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越來越不好乾了好事還是壞事?

銀行越來越不好乾了好事還是壞事?

現在,很多在銀行工作的人都在抱怨,銀行越來越不好乾了。即便拿著高薪的銀行高管們,也在感嘆,銀行確實不好乾了。

銀行越來越不好乾了好事還是壞事?

那麼,銀行越來越不好乾,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筆者認為,是好事。至少,是好處多於壞處。因為,只有銀行不好乾,才能對其他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有好處。象過去那樣,銀行只需要給開發商、給政府融資平臺以及少數國有大企業大筆大筆地放貸,然後大筆大筆地收利息,而開發商也好,政府融資平臺也罷,國有大企業也行,要麼有暴利支撐,要麼可以不計成本、不講代價,銀行的日子多好過啊。

可不,中國工商銀行是世界上最富的銀行,中國所有的銀行,利潤水平都遠高於世界上同類銀行。為什麼?不都是銀行日子太好過的結果。別看國外的銀行非利息領域的收入很高、利潤很好,仍然比不上以利息為主的我國銀行。那麼,銀行的利潤都是誰給的,不都是客戶嗎?尤其是實體經濟領域的客戶,高額的融資成本,為銀行輸送了源源不斷的利潤。自身,則在過著十分艱難的日子。

銀行越來越不好乾了好事還是壞事?

出現這種現象,從體制上講,是壟斷,從管理上講,是不規範,從行為上講,是霸道,從環境上講,是融資的渠道太單一。如果沒有這些不該有的因素,按照中國銀行的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多利潤狀況不會太好,利潤水平應當低於全球平均水平,而不是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問題是,這一切要打破,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不過,現在正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已經讓銀行的危機感越來越強了,讓躺在家裡拿錢的日子越來越少了,更多情況下,也需要用服務,用管理,用良好的經營理念來滿足市場和客戶對銀行的要求。不然,就難以贏得客戶。更重要的,資管新規的出臺,也讓銀行通過“表叔”賺錢的空間越來越小了,表外業務也要轉為表內業務了,各種不規範行為需要收斂了。如果再想利用壟斷和強勢來與客戶博弈,難度將越來越大。

銀行越來越不好乾了好事還是壞事?

也正因為如此,銀行越來越難幹了,這是共同盼望和期待的事。不僅要越來越難做,還要利潤越來越少。在此基礎上,通過良好的服務和先進的管理理念以及超前的服務思維,去贏得客戶的信任。只有這樣,銀行才能迴歸本源,才能真正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經濟與金融的關係才能越來越和諧。

更多精彩文章,

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