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文化代表景點,《囊謙縣然察大峽谷》在列,你喜歡哪處景點?

青海省位於祖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全省均屬青藏高原範圍內。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江河源頭”,又稱“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青海文化代表景點,《囊謙縣然察大峽谷》在列,你喜歡哪處景點?

青海文化代表景點,《囊謙縣然察大峽谷》在列,你喜歡哪處景點?

替換高清大圖

1 囊謙縣然察大峽谷

然察大峽谷距離縣城約110公里,是通往達那寺的必經之路,峽谷景觀獨特,渾然天成,集“險、秀、雄、奇、幽”於一體,吉曲河穿峽谷奔流而出,峽谷內怪石嶙峋,松、柏及各種灌木在石縫中、懸崖峭壁間傲然而生,其間河水湍急,溪水潺潺,清澈見底,盛夏時節鳥語花香,晚秋之季紅似香山,令人流連忘返。古老的宗郭寺坐落在谷口之頂懸崖之上,一座薩迦王的古靈塔靜靜地佇立在寺院旁,數十隻石羊在僧人修行處自由地生活著。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安寧靜謐。田園與草原、村莊與牧場和諧而美麗,純粹的人文景觀與優美的自然風景充分展現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香格里拉畫面。

青海文化代表景點,《囊謙縣然察大峽谷》在列,你喜歡哪處景點?

替換高清大圖

2 瞿曇寺

瞿曇寺院依山傍水,總體佈局為一長方形,佔地1.5公頃。雖歷經600餘年,該寺古風猶在,被譽為“樂都小故宮”。瞿曇寺是一座喇嘛教寺院。據寺碑記載:明代以前,在樂都縣南山坳裡背山面水的地方就建有廟宇。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因寺院主三羅藏擁護明朝,朱元璋皇帝御賜題為“瞿曇”的金匾。從此,這座廟宇便定名“瞿曇”。

青海文化代表景點,《囊謙縣然察大峽谷》在列,你喜歡哪處景點?

替換高清大圖

十五世紀初的明永樂年間,朱棣皇帝又賜三羅藏之侄班丹藏卜“頂淨覺宏濟大師”頭銜,令其主持寺院,提高了寺院地位。經明朝洪熙、宣德兩代的擴建,使瞿曇寺有了較大的規模。寺院建築基本採用漢式廟宇形制,高低錯落,氣勢雄偉。瞿曇寺現存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象背雲鼓”了。那是一隻石雕臥象,背上托起木雕的疊雲,疊雲架起一面真鼓,石象回首顧盼,鼻卷蓮花,那神態似乎在告訴人們:雲中的鼓聲如雷,大雨將至了。

青海文化代表景點,《囊謙縣然察大峽谷》在列,你喜歡哪處景點?

替換高清大圖

瞿曇寺的四角有香趣塔四座,塔高9米,長、寬各約5米。半壁式畫廊從金剛殿左右兩側起,分經大小鐘樓和鼓樓,直連隆國殿兩側,形成環抱之勢。畫廊共有50餘間,面積近400平方米,其中28間佈滿了巨幅彩色壁畫,堪稱寺內最為珍貴的藝術品,它是用連環畫的方式描繪釋迦牟尼一生的故事。場面宏大,畫藝精湛,為瞿曇寺一絕。

青海文化代表景點,《囊謙縣然察大峽谷》在列,你喜歡哪處景點?

替換高清大圖

3 藏娘古塔

藏娘古塔藏語全稱為“藏娘切旦巴吉倫波”,其意為“藏娘佛塔旺偉自成”。藏娘佛塔為土、石、木結構的藏傳佛教佛塔,坐西朝東。古塔形狀獨特,保存完整。藏娘古塔的修建標誌著佛教在康區後弘期的開始,在藏傳佛教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大藏經·丹珠爾》、《青史》、《紅史》和《西藏佛教史略》等多部藏、漢史籍中均有該塔的記述。在藏區具有較大影響,許多佛教徒不辭路途遙遠前來朝拜、遊覽。藏娘古塔現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青海文化代表景點,《囊謙縣然察大峽谷》在列,你喜歡哪處景點?

