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細線的百億資本局

今年一季度金剛線的供應量已經從去年的供不應求轉變為供過於求。階段性產能過剩的出現加大了行業洗牌的可能性,激烈競爭下,金剛線企業之間的“激戰”或將很快升級為“惡戰”。

一根如髮絲般的細線可以做什麼?金剛切割線告訴你,可以引出百億資本局,讓多家公司競折腰。

方正證券預計,到2020年,金剛線全球總需求將達567億米。若按照每米約0.2元的當下主流價格計算,未來三年金剛線市場空間將超過百億。

看得見的市場空間吸引著資本。去年,三家金剛線企業先後登陸A股。此外,還有四家上市公司紛紛佈局這根細線。

一根細線的百億資本局

生死“一線”

金剛線之所以能得到光伏企業的重視,得益於其對下游光伏製造領域產生的不可忽視的“蝴蝶效應”:首先,金剛線切割可降低單位硅片對硅料需求,使得硅片切得更薄更快,從而減少硅片單位投資成本;其次,金剛線切割技術的使用改變了單多晶企業在硅片市場的競爭格局,是單晶硅片近些年來市場佔比提升的重要推力。

更為重要的是,這根細線曾一度左右下游光伏巨頭們的興衰。

中國市值最大的光伏企業隆基股份能短短几年從名不見經傳到單晶龍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引入金剛線切割。

在依賴進口金剛線的2010年以前,金剛線(進口含稅)價格均在3元/米以上,即便是後期開始出現國產化跡象,但國內金剛線市場份額仍由外企掌控,且主流價格仍在1元/米以上。

隆基股份2013年前後剛引入金剛線切割技術時,由於進口線成本高昂,致使其初期金剛線切割硅片處於虧損狀態。這家公司的董事長鍾寶申曾回憶稱,為了應對外企技術壟斷,隆基股份打算自己扶持國內金剛線企業,並做好“一年虧4000萬元以內都是可以接受”的打算。

好在虧損的時間在預期內。隆基股份金剛線切硅片項目於2014年一季度開始盈虧持平,於是其開始大規模更替切片機。數據顯示,自全面使用金剛線切割技術後,隆基股份切片環節的非硅成本已經下降30%以上。

一位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金剛線切割技術的規模化應用,使得隆基股份近些年來業績上升勢頭強勁,其二級市場估值迅速攀升便在情理之中。

上述分析人士的觀點從隆基股份2013年以來硅片業務毛利率變化中可見一斑。2013年,該公司單晶硅片業務毛利率為11.97%,達到歷史最低點。而到了2017年,該業務毛利率已經攀升至32.71%。同期,隆基股份整體營收由23億元增長至164億元,其淨利潤更是從不足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36億元。

另一家光伏巨頭、多晶市場主導者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同樣也曾為金剛線切割技術瘋狂。據媒體報道,這家全球最大的光伏硅片製造商近三年來三次立項進行傳統砂漿切片機的金剛線切割改造,結果均已失敗告終。與此同時,由於其競爭對手隆基股份在2015年就完成改在並在硅片領域逐漸吞食市場份額,這讓其坐立不安。改造失敗意味著保利協鑫能源價值數十億元的設備不僅會浪費,而且將會錯失光伏產業競爭的黃金時間。最終,在第四次技改中,保利協鑫能源及時成功改造。

視線的另外一端,則是一些企業因技術革新反應遲鈍而付出的代價。

今年4月份,易成新能交出了其自2010年上市以來首份虧損的年報成績單。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8.26億元、-10.24億元。易成新能承認其業績受到了硅片切割行業變革的負面影響,由於金剛線切割替代了傳統砂漿切割,“公司傳統客戶大幅減少對晶硅片切割刃料的採購,造成晶硅片切割刃料產品銷量和單價均出現大幅下滑,傳統業務經營性虧損嚴重。”

這家在全球傳統砂漿切割領域市佔率曾達40%的龍頭企業如今因金剛線切割技術的更替而面臨主營業務上的大潰敗。

所幸的是,易成新能去年開始轉型,關停大部分晶硅片切割刃料業務並大力擴展電鍍金剛線、高效單晶硅電池以及負極材料等業務。今年一季度,隨著金剛線產品產銷達到預期水平、年產2GW高效單晶硅電池片項目產能釋放等原因,易成新能報告期內盈利700萬元,同比增長382%。

