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裡爬出來的“甲魚王”—記湖南常德市鼎城區河洲龜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國順

泥土里爬出来的“甲鱼王”—记湖南常德市鼎城区河洲龟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国顺

泥土里爬出来的“甲鱼王”—记湖南常德市鼎城区河洲龟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国顺
泥土里爬出来的“甲鱼王”—记湖南常德市鼎城区河洲龟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国顺

王國順,男,土生土長於湖南常德鼎城區十美堂鎮,現任河洲龜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文化程度不高,但頗有愛學習而精明的頭腦。2011年成立河洲龜鱉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員三百餘人,集中華鱉種苗繁育、生態養殖、銷售加工於一體,對入社成員實行種苗供應、技術指導和產品回購。河洲產業以園區建設為產業發展龍頭,先後創辦了柳葉湖河洲甲魚生態養殖產業園和十美堂河洲甲魚產業示範園。產業園龜鱉養殖面積1.26萬畝,年產值已達3億多元。合作社在服務模式和內容、互聯網+網絡電商平臺建設和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創新,帶動周邊10多個縣(市)鄉村1000多農戶走上了養殖致富路。

蛻變——以銷轉養,以質取長

上世紀末,湖南甲魚市場陷入以次充好、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行業秩序混亂,產業岌岌可危。就在同行們紛紛轉行之際,15歲就從事甲魚購銷的王國順敏銳地意識到:一場甲魚行業的洗牌即將到來。他當機立斷,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轉變身份,自己養殖,為市場提供肉鮮味美的優質甲魚!

1998年,王國順利用自己從業多年的積蓄80餘萬元在自己的家鄉鼎城區十美堂鎮租下60多畝魚塘,開始生態甲魚養殖之路。他尋遍常德大大小小的溝港湖泊,收集到了一部分純種本地中華鱉,解決了種源問題。優質種源有了,但如果仍然採用黑溫室方式快速繁養,依然不會有好吃的產品。

王國順堅決擯棄求數量輕質量的飼養方式,轉而尋求一種更加自然生態的養殖方式。六年的堅守,他通過細心觀察中華鱉的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和生長週期,成功地探索出了一套中華鱉迴歸大自然的新型“六優”養殖模式,即:“優種、優水、優養、優標、優長、優味”。“六優”模式養殖的中華鱉,肉質鮮嫩,營養豐富,一上市就成功贏得市場青睞,受到消費者追捧。王國順再接再厲,要為市場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甲魚產品。

“六優”模式養殖的生態中華鱉雖然品質高市場反響好,但王國順的60多畝鱉塘輪養的中華鱉每年只有十多畝達標上市,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是靠自己的積累慢慢擴大規模,還是依託外力快速擴張?這讓王國順頗為苦惱。通過認真思考和權衡,他選擇了農民合作社這一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既可以快速擴大生產規模,又不用自己投入高額成本,還能夠帶動周圍的農戶增收致富。2011年11月,鼎城區河洲龜鱉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

泥土里爬出来的“甲鱼王”—记湖南常德市鼎城区河洲龟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国顺

成功——規模擴大,品牌推廣

過去,農民進行傳統的養殖,每畝年產值在2000元左右,而從事中華鱉生態養殖,每畝年產值可達4萬元左右。直觀的經濟效益是最有說服力的語言,養殖戶一傳十、十傳百,自願加入合作社的多了起來,合作社養殖規模迅速擴大。經過這些年發展,目前合作社成員達151人,帶動養殖戶1373人,養殖面積1.26萬畝,每年產值達到3億多元。

市場認可了,規模也上來了,但這並不意味著產業回報一定豐厚。要想產品出效益,還離不開品牌。對於這一點,王國順領悟得還不算晚。王國順取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兩句,註冊了“河洲”商標。此後,“河洲”頻頻亮相電視臺、網絡、報刊、戶外廣告媒體,《科技苑》、《致富經》先後四次來河洲龜鱉專業合作社錄製專題節目並在央視7套播出。