替換高清大圖

藏娘佛塔藏有諸多佛教所依珍品,塔前的碑文則記錄了見拜此塔的無量功德。彌德大師500年轉世一次的特殊轉世制度,也由此開始。據說,當年彌德大師離開藏娘塔,就預言500年後將有轉世,並繼續完成塔頂的修復。藏娘佛塔旁邊的寺院叫桑周寺又名“龍珠寺”,全稱“桑周德慶嶺”,意為“如意大樂寺”,現為薩迦派寺院。

青海文化代表景點,《囊謙縣然察大峽谷》在列,你喜歡哪處景點?

替換高清大圖

4 尕朵覺臥神山

尕朵覺臥由28個環繞的山峰組成,主峰海拔高達5395米,山勢高峻挺拔、氣勢磅礴。主峰終年積雪不化,銀裝素裹,巍峨壯觀。在佛教經典《甘珠爾》中記述了尕朵覺臥神山有關悟道成佛的功德。吐蕃時期吐蕃贊普將此山奉為藏區的主要聖山之一而朝拜供奉。在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中也以它為嶺國的主要聖山之一供奉祭祀。因此,尕朵覺臥披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成為千古名山。

青海文化代表景點,《囊謙縣然察大峽谷》在列,你喜歡哪處景點?

替換高清大圖

由於當地群眾的自覺保護,尕朵覺臥山未曾受到人為的破壞和汙染,生態保持著原生狀態。尕雜覺臥的山溝和山腰生長著茂密蔥鬱的灌木林,棲息著白唇鹿、馬鹿、藏羚羊、岩羊、雪豹、猞猁、黑頸鶴、雪雞和麝等珍稀動物。山上還生長著雪蓮、紅景天、貝母、冬蟲夏草等高原珍貴植物。每年從藏區各地到此轉山朝拜的信教群眾絡繹不絕。

青海文化代表景點,《囊謙縣然察大峽谷》在列,你喜歡哪處景點?

替換高清大圖

5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

隆寶灘周圍高山聳峙,平行延伸,中間有一塊長10公里,寬3公里的溝谷地帶,上面裸露著湖泊殘跡,礫石壘壘,實際是高山草甸類型的沼澤地。海拔4000米以上,氣候寒冷,即使五、六月裡下小雨也經常夾雪,有時天色晴明,突然會冰雹雨雪驟至,使人感到難以適應。但這獨特奇異地理環境,卻是青藏高原珍禽異獸及一些貴重藥材的產地,被世界鳥類專家譽為“黑頸鶴之鄉”,是世界鳥類專家和科研工作者矚目和嚮往的地方,有世界珍禽研究所至今未能獵獲的高原珍禽黑頸鶴,還有斑頭雁、棕頭鷗、雁鷗、赤麻鴨、秋沙鴨、雪雞等十餘種禽鳥。

青海文化代表景點,《囊謙縣然察大峽谷》在列,你喜歡哪處景點?

替換高清大圖

縱橫迂迴的溪流,星羅棋佈的湖泊沼地把草灘切割成無數大小不等的“沙洲”和“小島”,因此野獸難以進入。境內水草豐美,人參、蕨麻遍地。在溪流、湖泊沼地內魚類、兩棲爬行類和水生浮游動植物大量繁殖,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使這裡成為鳥類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而當地藏族群眾也將黑頸鶴奉為神靈。每年3~4月份,黑頸鶴、斑頭雁、棕頭鷗、雁鷗、赤麻鴨等十多種侯鳥從雲貴高原飛到這裡本息、築巢、產卵、繁育後代。

青海文化代表景點,《囊謙縣然察大峽谷》在列,你喜歡哪處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