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縣:踐行鄉村振興戰略 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周至縣:踐行鄉村振興戰略 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周至縣統籌辦主任辛維均在鄉村振興工作擂臺賽上發言

為認真貫徹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王永康書記在第3期“追趕超越”擂臺賽、藍田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的講話精神,周至縣高度重視,迅速安排部署,紮實認真落實。縣委書記楊向喜多次在基層調研、指導“三農”工作,並赴杭州、麗水、鎮江等地開展招商引資、考察,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做好“一線總指揮”。現就相關工作情況作以簡要彙報。

一、近期工作開展情況

1.聚焦脫貧摘帽,脫貧攻堅不鬆勁。縣級領導4月份駐村幫扶65餘次、召開座談會、板凳會30多次、走訪群眾200餘戶次,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傳達習總書記在成都座談會上講話和中省市脫貧攻堅工作會議精神,研究審議周至縣光伏扶貧工作方案,討論通過了《周至縣2018年脫貧攻堅夏季會戰方案》,《周至縣產業扶貧項目管理辦法》、《周至縣產業扶貧項目實施指導意見》。至今,已為13057名貧困學生髮放教育資助金1260萬元,安排送教上門440節、送教老師110人次。全面落實健康扶貧“四重保障”政策,為8608人次報銷558.46萬元,為4人辦理住院週轉金58萬元。召開西安市“十百千萬”推進會,確定46家新型經營主體,帶動4400戶貧困戶發展增收產業。開展農村勞動力資源摸底工作,實現勞動力家庭戶均1人就業,舉辦烹飪、電商專題培訓2期,培訓貧困勞動力90人,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4239人。縣政協組織進行了脫貧攻堅專項督查,有力推進了各項工作。同時,組織各鎮街召開脫貧攻堅“回頭望”工作安排部署會,圍繞產業、就業、住房、政策、紀實等方面,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全面體檢,確保扶貧工作不留死角和盲點。蘇陝合作不斷推進,第一批10名科級領導赴太倉掛職鍛鍊;確定了今年兩地協作項目19個資金1100萬元;達成用工意向3344人;兩地交流對接幫扶工作有力;中國社會扶貧網已累計註冊愛心人士1.34萬人,對接成功率63.82%

2. 實施產業融合發展,在美麗經濟上求突破。全力抓好特色現代農業的發展,新增苗木花卉2萬畝,總面積達到17萬畝。用“農業+”的模式打造新業態,陝西黑河國家森林公園民宿集群項目已完成18座小木屋的基礎建設施工,並納入省級康養基地。著力推進幸福源現代農業園、長揚園區、竹林園區和佰瑞獼猴桃標準化種植基地提質增效項目快速建設,完善園區水肥一體化灌溉設施500畝,大棚架改造600畝,修建花粉生產車間一座,購置果園機械18臺,開展各類培訓會36場次,受益4400人次。組織44戶電子商務企業及獼猴桃專家召開了周至縣“電商+產業+扶貧”座談會,推廣“互聯網+企業+合作社+黨支部+農戶”模式。4月份新備案合作社3家,家庭農場2家,組織2家優秀合作社赴北京培訓。圍繞全域旅遊,制定了《周至縣關於加快推進民宿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周至縣民宿經濟發展指導方案》《周至民宿標準》,成功創建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5個。

3. 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在建設美麗鄉村上出實招。建設4個特色小鎮,周至水街生態旅遊小鎮已開工;中國周城古韻小鎮完成投資7500萬元,歡樂谷項目已正式啟動;終南山·暖泉灣有機獼猴桃國際養生小鎮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食品生物學院簽訂合作協議,遊客服務中心設計方案初稿已完成;啞柏園藝花卉特色小鎮產業片區萬畝苗木花卉基地建設已流轉土地90畝,正在進行清表,沿渭公路啞柏景聯段已完成景觀綠化及遊步路鋪設。建設5個田園綜合體,西部愛尚牡丹花世界生態文化園,已建成精準扶貧示範園,完成雞鴨舍、日光溫室示範大棚建設工作,栽植苗木12300餘株;中國·周城完成土樓改鋼筋混凝屋面398平方米;煙柳風荷生態農業莊園完成智能溫室大棚建設30畝、種植竹子10畝。建設16個美麗鄉村,下發了《關於建立美麗鄉村“5+2”聯繫制度的通知》,4月12日召開了2018年美麗鄉村觀摩推進會。開展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起草了《周至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實施方案》和《周至縣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目前已建成一座垃圾熱解氣化站,正在調試設備。開展農村汙水處理行動,2018年計劃實施158個行政村農村汙水治理工作。開展農村廁所提升改造行動,2018年計劃建設131座,大力開展農村增綠增彩工作。

