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我待,搶佔未來農機市場正當時

時不我待,搶佔未來農機市場正當時

“好多企業都安裝了農機物聯網設備,如果我們還不安裝,那麼我們的產品就會落後了。這是時代潮流在倒逼我們進步和升級,否則將無法在農機行業立足!”浙江柳林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王傑先生說到。

隨著信息化在全社會各領域的深度應用,在農業裝備和農業生產過程實現數字化、信息化管理已箭在弦上。在全國已經實施幾年的深松作業監控就是物聯網、信息化在農業裝備和作業上的基本應用。筆者深信接下來的幾年,農業裝備及農業生產的信息化應用將掀起巨大浪潮,企業在這一輪信息化的升級中,能否成功順利升級至關重要。

時不我待,搶佔未來農機市場正當時

  安裝農機物聯網硬件的好處

首先,通過機、電、液一體化實現數據收集和動作反饋後,就能實現農機分佈、作業軌跡、作業監控、故障診斷、故障統計、遠程操控、油耗監控、大數據分析;

其次,遠程監測到“隱性”故障時,及時通知機器附近維修人員,上門維修或電話告知用戶停機維修,可以增加用戶的滿意度,進而提升品牌的美譽度;

第三,在我國農機產品向智能農業裝備升級過程中,先發制人,佔據有利優勢,對於鞏固企業品牌和形象有極大推進作用。

  農機行業“智能化”形勢已經迫在眉睫

我國農機行業經過“黃金十年”之後,很多農機生產企業得益於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但是,很多農機企業仍然停留在“初級”農機制造水平,對“智能化”農業裝備的認知還停留在表面水平。前兩年農機排放標準升級到“國三”就已經讓很多農機生產企業“手忙腳亂”。

回想前兩年《中國製造2025》對農機行業的2020年藍圖和2025年藍圖,時間已經進入2018年,但是很多農機生產企業還在緩慢前行。如果某家農機生產企業不思進取繼續“原地踏步”,在未來幾年,很可能將在農機行業“被洗牌”出局。

時不我待,搶佔未來農機市場正當時

  先知先覺的生產企業已經在行動

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從2月2日開始,大田物聯連續舉辦多場以“萬物互聯賦能企業”為主題的農機企業物聯網解決方案說明會在全國多地舉辦,眾多農機生產企業已經意識到智慧農業裝備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這些企業與大田物聯一起暢想農業信息化未來,探索農機行業的物聯網應用。

據筆者瞭解,山東英勝、無錫松田豹、江西宏旺等公司,已經購買並使用大田物聯的智慧農業裝備1.0版本(衛星定位),直接把大田物聯硬件設備嵌入式安裝到農機整機設備中,意味著這些生產企業已經開始謀劃智慧農業裝備的未來,為農機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提前做準備。

  為什麼要選擇大田物聯?

專業。農機360網從2018年服務農機企業農業機械化,已經10年,比跨界團隊更瞭解農機企業需求、農機用戶需求、農機作業服務、農業機械化發展方向,對於企業和農戶需求,可以考慮的更多一些、更細一些。

實踐。大田農社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大田農社經過託管耕地作業服務親自使用過的,未來還要在全國各地加盟的大田農社農事服務中心使用,所以既是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建設者也是使用者,為企業提供的解決方案,是經過生產實踐檢驗過的。

發展。大田農社從10年前農機360網服務農業機械化到現在服務農業現代化,是植根於農業並一直保持持續發展的平臺,所以物聯網解決方案會持續更新迭代,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為企業提供可持續的發展方案,因此,在完成1.0企業的方案同時,已經建設完成2.0的方案,同時,還在佈局3.0的方案設計和開發。大田農社希望與企業一起建設,實現共同發展。

結語:農機行業的這一輪“智能化”升級,不僅關係到企業對於物聯網的應用,還關係到企業產品的信息化應用和服務模式的轉型,更關係到企業能否繼續在農機行業的生存立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