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演藝要學會“逢場作戲”

旅遊演藝是文化旅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消費升級帶來的市場需求更加明顯,在影像技術日漸低迷的勢態之下,旅遊演藝因為生動、直觀、表現力強等原因逐漸成為景區的標準配套。雖然旅遊演藝是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但是在實際的運營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

旅遊演藝要學會“逢場作戲”

旅遊演藝是自由行走的花

有一本書名叫《自由行走的花》,那是韋丹記錄旅行隨筆的遊記作品集。那時那刻的感受,即時即景的寫真,質樸淡定的文字曾征服了無數酷愛旅遊者的心。旅遊最吸引人之處的莫過於這種突如其來的體驗與感悟,而旅遊演藝正是激發這種體驗與感悟主要方式之一。如果說1982年在西安推出的《仿唐樂舞》是旅遊演藝的開端,那麼在經歷了《宋城千古情》為代表的繁榮階段,以《印象.劉三姐》為代表的快速發展階段之後,如今的旅遊演藝似乎進入了穩定成熟發展階段。

旅遊演藝日漸成為景區標配的同時,旅遊景區經營管理者也在實踐中發現,旅遊演藝並不像影院或展廳那麼簡單,建好場館買好設備就可以投入運營的情景已不再。旅遊演藝更像一棵自由行走的花,看著美麗卻採不到手。對需要靠景區實現經濟利益的經營管理者而言,野生的固然是好,但是想讓這棵花在一方水土落地繁殖,在特色化、本地化、品牌化、商業化等這一系列過程中還要做很多探索。

旅遊演藝要學會“逢場作戲”

旅遊演藝在景區中的迷局

一、題材內容缺乏亮點

文化旅遊景區在產品策劃時為景區設計美好的傳說和奇妙的故事是常見的手段。宗教故事、仙俠傳說、歷史典故等是被運用較多的元素。旅遊演藝的一大特點就在於演出的內容和景區文化必須深度聯繫。景區文化沒有特色內容過於老舊就影響到了旅遊演藝的質量。題材老舊,內容乏味,難免讓旅遊演藝淪為景區的雞肋。

二、場地雷同缺少特色

演出場所作為景區的景觀之一,其本身也有遊覽價值。演出場館加上精彩的演出活動,本應是景區的出彩之處。然而,實際建設中眾多旅遊景區的演出場地同質化嚴重。讓觀眾心有不爽的同時也間接影響到了演藝活動的品質。

三、缺少地域生活關聯

既然脫離生活的藝術算不上好藝術,那麼景區內的藝術脫離生活就更為可怕。遊客在旅遊地的核心需求是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感受文化。脫離了與居民的生活,演藝就顯得缺乏活力。

四、常被忽視現實功能

旅遊景區的演藝活動具有獨特的功能性,它始終是旅遊行程中的一部分,這也要求旅遊演藝活動必須有實用功能。

五、資金分配缺乏規劃

演藝活動是一個複雜細緻的工作,對資金的把控也格外重要。國內很多景區在使用資金時都片面追求某一處,把資金花到了名人或設備等。最終落得演藝作品效果大打折扣。

六、運營團隊不夠專業

在景區競爭拼比運營的時代,旅遊演藝運營的也極為重要。演藝活動區別於景區實體,還需要專業的團隊來運營。

旅遊演藝要學會“逢場作戲”

破解迷局的出路

一、內容創新緊跟時代

很多景區在實際運營中把旅遊演藝和節慶活動混淆,前者追求的是文化內涵,而後者追求的是商業氛圍。演出需要精心策劃,出品後還需要很長週期細微調整。貴州仁懷市茅臺鎮,根據當地特色打造天釀劇場,由國酒文化創作大型實景劇《天釀》。70分鐘的時間裡,以第一代醬酒勾酒師酉酉為主角,講述國酒茅臺追求極致釀酒工藝經歷的時間與等待、四季輪迴、勾兌奇遇、道法自然、包容平衡、追夢求索等內容。這種在傳統內容題材基礎上創新與現代生活相關的內容將更受遊客歡迎。

二、特色場地突破限制

旅遊景區的演出場所不侷限於劇場,以眾多主題樂園的演藝活動為例,很多主題公園內都採取巡遊表演的形式,豐富表演形式的同時,也讓遊客有了走遍景區的動力。近年興起的實景劇表演也將演出搬到戶外,讓視聽體驗有了進一步提升。

三、細節突圍關聯生活

在旅遊演藝活動的策劃中,本地居民生活的元素不可少。有調查發現外國遊客更喜歡在雜技表演中瞭解北京,外國遊客傾向於更深層次體驗北京的人文風俗。雜技在表演過程中除了精湛的技藝外,雜技常用的一些道具也都來自人們的日常生活。雜技作為頗具人文特色的表演形式,已然成為外國遊客瞭解北京的重要窗口。由此,北京朝陽劇場作為一家以雜技演出為主要經營的場所,已形成成為北京的一個新文化標籤,更有一份獨有的人文情懷。此外,在很多旅遊景區,農民變身演員的故事也不勝枚舉,源自真實居民的本色出演更能展現當地的文化風俗。

四、演藝活動獨具功能

旅遊景區的演藝活動有特殊性,時間短、互動強、場次多是旅遊景區演出活動的特點。在演藝活動進行的過程,也是為遊客提供功能性的服務。例如:觀看演出時可以讓累的人休息。把這些細節做足,也會提升遊客的身心體驗。

五、資金合理用之有效

演藝創作是一個快節奏工作,要時刻把握文化動向,然後做出反應。演藝產品和旅遊景區產品相比,更多的成本投入會用在隱形的工作中,例如:編劇、策劃、演員等等。所以在實際項目中,並不是大投入就會有高回報。張藝謀《印象.海南島》的受挫就說明了這個道理。演藝產品出品時還把資金分配合理才是重要。片面追求演員、導演、技術都是不理性的。

六、專業運營創新合作

演藝活動的運營與景區運營有區別,前者更側重文化,後者更側重於實體。所以專業的運營團隊是不可缺少的。景區無論是自主出品經營演藝活動還是與專業的演出出品方合作,都要具有專業運營經驗的團隊,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旅遊演藝的爆發就在明天

近期,華誼兄弟星劇場落戶山西晉城,成為業內關注的新聞。以體驗型演藝、商業打造一種觀眾和演員全方位互動的沉浸式體驗模式,越來越多被社會各界所關注。圍繞旅遊景區特色文化和主題,形成獨具魅力的文創產品,將“演藝+旅遊”和餐飲、文化、資本、政府、酒店、民宿、娛樂項目等相關產業聯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在全域旅遊的大環境中實現產業融合協調發展。旅遊演藝曾被視為夜晚經濟,適合在晚間進行的演出活動豐富了遊客在景區過夜的內容,為全域旅遊提供了有力保障。隨著文化和旅遊的進一步融合,旅遊演藝也將成為景區的新標配。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應用,對旅遊地和遊客的認識也將更加容易而清晰。根據每個旅遊地不同的特色,量身定製旅遊演藝內容,才能做出精品,旅遊演藝“逢場作戲”的本領還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但這並不影響旅遊演藝發展,或許爆發點就在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