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隻鵝,獲得米其林認可,人均消費卻不足100元,想吃就得排隊

很多人用米其林來作為評判餐廳的一個標準。

如果,這個餐廳是米其林餐廳,你的第一想法就是:好吃,其次,就是貴。沒有個幾百塊根本不好意思進店消費。

可有一家靠燒鵝獲得米其林一星的餐廳反其道而行,口味好得沒話說,人均消費還不足100元!難怪吃貨們心甘情願排隊2小時。

說它是燒鵝界的喜茶,並不為過!

看這菜品

靠一隻鵝,獲得米其林認可,人均消費卻不足100元,想吃就得排隊

這環境

它就是去年被評為米其林一星的鵝夫人港式餐廳。

用米其林標準來打造菜品

鵝夫人港式餐廳是臺灣著名連鎖餐飲王品的一個子品牌, 當時王品想做港式餐飲,但是市面上港式餐飲店那麼多,怎麼才能避免同質化,做出自己的特色呢?

團隊在前期就下了很多的苦功夫,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和分析。

最後發現市面上以燒鵝這個細分品類來做港式餐廳的很少,以這樣一個切口切入,說不定效果會不錯。

於是,團隊確定了燒鵝的主題,把菜品集中在一個特色領域。

鵝夫人一開始就追求極致,在採購食材時,研發團隊走遍了香港和廣州的每個角角落落,從赫赫有名的米其林餐廳到名不見經傳的小牌坊。

最後,終於找到了製作拳頭產品燒鵝的地道鵝源——黑棕鵝,這是香港米其林燒鵝餐廳的專屬鵝源。

並且只選用生長在廣東5斤半左右、生長期為90天、肉肥瘦比例適宜的黑棕鵝。

對原材料的選擇精確到了生長週期、重量,可看出鵝夫人有多麼得用心。

食材選好了,接下來就是製作了。

燒鵝可沒有我們平時吃的炒菜烹飪那麼簡單,想製造出一份美味的燒鵝,要經過大量的工序,

首先,就是要保證食材的新鮮度。

鵝從鵝場宰殺後在24小時內直送到門店,用秘製的醬料進行醃製。

之後,將鵝進行風乾,考慮到戶外的空氣質量還有天氣的不穩定性,鵝夫人不惜重金打造了一個風乾房,可以將鵝進行360度無死角風乾,風乾均勻。

風乾後就要趕鵝上架了,烤鵝的烤具也是別出心裁,當時,鵝夫人找遍了市場上的烤具都有沒有找到合適的。

找不到,那就自己研發一個,為此鵝夫人特地成立實驗室研究,最終“太空烤爐”橫空出世。

黑棕鵝在“太空烤爐”的吊燒技藝加工下,在烘烤過程中勻速翻轉,受熱均勻,最後出爐的烤鵝表皮如琥珀搬透亮,炮製出皮脆肉嫩、且多汁的豐富口感。

燒味之外,點心亦是匠心之作。比如小巧玲瓏的叉燒酥和富港式風情的冰火菠蘿油都被列為顧客必點的爆品。

此外,在菜品的展示上也頗為用心,餐盤用紫藍色的羽毛作為裝點,一道“天鵝叉燒酥”做成天鵝的造型,美得讓人不敢下口。

從食材、風乾、烹飪、裝盤,每個程序鵝夫人都凝聚著一股匠心精神,最終打造出一個小而美的爆品。

誰說港式餐廳不可以摩登和時尚?

印象中,我們的港式餐廳都是這樣的,

懷舊、復古,給人一種家庭式的氛圍。

可鵝夫人偏走摩登、時尚之路來打破傳統。

餐廳主打紫色調,紫色的燈光、紫色的絲絨椅子。

白色的羽翼狀吊燈,用羽毛的質感營造出了一種3D的夢幻感。

亞古力質感羽毛吊燈打的測光,讓每道餐品都有一種唯美的倒影,為用餐增添了一些浪漫的情調。

鵝的羽毛局部放大做成裝修的主題和元素,投放在餐廳的牆壁和天花板上。

既營造出了一種典雅高貴的氛圍,給人一種尊貴的宴會之感,

又給了顧客視覺上的一種衝擊,同時又與菜品非常搭,打造了一場美食和美景完美融合的視覺盛宴。

用極高性價比和極致服務來俘獲顧客的心

不管是菜品還是環境可謂都達到了米其林一星的標準,按理來說,這種達到了米其林標準的餐廳,而且又是在上海,客單價怎麼也得要好幾百吧。

可看似高貴的鵝夫人客單價低得嚇人,在90-95元左右,也就是說,你只要百來塊錢就可以享受米其林餐廳的待遇。

這簡直就是吃貨們的福利,難怪排隊吃飯的氣勢和喜茶有得一拼。

其實,不只是鵝夫人,像外婆菜等餐廳的菜品都是好吃、性價比又高。

既帶給了顧客味覺上的享受,又讓他們感覺到了實惠,顧客當然願意為之買單。

用美味的菜品贏得了顧客的胃,還得靠細緻的服務來俘獲他們的心。

鵝夫人選用顏值、情商雙高的服務人員,讓食客獲得超值的用餐體驗。

其實,能讓服務員熱心為顧客服務,還得力於王品提倡的“家文化”,王品奉行“一家人主義”。

靠一隻鵝,獲得米其林認可,人均消費卻不足100元,想吃就得排隊

在他們的內部,員工不是下屬,而是如同自己的家人,他們的財務透明制度、每個員工都可分紅、精英遊學、員工家訪……各種福利好到爆。

這樣的家文化,讓員工備受待遇和尊敬,自然也能讓員工真誠微笑、開心工作、用心地服務好每一個顧客。

在餐飲界選擇一個細分的品類,不急不躁,一步一個腳印,將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鵝夫人的成功你也可以複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