上下游的“合謀”

僅僅一年多時間裡,金剛線就以風捲殘雲之勢重新顛覆了光伏硅片切割領域。事實上,這也是一場國內金剛線企業與下游光伏巨頭們所開展的“合謀”之戰。

《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光伏發電電價水平在2015年基礎上下降50%以上,在用電側實現平價上網目標。”因此,探究光伏成本下降,以迎接平價上網週期的到來成為光伏企業重點發展的方向,我國光伏產業正由原先的“補貼驅動”轉變為“技術驅動”。

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業內人士表示,早在五六年前,一些硅片企業就已經發覺傳統砂漿切割技術已經很難出現降本空間。後來的數據也證明,金剛線技術在晶硅切片環節所展現的巨大降本優勢勢必會對砂漿切割技術進行取代:在單晶硅方面,金剛線切割以及薄片化技術使用,可使切片環節非硅成本下降三成以上;在多晶硅方面,金剛線切割技術疊加黑硅或添加劑技術可使硅片成本下降0.5元以上。

雖然金剛線切割技術在硅片成本端能帶來可觀的優勢,但早期卻因為該技術為日企所壟斷而一度使得國內光伏企業無法適用。於是,以隆基股份為代表的金剛線下游光伏企業著力培育國內金剛線企業,並且在2014年至2016年,促使國產金剛線迅速崛起。

當前金剛線產能最高、市佔率最大的企業楊凌美暢就是由隆基股份一手扶起。楊凌美暢與隆基股份的總部同處陝西省,根據四方達(300179.SZ)2016年計劃收購楊凌美暢披露的相關信息顯示,楊凌美暢2016年前三季度近98%的營業收入均來自隆基股份及其關聯公司。

相同的現象還出現在A股金剛線“三劍客”身上。

岱勒新材2014年以來的前五大客戶變遷情況顯示,2014年至2016年,隆基股份及其關聯公司向岱勒新材採購金剛線產品金額不斷上升。2016年,岱勒新材從隆基股份及其關聯公司獲得的銷售收入為0.45億元,佔營收收入的比例高達24.42%。

隨後,協鑫系企業蘇州協鑫光伏科技及其關聯公司取代隆基股份及其關聯公司成為岱勒新材2017年的第一大客戶。報告期內,岱勒新材從蘇州協鑫光伏科技獲得的銷售收入為0.74億元,佔年度銷售總額比例為17.09%。

三超新材2014年以來的前五大客戶變遷情況則顯示,2016年,中環股份憑藉約0.26億元的採購額和16.66%的營收佔比成為三超新材的第一大客戶。該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其第一大客戶銷售額為0.48億元,佔年度銷售總額比例為17%。

東尼電子2016年金剛線業務的第一大客戶為晶龍集團。後者實際控制美股上市公司晶澳太陽能,並貢獻了東尼電子當年度金剛線業務40%以上的收入。

在下游光伏巨頭的扶持下,國內金剛線品質不斷提升的同時其價格更是一路走低,這大大降低了下游光伏企業使用金剛線切割的成本。數據顯示,金剛線“三劍客”2014年金剛線每米的出售均價為0.51元至0.52元,到了2016年,這一價格已經降低至0.22元至0.27元。岱勒新材招股說明書更是顯示,其2017年上半年的單價已經下滑至0.18元。

激戰來臨

儘管相較於三四年前,國內金剛線價格已經一降再降,但對於金剛線企業而言這遠沒走到終點。各企業較高的業務毛利率顯示,國內金剛線行業激戰在所難免。

近期,A股金剛線“三劍客”悉數披露其上市以來的首份年報。根據財報數據,2017年,三超新材、東尼電子、岱勒新材金剛線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48.29%、56.21%、46.71%。而根據今年一季度數據,報告期內,上述三家企業整體毛利率仍維持在50%上下。高毛利率數據意味著,各企業握有發動價格戰的籌碼。

對此,國內某一線金剛線企業高管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認同,“行業會面對調整的壓力。”不過,該人士也指出當前國內金剛線的需求量仍處在上升階段,龍頭企業依然可以保持較好的盈利能力。

今年一季度的財務數據顯示,三超新材、東尼電子、岱勒新材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0.53億元、0.88億元、0.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96%、403%、266%,淨利潤增速極為強勁。

