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一場巨震,奪走了四川省汶川縣及周邊數萬生命,讓無數個家庭遭受了不堪回首的重創。時光荏苒,轉眼十年過去。時光穿越災難,歷史見證重生。藉著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重拾災難中的苦痛記憶,既為告慰逝者,亦為安慰生者,同時紀念那些見證生命的頑強重生以及人間大愛的力量。


2008年5月12日,一場巨震,奪走了四川省汶川縣及周邊數萬生命,讓無數個家庭遭受了不堪回首的重創。時光荏苒,轉眼十年過去。時光穿越災難,歷史見證重生。藉著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重拾災難中的苦痛記憶,既為告慰逝者,亦為安慰生者,同時紀念那些見證生命的頑強重生以及人間大愛的力量。

災難發生後,醫院第一時間發出“抗震救災 風險愛心”的倡議書。

愛心總動員!醫院火速組織抗震救災愛心捐款活動。

時任院長黃力將全院的愛心捐款移交紅十字會。

地震發生後,廣東省緊急行動起來,部署開展了多項支援災區的工作,包括組織醫療隊開展地震醫療救援工作。得知消息後,我院多名醫務人員踴躍報名,希望能參加醫療隊前往救災,我院派出林永新和劉寧兩名骨科醫生前往。5月13日晚10時,醫療隊飛赴四川災區,執行抗震救災一線的醫療救援任務。

林永新醫生在前往耿達的直升飛機上

劉寧醫生火線入黨

廣東省醫療隊抬著藥箱在“生死谷”之路艱難前行。

廣東醫療隊員送危重病人上直升飛機。

5月14日,接省衛生廳緊急通知,調派我院救護車及司機參加廣東省救護隊前往地震災區參與搶險救護工作。中午12點,我院派出一輛救護車和2名經驗豐富的司機,帶齊藥品、食品等物資,前往廣州火車站集結。由於時間緊急,兩名司機午飯都來不及吃,帶上乾糧就出發了。

司機曾來針和李斌在災區轉運傷員。

5月17日,我院陳祖輝博士加入廣東醫療隊院內感染及控制隊,赴青川縣等地開展院內感染及疾病控制等工作,在餘震不斷的情況下仍指導當地醫院的院感工作,併為災區群眾提供醫療服務。

陳祖輝醫生在災區開展疾病感染與控制工作。

5月18日,我院神經外科賴睿佳副主任醫師受廣東省九三學社委員會委派,先後到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德陽等地送醫送藥。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舉國進行了一場規模龐大的震區傷病員大轉移,截至5月底,四川向其他各省轉送傷病員一萬餘人,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全國範圍內的“生命接力”。我院分別於5月20日、22日、23日、24日、29日、30日、31日分七批接回26名四川災區轉送傷員,其中年齡最大的為89歲,最小的為9歲,接待傷病員家屬22人。

查振剛副院長親自前往機場接傷員。

5月20日,我院作為首批接受災區轉送傷病員的醫院之一,迎來第一位災區轉送病員——13歲的小嶽強。嶽強傷情很嚴重,入院後立即進入ICU,並馬上組織了院內大會診。圖為醫生為小嶽強進行清創手術。

“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盡百倍努力”——這是全院醫護人員的誓言。醫院成立了由多學科專家組成的醫療救治領導小組,將以最精英的醫療力量來治療災區的病人,並用溫馨的環境和親人般的溫暖去撫慰他們的心靈。

醫院把設施最齊、環境最優美的病房設置為“愛心病區”, 專門用於接收災區轉來的病人,為他們提供的最好的醫療環境。

在這場救災戰鬥中,我們始終得到暨南大學領導和部處機關的支持和關懷。時任校長鬍軍親臨醫院,迎接第一位傷員。

當時,我們醫院一共有六名職工奔赴災區第一線抗震救災,四名醫生,兩名司機,他們在危難的時刻挺身而出,奔赴一線,發揚不怕疲勞、不畏艱險、連續作戰、互相支援、團結協作的優良作風,演繹了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在重症監護室的日夜,對嶽強來說痛苦而漫長,但又時刻充滿著溫暖。夜裡,護士姐姐會搭個擔架在病床邊陪他,輕聲講故事,趕走噩夢。白天,醫生和護士給他買水果吃,不斷安慰和鼓勵他。“你叫嶽強,你一定會越來越強。”查振剛副院長鼓勵他。在治療了70多天後,帶著這句話,嶽強坐上輪椅,回四川繼續康復治療。

2016年6月27日下午,嶽強帶著新婚妻子,來看望和感謝當年的救命恩人。嶽強說,他在姑姑的幫助下在村裡開了一家小超市,開始自食其力,並和相識了一年多的女友結了婚,日子過得很順利。“我自己都沒想到還能走路,是大家一直在鼓勵我。很感謝查叔叔他們,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我。”


被災難深深傷害過的人,沒有誰會感激它。只能咬著牙,在心裡的廢墟之上重建人生。如今,抗震救災10週年,逝者已去,生者如華,讓我們再次對那些戰鬥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英雄們,那些在各自崗位上為災區傾注了自己心血的全體暨南人,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