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天下糧倉!細數湖南農業大學之農業科技領域的名師名家

劉德明老師--龍山縣“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

湖南農業大學科技創新平臺中青年骨幹教師,龍山縣“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國家中藥材生產(湖南)技術中心和湖南省中藥材產業協會專家團隊骨幹成員之一。一直以來從事中藥材規範化栽培與綜合利用以及中藥材的品質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帶著對科研事業的無限熱愛,懷著對發展中國優質中藥材事業的赤誠之心,劉德明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在湘西州龍山縣這片廣袤的熱土上奔走,帶領著這“世外桃源”一步一步走上致富路。

打造天下糧倉!細數湖南農業大學之農業科技領域的名師名家

劉霞博士生導師--食品質量安全檢測

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承擔《食品化學》《食品分析實驗》和《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新技術》的教學任務。

在讀碩士、博士期間,劉霞的研究方向是“納米光電傳感器的性能改進及其應用研究”,該技術不僅可以對物質進行檢測,也可以應用在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方面。

“我發現傳統方法檢測食品中微量物質效率很低,就想如果利用納米傳感技術是否能更快速、準確的檢測出食品中的成分。”劉霞開始嘗試將納米傳感技術運用到食品質量安全檢測中。

歷時5年,劉霞帶領的團隊針對食品中微量小分子汙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精準檢測遇到的難點和關鍵問題,基於光電生物傳感技術,通過納米粒子合成新途徑的探索,構築了具有光電功能的納米粒子,結合納米結構對電流和光學特性的調控,構建了一系列高靈敏、高準確度的檢測食品中殘留的農藥、獸藥、生物毒素等成分的生物傳感新方法,在食品微量汙染物檢測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相對於傳統檢測方法而言,更加簡單、快速和靈敏。該成果榮獲了2016年湖南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劉忠松教授--破譯油菜籽的基因密碼

“科學不能老跟著別人走,要堅持,更要有思維的突破”。說起自己的研究成果,劉忠松教授這樣解釋自己三十年來對科研的理解。

每100斤油菜籽能多產5斤油。兩個新品種湘雜油631和湘雜油518,黃籽含油量分別高達45.8%和47.28%,產出的油色澤清亮,比黑籽的含油量高5個百分點。

2017年5月18日,在湖南省科技獎勵暨創新獎勵大會上,劉忠松教授主持的“油菜黃籽形成的分子機制研究與應用”獲得2016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關鍵在於找到了黃籽黃皮的基因,破譯世界難題,這是很不容易的。”官春雲院士高度評價這項成果是一項重大發現。

鄒應斌導師--致力於作物栽培技術與高產

博士生導師,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水稻)原崗位 專家,農業部水稻生產專家指導組成員。

一個人,用42年來走一條路,這條路一定會為他盛開動人的風景;

一個人,用42年來詮釋一種角色,這種角色一定會沉澱出豐厚的回報;

一個人,用42年來踐行一種精神,這種精神一定會在歲月中留下深深的感動。

在作物栽培研究領域,有一個人,42年致力於作物栽培技術與高產途徑的改革創新。三尺講臺、實驗室、田間地頭、各大學術交流會、基層農業推廣會……在他的農學科研生涯裡,經常上演著“變身記”。一方面,是農戶們的“護田使者”,另一方面,是南方打通科研“最後一公里”的科學家。這便是南方糧油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多熟制種植模式與農藝技術創新平臺主任、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鄒應斌教授。

打造天下糧倉!細數湖南農業大學之農業科技領域的名師名家

生命與科學技術學院教授肖浪濤

他,因為恩師的一封信,毅然踏上回國路。

他,在三尺講臺上,堅守教學科研工作近30年。

他,被評為2017年湖南省優秀教師。

回國之初,條件非常艱苦,沒有專門的科研實驗室,肖浪濤就把教研室辦公室“改裝”成了科研實驗室,辦公桌就放在實驗臺邊上。

為了節約經費,他和教師們一起,動手進行簡單裝修,給窗戶刷油漆,將地板打磨、拋光、沖洗。一個簡單的科研實驗室成立了。就這樣,他堅守教學科研工作近30年。

陳立雲--雜交水稻育種研究領域

在雜交水稻育種研究領域,有一個人,40餘年默默耕耘,育成優良水稻品種65個。他就是陳立雲。

他是雜交水稻育種最早瞄準優質高產的研究者,是為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作出了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他是學生眼中亦師亦父的引路人,培養了一支國內知名的水稻育種專家隊伍,被授予“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他的故事有著大地般厚重,農民般質樸。

打造天下糧倉!細數湖南農業大學之農業科技領域的名師名家

葡萄教授--石雪暉

石雪暉教授被人親切地稱為“葡萄教授”、“石媽媽”。她是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桃李滿天下。她攻克了歐亞種葡萄在南方高溫、高溼地區高效無公害栽培的技術難題,手把手幫助了一大批農民朋友脫貧致富,擁有不少“粉絲”。

打造天下糧倉!細數湖南農業大學之農業科技領域的名師名家

王志龍--水稻研究

2005年至2006年,灰飛蝨大肆襲擊了浙江、江蘇等地,為當地的水稻生產帶來了重大影響。除了啃食水稻莖稈外,灰飛蝨還會傳播黑條矮縮病,水稻一旦感染此病,再怎麼使用農藥也無濟於事,重病株不抽穗、不結實。因此黑條矮縮病也被喻為水稻癌症,對農民增收帶來極大的影響。

回國後不久的王志龍在科研實踐中認識到,自己一直從事的泛素降解途徑研究與作物抗病、抗逆有著密切的關聯。這意味著,挖掘泛素降解途徑的關鍵調控因子及其靶基因,明確他們與作物病害及逆境脅迫的關係,通過轉基因技術,將他們導入作物,將有助於培育新一代的抗病、抗逆作物種質。

打造天下糧倉!細數湖南農業大學之農業科技領域的名師名家

李明--農用無人機

  農用無人機承載兒時的夢想2007年,李明赴日本東京大學深造,學習世界目前最先進的農機制造技術。在日本的留學經歷,讓李明真切感受到了日本科技水平之高,當時,他就立志回國後一定要做出一點成績來。

  學成歸國後,經過多方考察,細心的李明發現作物植保和授粉方面的機械化程度還是處於空白階段,他決定研發農用無人機。

  對李明來說,自己要走的路還很長:“作為教師,我要樹人,作為農機人,我要造農機,這兩個都很重要,不能將就,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畢生的夢想。”

  一架農用無人機,飛出了農用機械的一片天,他是一名農業工作者,一位科學研發者,也是學生心中的好老師。頭頂天,腳踩地,紮根的同時,李明還在不斷地前進,用他的行動,為這片天地之間添上更多的機械動力,用雙手,搭建一個農業科技的王國。

羅紅兵--玉米教授

打造天下糧倉!細數湖南農業大學之農業科技領域的名師名家

 在玉米研究事業上,羅紅兵教授已經走過了22個年頭。22年裡,他為金燦燦的玉米傾注了自己全部的熱情和心血。他說,他幸福,是因為他把自己的興趣作為了畢生的職業;他無悔,是因為他所堅持的事業關乎民生大計。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玉米是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對糧食安全和國民經濟穩定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992年,大學畢業的羅紅兵分配到了中國科學院長沙農業現代化研究所進行玉米研究,與玉米結下了不解之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