爭相擴產,是國內金剛線企業競爭激烈的重要體現,以產能數據為參考,國內金剛線競爭格局可用“一超多強”來形容。

楊凌美暢憑藉其巨大的產能和市佔率數據,在金剛線市場一騎絕塵,並且該公司目前仍然保持兇猛的產能擴張節奏。截至今年一季度,楊凌美暢金剛線年產能為180億米。據悉,該企業還計劃今年6月份建成投產“美暢科技”二期擴產項目,屆時楊凌美暢的總產能將達到驚人的240億米。

楊凌美暢之後,就是金剛線“三劍客了。隨著三超新材、岱勒新材、東尼電子三家企業IPO順利完成,各募投項目如期進行。界面新聞測算,三家企業2017年底已投運的產能數據則分別為14.7億米、20.6億米、26億米。

值得注意的是,東尼電子是“三劍客”中產能擴張步伐最為激進的一家。該公司在近期接受機構投資者調研時表示,一季度其根據金剛線市場供求情況有相應擴產。中信建投根據相關數據預測,截至今年底,東尼電子的產能或達到80億米。

岱勒新材於今年3月份公佈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擬募集2.1億元投資於年產60億米金剛石線產業化項目。該項目建設期為1.5年,屆時岱勒新材總產能將超過80億米,可與東尼電子持平。三超新材則在2017年年報中披露,“2018年公司將繼續穩步、持續擴充金剛線產能,力爭租賃廠房擴產項目儘快全面達產,二期廠房基建按計劃交付使用,並根據市場情況穩步、持續推進二期廠房擴產項目建設。”中信證券據此估計,三超新材2018年產能有望達到30億米。

此外,虎視眈眈者不在少數。易成新能利用自有資金加快實施60億米電鍍金剛線和20億米超細金剛線項目;恆星科技(002132.SZ)使用募投資金於2017年3月立項“年產60億米超精細金剛線項目”;天原集團(002386.SZ)今年1月份對外宣佈通過子公司天藍化工出資0.40億元,與多方合作設立新公司,投資建設金剛線項目;新三板企業高測股份(834278.OC)則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募資0.70億元,用於年產6.6億米金剛線生產項目。

有意思的是,隨著金剛線國產化的崛起以及下游光伏行業平價上網週期漸近,下游龍頭企業甚至出現了“爭奪”優質金剛線供應商的情況。

岱勒新材近些年的主要客戶信息顯示,隆基股份及其關聯公司於2014年至2016年不斷加大對岱勒新材金剛線產品的採購,併成為其2016年第一大客戶。這期間,協鑫集團旗下企業江蘇協鑫硅材料也有采購,但採購金額與隆基股份呈此消彼長的關係。單晶龍頭隆基股份和多晶霸主協鑫集團曾因單多晶技術路線之爭而交鋒。

不過,協鑫集團旗下另一家企業蘇州協鑫光伏科技及其關聯公司取代隆基股份及其關聯公司成為岱勒新材2017年的第一大客戶。報告期內,岱勒新材從蘇州協鑫光伏科技獲得的銷售收入為0.74億元,佔年度銷售總額比例為17.09%。且年報進一步顯示,隆基股份及其關聯公司已經從岱勒新材前五大客戶群中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岱勒新材今年3月份披露的一份年度銷售框架協議顯示,蘇州協鑫光伏科技已經將其扶上其重要的金剛線供應商之位。根據銷售框架協議,蘇州協鑫光伏將於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期間,向岱勒新材採購合同價格約為5.50億元的電鍍金剛線。這一金額已經超過岱勒新材2017年全年度的營業收入。

協鑫集團旗下企業疑似也在加大對東尼電子金剛線產品的採購力度。在招股說明書中,東尼電子表示其已積累了包括隆基股份、晶龍集團等在內的優質客戶。而在該公司2017年年報中,東尼電子披露其與保利協鑫能源、晶龍集團建立合作關係,隆基股份隻字未提。

對於金剛線企業而言,多晶硅企業是其今年重點關注的客戶拓展方向。光伏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金剛線在單晶硅的滲透率已達到100%,這意味著新客戶的拓展空間幾乎為零,其金剛線需求的增長只能依賴於單晶硅片在硅片市場中市佔率的提升。而金剛線去年在多晶硅的滲透率僅為35%,這便成為金剛線需求的一大增長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