在政府主辦的各種農產品展銷活動中,“河洲”也表現不凡。2012年1月和2015年1月,“河洲”兩次獲得常德市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會金獎,2013年5月,“河洲”同時捧獲第五屆中國湖南畜牧漁業博覽會金獎和第五屆中國湖南畜牧漁業暨飼料工業博覽會金獎兩大獎項。大量的宣傳推廣,始終如一的高品質產品,河洲人的努力終於見到了成效,2014年“河洲”品牌被認定為“湖南省著名商標”,銷量猛增至品牌運作前的三倍,銷售額從2000多萬一躍突破億元大關。同年,默默運作了三年的合作社網銷部也取得驕人成績,奪得淘寶“雙十一”甲魚銷售第一名。

品牌化帶來了豐厚利潤,曾經80元一斤的生態甲魚消費者尚且覺得貴,現如今“河洲”牌甲魚,品質最好的賣到258元一斤消費者也欣然接受,而且品質越好價格越高的越受消費者歡迎。

泥土里爬出来的“甲鱼王”—记湖南常德市鼎城区河洲龟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国顺

升級——產銷融合,體驗享受

為了讓消費者在家也能吃上新鮮甲魚,他們先後在常德、長沙開設了6家品牌體驗店,店內不僅提供各種規格各種年限的鮮活甲魚,更配備了宰殺工具和講解人員講授宰殺方法。體驗店還提供宰殺烹飪配送一條龍服務,顧客在家打個電話美味就能自動送上門。

為把河洲甲魚的味道發揮到極致,合作社高價聘請名廚開發了河洲甲魚煲、清蒸河洲甲魚、河洲極品裙邊、紅燒河洲甲魚等“河洲甲魚十八吃”,全國絕無僅有。在獲取消費者信賴,提高忠誠度上,合作社也採用了同樣的思路——提升消費體驗。

2013年,合作社斥巨資創建總面積近300畝的河洲甲魚生態養殖產業園,作為消費者瞭解河洲甲魚繁育、養殖、烹調等過程的窗口,入園體驗的顧客可以在鱉池中零距離觀察甲魚繁育、養殖情況,也能通過宣傳短片瞭解河洲的發展歷程,從而加深對河洲產品的信任。產業園還具備新品研發、培訓示範、休閒體驗、科普教育等功能,入園顧客在參觀養殖示範基地之餘,亦可品甲魚、賞甲魚、話甲魚。產業園綠樹環繞、水榭亭臺、環境幽靜、風景別緻,被評為省級休閒漁業示範基地和湖南省鄉村旅遊區(點)五星級農莊,已然成為不少城市高消費人群假日休閒的不二之選。

園區先後榮獲有機甲魚生產基地、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湖南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省級示範園、湖南省科學技術普及基地、湖南省五星級鄉村旅遊(點)、湖南五星級休閒農業莊園、省級休閒漁業示範點等多項榮譽。十美堂示範園佔地近500多畝,目前兩園已具有養殖示範、產品研發、良種繁育、技術推廣、觀光體驗、商務辦公、形象展示、科普教育八大功能。兩大園區比翼齊飛,為河洲產業的發展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合作社成員龔金剛,夫妻二人皆患病,原來靠守著幾畝薄田過日子,是南灣村的貧困戶。2016年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開墾0.7畝池塘進行水草鱉、蓮藕鱉、魚鱉混養等模式,年終獲利1.9萬餘元,當年就脫貧致富,今年他決定將河洲甲魚養殖面積擴大至15畝。截止目前,該村已發展到30多戶養殖中華鱉,養殖面積達200多畝,每畝年收益達1萬元以上。現在該鎮農戶也都紛紛加入合作社,把自己擁有的田地開墾成魚塘,並按照河洲“六優”生態模式養殖中華鱉,僅十美堂鎮養殖中華鱉簽約成員目前就已有300餘戶,其輻射示範效應非常顯著。

目前,河洲產業已成為中國生態甲魚的一面旗幟,品牌影響力日益顯著,河洲甲魚先後榮獲湖南省著名商標、湖南省優質農產品金獎、第五屆中國湖南畜牧漁業博覽會金獎、2014年度全國百佳農產品品牌、2016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農產品金獎等多項殊榮。

泥土里爬出来的“甲鱼王”—记湖南常德市鼎城区河洲龟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国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