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作為都城的國內外城市,可能沒有一個能與洛陽比肩

數一數曾作為都城的國內外城市,可能沒有一個能與洛

比肩。洛橫跨黃河中游兩岸,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歷史上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設立國都,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讓洛成為中國歷史長河中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司馬光曾感慨“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城”,一句道盡千古事。

還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被奉為“人根之祖”、“人文之祖”。道學創始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理學光大於此。作為“方入貢道里均”的輝煌古都和經濟文化中心,歷史為洛留下了五大都城遺址、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馬寺、中國最大的古墓葬群……

曾作為都城的國內外城市,可能沒有一個能與洛陽比肩


龍門石窟。龍門石窟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大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之際(公元493年),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明諸朝。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餘品,佛塔40餘座,造像10萬餘尊。這些佛像石雕,大的高達數尺,巍峨雄,小的僅方寸見長,精巧細緻,因雕鑿時代不同,有的體態豐盈,栩栩如生,有的身姿纖秀,儀態萬方。石窟中至今仍保留著大量宗教、術、建築、書法、音樂、服飾、醫藥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堪稱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TIPS:龍門石窟位於洛市區南12公里處,81路、53路、60路等公交可達,門120元

曾作為都城的國內外城市,可能沒有一個能與洛陽比肩


古墓博物館。“北邙山上少閒土,盡是洛人舊墓”,這句古詩形象道出了洛古墓星羅棋佈的狀況。洛古代藝術博物館原名洛古墓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館之一。館區佔地155畝,分為歷代典型墓葬展區、北魏帝王陵展區和古墓丹青精粹展三大展區,搬遷復原上自西漢,下迄宋金時期的代表性墓葬25座,陳列文物總計約600件,其面積之大、風格之別緻、收集古墓年代之久、類型及數量之多均屬世界首位,是中國一大絕觀。
TIPS:83路公交可達,週一閉館,免門,定時有免費講解服務

曾作為都城的國內外城市,可能沒有一個能與洛陽比肩


關林。“英雄有幾稱夫子,忠義惟公號帝君。”國人對於關羽的敬仰從其墓葬規格可見一斑。根據禮制,皇帝的墓稱“陵”,王侯的墓稱“冢”,姓的墓稱“墳”,聖人的墓稱“林”。曲阜有孔林,洛有關林。古今中外關廟眾多,關羽葬首的洛關林、葬身的當關陵和解州關帝廟稱為三大關廟,也就是所謂的“頭枕洛,身臥當,魂歸解州”。洛關林是唯一的冢、廟、林三合一的古蹟遺存,亦為品級最高、地位獨尊的“武聖陵寢”,居三大關帝廟之首。
TIPS:55路、58路、69路、81路等公交可達,門40元

曾作為都城的國內外城市,可能沒有一個能與洛陽比肩


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洛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位於洛市中心的東周王城廣場,是依託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天子駕六”大型車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遺址型博物館。在規模最大的車馬坑內,對稱擺放著的6匹馬的骨骸,揭開了古代天子駕六、駕的千古疑案,也向世人印證了古文獻中“天子駕六,諸侯駕,士駕二”的記載,雖然過了近3000年,車轅、車身的構件及馬的骨骼仍清晰可見。“天子駕六”車馬坑規模大,車子類型多,擺放整齊,氣勢宏偉,是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駕六”遺存。
TIPS:5路、48路、56路、81路等公交可達,門30元

曾作為都城的國內外城市,可能沒有一個能與洛陽比肩


景區。隋唐洛城始建於隋代,歷經隋、唐、五代和北宋時期都城的核心區域,前後沿用530年之久,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隋唐洛城國家遺址公園位於洛市老城區,建造於隋、唐、北宋宮城遺址的核心區域。公園主要分佈有唐代的明、天和北宋的太極殿等重要建築遺址。明位於隋唐洛城宮城的中軸線上,是一代女皇武則天佈政、祭祀天地、接受朝賀的地方。天是武則天時期的禮佛,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純木構架建築,僅存在七年,毀於一場大火,其外觀五層,內有九層的構造令人稱奇。
TIPS:18、21、48、56、65、81等多路公交可達,門
120元

曾作為都城的國內外城市,可能沒有一個能與洛陽比肩
麗景門。“不到麗景門,枉來洛城”。始建於隋朝的麗景門,史稱中原第一樓,古都第一門,也是洛八景之一,洛古城的象徵,長期以來是官及萬民祭祀神的地方。穿過麗景門,就是洛

老街,承載著洛三千年的歷史印跡。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一個最最市井的洛,一個鉛華褪盡不再輝煌卻古韻盎然品味豐富的古都洛。在街邊喝一碗不翻湯,吃一塊牡丹糕,看著街上的行人來來往往,老街就是這個樣子!(圖文/陳昭君)

TIPS:101路公交可達,門3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