4. 實施鄉村基層治理,在建強美麗黨建上做實功。召開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推進會。4月24日—27日,分兩期對全縣264名新任村級黨組織書記進行培訓。依託“一網四制”工作機制,不斷延伸矛盾糾紛調處觸角。截止5月3日,周至縣村級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已全部完成,同時壓茬推進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全縣264個村已有262個村成立選委會,261個村制定了選舉辦法。

5. 加大農村改革力度,在激活發展內生動力上重創新。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定了黃鸝果品專業合作社和西安市秦潤蔬菜專業合作社為2018年標準化示範基地。六家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申請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產地認證。共開展獼猴桃管理技術培訓會30多場次,錄製電視講座1場次。4月13日召開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進會,下發《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制定了《周至縣實施集體經濟“空殼村”清零工作方案》,對村集體經濟按上級要求比例予以補貼到位。

6. 著力改善民生,在提升群眾生活品質上出實招。縣教育局實施“全面改善義務段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程”,28所學校建設項目勘察、施工圖設計已完成,正在辦理招投標。補齊農村社保短板,對困難群眾堅持分類施保、應保盡保。對低保對象、特困供養對象和在冊貧困戶實行“四重保障一站式”救助。落實教育資助政策,發放教育資助金,聯繫太倉資助1000名留守兒童,為困難婦女發放救助金67100元。

7. 打造美麗人家,在創建文明鄉風上補短板。2018年,我縣共安排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項目146個,已開工建設16個,完工7個。96戶危房改造任務中58戶已竣工。按照《西安市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春季復工會戰實施方案》,我縣安置房4月底已全面竣工,6月份組織群眾搬遷入住。下發了《創建“美麗庭院 美麗人家”活動實施方案》,廣泛發動婦女栽花種草,進一步美化生活環境。創建10個文明村,4月份我縣劉彩虹獲“助人為樂好人”榮譽稱號、王乃祝獲“敬業奉獻好人”榮譽稱號;董飛霞入選自強勵志類陝西好人。舉辦了“扶志扶智鄉村振興大講堂”,鼓勵貧困戶改變觀念,早日脫貧。印發了《周至縣2018年度“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開展“三下鄉”活動,建設文化禮堂。在竹峪鎮鴨溝嶺村、丹陽村等幾個村建設文化禮堂,截至4月底,已完成招標和合同簽訂工作。

8. 新農村建設工作穩步推進。今年,我縣建設農村片區化中心社區34個,目前,已完成項目申報、評審、前期規劃設計及場地清理等各項工作,近日開始招投標。建設幸福新農村示範村8個,現已完成實施方案編制、評審,整合資金計劃下達後立即實施。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在推進“三農”新發展方面也面臨著明顯的差距和短板。作為西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農業大縣,基礎差、底子薄仍是周至最大的現實,一是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一二三產發展不協調,農產品供給質量亟待提高;二是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保障較為滯後,農村環境和鄉村整體發展水平亟待提升;三是農業科技含量不高,知名品牌不多,農產品附加值較低,農業綜合效益亟需提高。

三、下一步的措施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強農富農、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統一思想,強化措施,持續推進,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的根基。一是明確發展目標。按照二十字總要求,多措並舉,統籌推進,做好山水文章,助力脫貧攻堅。二是調動各方力量。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黨員亮身份,做承諾,示範帶動,廣泛動員,引導群眾主動融入五個美麗建設。三是整合資源要素。全力推動三變改革,全面盤活農村資源,積極探索公司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模式,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四是打造示範亮點。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整治農村環境衛生,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農廁改造、汙水處理、沿路綠化美化等工作,建立長效機制,突出亮點特色,建設美麗鄉村示範樣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