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211連二本都不如?考上被認為是丟人?

在西南地區,有一所歷史超過百年的211高校,它就是貴州大學。貴大在貴州省是絕對的No.1,是教育部和貴州省合作共建的“211工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這所211連二本都不如?考上被認為是丟人?

這所211連二本都不如?考上被認為是丟人?

這樣看,貴州大學的總體實力不算弱,但作為一所211高校,這樣的實力就不算強了。在很多貴州省外的考生眼裡,貴大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高校,甚至不少人覺得它是一個“二本”。東部地區某些省份考生寧願選擇本身的二本院校,也不願意填報貴州大學,在一些人看來,考上貴大這所211高校“挺丟人的”。相較於絕大多數211高校,無論是師資、生源,還是生活設施等方面,貴大都很一般,有一位貴大在讀學生向別人建議,“寧可選擇一個好點的二本院校,也別到貴大來”。

當然,這位同學言重了。雖然某些發達省市少數二本院校的校園環境、基礎設施、學習資源可能比貴大要豐富些,但二本終究是二本,在很多場合,人們就認“211高校”這個牌子,比如一些單位招聘新員工,會要求應聘者必須是985或211高校畢業生;在考研複試的時候,211高校畢業生的身份也會給自己加分不少。正因為211高校畢業生在社會上比很多非211高校畢業生具有不少先天優勢,所以某些高考生提出了“非211高校不讀”的口號。

這所211連二本都不如?考上被認為是丟人?

一位本科階段就讀貴大、如今在一所985高校讀研的學生,他介紹起自己曾經生活四年的地方。地理位置一般,貴州大學雖地處貴州省省會貴陽市,但貴州省的經濟水平在全國墊底、貴陽的經濟實力也不強,造成貴大並沒有很好的地方實力支撐,加上當地風俗習慣和其他省份有較大差距,外地學生在這裡生活有很多不適應,因此貴大的學生多數是本地人,外省生源不多,而他就是那不多的外省人之一。學風一般,優秀的學生有不少,不學習的學生也有不少,這可能跟當地的總體學習氛圍有關;行政效率不高,有時候要辦個事,會遇到學校各部門相互踢皮球的情況,讓人感覺這個大學不像是大學,更像是一個龐大的政府機構。

這所211連二本都不如?考上被認為是丟人?

這位在讀研究生承認,當初選擇貴大是因為高考發揮失常,成績不高,其他211去不了,只能選擇讀貴州大學。他說,當時班上的幾個外省學生都是因為高考沒考好過來的,可能是各種不適應,大家下定決心要離開這所大學,所以考研的時候,大家都報考了其他高校。有一位同學成績不錯,獲得了保研本校的資格,不過這位同學放棄了保研,報考了中部某省的985高校,併成功考取;還有一位同學考研成績不理想,本可以調劑到貴大,然而這位同學放棄了這個機會,選擇再戰。

有人說:“貴大這麼多年來不僅沒什麼進步,反而在走下坡路”,也有人認為貴州大學近幾年進步明顯。無論是批評還是讚美,大家都是希望貴大能邁著大步向前進。就像一位貴大學子所說:“雖然經常說自己母校的不是,但內心裡是非常渴望它越來越好”。希望貴大進步越來越大、發展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