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蘇長山古鎮為例——探討新建古鎮的空間規劃

厚重的歷史與人文底蘊、優美的自然資源讓江南古鎮成為古鎮旅遊的首選,古鎮開發也是如火如荼,其中江蘇省尤為盛行。

在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十里長山腳下,米芾書法公園的修建領銜了長山文化產業園區構築的序曲。長山文化產業園亟需打造一個承載鎮江文化的休閒商業載體,由此,毗鄰書法公園,長山湖畔誕生了長山古鎮這個概念。

江蘇省可開發利用的古鎮資源豐富,但是除了周莊、同裡、甪直之外,其他古鎮的名氣和開發程度卻都不高。長山古鎮的突破點又在哪裡呢?

以江蘇長山古鎮為例——探討新建古鎮的空間規劃

綠維文旅認為,長山古鎮的打造有別於其他古鎮的特點是它本身就是一張白紙,沒有任何束縛,沒有遺存古鎮的限制,如果藉助古鎮開發的大勢,先行打造,注入合理的理念與優化的規劃系統,同樣也能成為一個閃耀的亮點。這就取決於規劃的功力及產品策劃的創新。綠維文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突破:

一、整體規劃思路

通過對地域特色及文化的探究,整個項目以蘇州特色的山水園林為依託,以先吳江南文化為基調,以“宜”文化為主線,用書法文化詮釋建築景觀節點,用愛情文化構築項目核心引爆點,以“休閒度假”、“文化演藝”、“古鎮體驗”三大片區,實現動靜過渡空間上的延續,實現古今結合文化傳承,實現古鎮觀光、文化體驗、休閒度假及生態人居等旅遊功能,打造一個宜居、宜旅、宜商、宜休閒度假的、完美體現多元文化包容性的江南風情小鎮,最終成為向世界展示丹徒風情、傳承宜文化的首位窗口。

以江蘇長山古鎮為例——探討新建古鎮的空間規劃

二、商住水空間組織形式

水是中國南方古鎮特有的景緻,增加了商業街區的靈動性和視覺觀感,營造了獨特的親水空間,聚集了人氣。長山古鎮作為新建的古鎮,在空間組織形式上要延續傳統古鎮的空間組織形式,在生活習慣與遊覽方式上,要創新符合現代人的休閒空間,增加古鎮空間的趣味性,提升商業街區的整體商業價值,真正使水、商街、景觀節點融入的整體大的古鎮空間中,營造“一街一特色”,“一街一景觀”,“一街一人文”的特色古鎮空間。

通過對傳統江南水鄉古鎮的研究,綠維文旅認為“前街後河、河街環繞”的模式更加貼切長山古鎮的空間組織形式。

三、古鎮肌理及街道尺度

由於江南古鎮建築的尺度所限,以及街巷空間的緊湊化,傳統古鎮店鋪表現為空間相對狹窄,不利於空間的利用。本項目迎合市場和現代商業對於空間的需求,突破傳統古鎮的空間肌理形態,對古鎮空間重新佈局與構築,形成具有現代人文氣息的休憩空間。整個古鎮以多層中密度,建築高度不超過3層的建築為主,採用平行於河街的聯立式商鋪和垂直於河街的院落式民居形成密實的街坊肌理。街巷空間比較緊湊,表現為狹窄的街廓比例、連續的街巷界面、以人為主的步行空間尺度。

以江蘇長山古鎮為例——探討新建古鎮的空間規劃

步行街局部效果圖

四、規劃佈局—人文與自然相結合

1、古鎮步行功能空間設計

長山古鎮最長的步行街約700多米,針對如此長的商業步行距離,規劃中我們參照傳統古鎮採取了功能節點設計,從而在長距離商業步行空間下保證了遊客的體驗感。

2、古鎮“收放”空間設計

中國園林營建過程中經常採用一種手法——收與放。在長山古鎮中,收放的空間營造也是出於此。尺度較小的地塊,通過周圍曲折而較窄的街道來做鋪墊,讓遊客進入此地的時候感覺並不狹小,反而感覺豁然開朗且尺度宜人。部分廣場從小巷道進入,到巷頭時小廣場才呈現在眼前,使得空間較小的廣場顯得寬闊了許多。

3、平面立體行、購、景分離結構體系

古鎮主要街道在空間平面上,通過臺階、綠化、水道將過路行走群體、購物群體、景觀觀賞群體完美分離,實現平面空間的立體效果。街道分為三部分,將遊客的購物和行走兩種行為完全分離,有利於商業的雙邊購物行為變為單邊購物行為。

以江蘇長山古鎮為例——探討新建古鎮的空間規劃

4、古鎮一般街道小尺度購物空間塑造

普通商業街宜設置較窄的街道空間,在保證人流量、舒適度以及商業效果的情況下,尺度宜控制在3-9米的範圍。

5、古鎮單體商業空間遵循傳統古鎮建築空間結構和規模

長山古鎮遵循傳統古鎮建築空間的結構和規模,按照傳統格局設立准入制度、設定新引進的商業尺度,較好的體現了傳統古鎮建築風貌。

五、供水及其他步行道空間組織

長山古鎮規劃描繪的是“家家門前繞水流,戶戶屋後垂楊柳”的詩畫。街道不拘於工整而自由分佈,主街傍水,小巷臨渠,18座橋與河水、綠樹、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極具江南水鄉古樹、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學意韻。

在規劃設計其他步行空間組織時,街道的尺度寬高比多在0.6—1.2之間,體現了長山古鎮街道的特質尺度,當然宜寧廣場、安泰廣場、吳簋廣場的尺度較大,分別為3.47、4.6、3.14。

以江蘇長山古鎮為例——探討新建古鎮的空間規劃

六、建築特色

項目建築風格融匯南北,優雅別緻。修築各式小橋,把水和建築連為一體,既體現江南的靈秀、清新,又融合了北方的溫婉、大氣,將自然和人文完美結合。總體呈現灰瓦疊疊、白牆片片、黑白相間的用色特點以及多角、多彎、多巷的獨特建築佈局,顯示出無限的江南水鄉氣息。圍合形的院落式結構,形成不同功能的專屬空間,通過對封閉院落的局部變形,使得規整的院落結構同樣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同時,園林化的院落空間,能產生豐富的空間體驗和宜人的景觀環境。

以江蘇長山古鎮為例——探討新建古鎮的空間規劃

姬莊鳥瞰圖

七、結語

長山古鎮作為一個新建古鎮,如何立足於江南古鎮集群是一個系統而複雜的創作過程,本文主要從規劃佈局角度淺談新建古城古鎮的開發。優秀的策劃能夠指導項目的發展方向,同樣優秀的規劃是體現策劃方案的重要載體。古城古鎮的規劃不僅僅是簡單的城鎮規劃,也是美學、自然與人文的集合體,做好規劃是讓項目脫穎而出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