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玉米為什麼這麼便宜?

▨ 中美玉米種植成本差異產生原因

中美兩國在經濟發展水平、地理條件、氣候因素和農業政策等方面的不同, 使兩國在農業生產規模、生產方式、生產科技含量和生產保障手段等方面有所不同, 成為兩國玉米種植成本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

美國玉米為什麼這麼便宜?

美國玉米為什麼這麼便宜?

生產規模不同

生產規模的不同是造成中美玉米種植成本差異的最重要原因。美國土地遼闊、農業現代化程度高, 適宜進行規模化生產, 主要採用農場主大規模種植的生產模式。而中國的土地經營規模相對較小, 許多地區仍以散戶種植為主, 生產規模相較美國差距較大, 單位面積投入的勞動力數量也遠大於美國。相對於中國玉米生產美國在規模經濟方面巨大的比較優勢在人工成本方面得到了直觀體現, 2016 年中國玉米生產家庭用工成本和僱工費分別比美國高了 13.9 倍和 5.7 倍。

美國玉米為什麼這麼便宜?

生產方式不同

美國農場主大多擁有裝備齊全的農業機械, 玉米生產主要採取機械化生產方式, 成本結構中固定資產折舊和燃料動力費的佔比非常高, 2016 年兩者合計佔總成本 20%, 遠大於中國。與美國相比, 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程度的差距明顯, 許多生產主體本身沒有購置農業機械化生產設備, 因此玉米生產的機械化程度不高, 農田改造和耕收作業等大多需要通過租賃農機具設備等方式完成, 使得中國玉米生產的作業費支出大於美國, 2016 年中國為 2 070.95 元/hm2, 遠高於美國的 318.58 元/hm2。

科技含量不同

美國玉米生產的科技含量水平顯著高於中國, 主要體現在種子費和肥料費等的支出上。2016 年, 中美兩國種子費分別是 848.96 元/hm2 和 1 618.42 元/hm2,美國在良種方面的支出幾乎是中國的兩倍。美國在肥料利用方面的控制力度要優於中國, 對化肥等肥料的利用率也高於中國, 2016 年中美兩國的肥料費分別為 2 077.40 元/hm2 和 1 898.91 元/hm2。

美國玉米為什麼這麼便宜?

保障手段不同

政府補貼和金融保險是中美兩國保障農業生產的主要方式。美國農業部最新的農業政策中已大幅弱化了糧食生產補貼政策, 取而代之的是以金融保險為主的風險管理政策體系。在中國, 玉米生產的主要保障手段仍是各種政策性補貼, 金融保險雖迅速發展, 但發展程度還不夠高。2016 年, 中美玉米生產中保險與稅金方面的支出佔總成本的比重分別是 0.6% 和 1.7%。

結論與展望

結論

美國和中國是世界玉米產量最大的兩個國家, 中美玉米種植成本存在較大差異, 在成本水平方面, 中國玉米種植成本增速較快, 美國則相對平穩, 中國玉米生產已由低成本優勢變為高成本劣勢; 在成本結構方面, 中國玉米種植成本結構以家庭用工成本、土地成本等間接成本為主, 美國各成本項目間較為均衡,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相當; 中美兩國玉米生產中不同成本項目在不同時期的變化規律有所不同。據分析,中美玉米種植成本差異的產生主要是由兩國在生產規模、生產方式、生產的科技含量和保障手段方面的差異所致。

中國玉米種植成本優化路徑展望

借鑑美國玉米種植成本控制經驗展望未來, 可從 4 個方面優化中國玉米種植成本。

1)推廣規模化生產:規模化是降低成本的最佳途徑, 通過規模化生產經營的方式可大幅縮減人工成本。未來, 可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 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以適度規模經營為主要方式的規模化生產, 發揮規模經濟優勢, 抑制人工成本過快增長。

2)轉變生產方式:機械化生產雖使玉米種植成本有所增加, 但同時可有效地提高玉米生產效率。對中國而言, 未來可以因地制宜地選擇和使用大、中、小型適用農業機械設備, 循序漸進發展, 穩步提高玉米生產的機械化水平, 政府部門也可適當加大對農機具使用的補貼力度, 抵消部分因購置農機具而增加的成本。

3)提高科技含量:目前, 中國玉米生產過程中的科技含量較低, 種子質量較差和化肥利用率偏低是主要表徵。未來, 中國可以借鑑美國成本構成特點, 加大良種研發投入,適當增加種子費用以換取玉米單產的提高, 同時採用測土配方施肥等科技手段, 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降低肥料使用量, 降低肥料支出。

美國玉米為什麼這麼便宜?

4)發展農業保險:農業保險有助於在風險到來時保護農業生產主體的切實利益, 從美國農業風險管理政策體系的實踐中可以看出, 在成本結構中擴大保險支出是頗為有利的。而當前中國農業保險的發展仍然受到金融信貸渠道缺失和農民投保意願較低等因素的影響, 玉米生產類保險也是如此。未來, 可以採取合理方式引導農民積極參與保險, 切實增強農民種植玉米的信心和積極性, 提高玉米生產效率。

(注:本文為原文章的節選內容,欲看全文請到《AO 農業展望》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