多年後,年齡漸長,沒有任何一技之長,到時後悔就晚了。我們普通人哪有《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那樣幸運,有唐晶和賀函,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沒那麼渣的前夫。

生活總會刷新我們底線,唯有獨立才能讓我們一直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