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祕籍《纏中說禪》到底行不行

在中國股票市場上,至今為止沒有哪一部股票類的書籍能與《纏中說禪》相提並論,更沒有哪一部股票類書籍能擁有如此眾多的擁躉。

纏中說禪是原機構股票操盤手李彪的博客名稱,李彪在博客中有“教你炒股票”系列的文章。該系列文章被數量龐大的“纏絲”稱為《纏論》。

李彪自稱大陸第一股票操盤手,更是由於操作第一牛股億安科技而名聲大噪。李彪雖然已經去世多年,但他的博客的訪問量現在盡然達到了驚人的一億六千多萬!不愧是地球第一博客!

《纏論》產生如此大的影響,我想主要應該源於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A股市場上還沒有一部由真正操盤手寫的炒股書籍,所以,廣大投資者如獲至寶;

第二、廣大投資者被李彪的操盤經歷及才華所折服;

第三、深信只要刻苦研習《纏論》,自己必將走上穩定盈利之路。

我經常被問到:你從一個操盤手的角度來說,《纏論》到底管不管用?到底有沒有學習的必要?

我不想給人同行相輕甚至目中無人的印象,也不想打擊“纏絲”們的積極性,更不想因為自己的武斷而讓廣大投資者失去一部優秀的股票教材。所以,每當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是這樣的回答:

我有我的操作系統,我看《纏論》只是出於職業上的看好,所以,我只看過一遍《纏論》。而且,我也沒有用《纏論》的技術操作過股票。所以,我對《纏論》的瞭解還不夠全面和深入,我只能談一些個人膚淺的看法:

首先,《纏論》 是股票操盤手所寫,《纏論》裡面涉及到了一些機構的操作觀念及操盤手的操盤手法,這些內容肯定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第二、李彪沒有寫完《纏論》就去世了,這應該影響了《纏論》的理解及使用效果。

第三、《纏論》想用數學的方式來解決股票千變萬化的走勢,這本身就是一件前無古人的難事,同時對學習者也有比較高的要求。另外,《纏論》又是以博客的形勢寫成的,配圖及解釋有限,這些也影響了學習《纏論》的效果。

第三、很多《纏論》愛好者,只片面的接受《纏論》裡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比如:只學習股票的買點,而對《纏論》中止損的內容不敢興趣,或者即使學習了止損知識,也不會去嚴格執行。

第四、《纏論》中一些有關市場投資風格及熱點轉換的闡述是當時的市場風格,市場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現在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是需要投資者自己領悟的,而不能完全照搬。

以上就是我長久以來面對有關《纏論》問題的回答,大家應該看得出來,我對《纏論》還是肯定成分的多一些,我自己也覺得這樣的評價比較客觀,畢竟我沒有按照《纏論》操作過股票,我也只能這麼去回答了。

但是,前幾天,在一次聚會上,同時有兩個侵淫《纏論》多年的朋友得出一個相同的結論:纏論是偽科學!

這兩個朋友,又一次問我對《纏論》的看法,我竟一時語塞,不知道如何作答。

朋友看我沒有回答,他們又說到:“《纏論》看起來很美,就像《纏論》裡面說的‘走勢終將完美’,但是,使用《纏論》操作股票卻很難盈利!”

面對兩位《纏論》的專家,我不好說什麼。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人在我面前對《纏論》產生質疑了。面對以前的質疑,我認為他們炒股的水平不高、對《纏論》的理解也不到位。所以,我建議他們先提高自己的炒股水平,然後,多加研習《纏論》。

但這兩位朋友研習《纏論》非常精深,而且,他們的個人文化素質又非常高,面對他們的提問,我真的不知道如何作答了。

我想這也是很多《纏論》愛好者的苦惱,請大家發表一下對《纏論》的意見吧,尤其那些對《纏論》潛心研究過的投資者,你們的意見能夠幫助很多人的。

請《纏論》高手發表意見!

炒股秘籍《纏中說禪》到底行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