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的苦惱:種地不賺錢反而賠錢,但又不願意流轉土地,為什麼?

每當到了春季這個時候,很多農民都有這樣的想法,自己一狠心就不種地了,將土地撂荒,舉家到縣城去打工,這樣下來,也能掙到一些錢。總比現在每年辛辛苦苦種地,到頭來除了掙了一年辛勤勞動,錢是一分沒攢到。

但是,思來想去,還是買種子、買化肥開始為春種做準備。於是很多人都在問這樣一個問題,既然農民們種地不掙錢,為什麼還不願意流轉土地或者直接退出土地承包,拿著集體的補貼到城市務工呢,或者投資做點小買賣也好啊。為什麼還是願意守著這片土地終年勞累呢?

農民的苦惱:種地不賺錢反而賠錢,但又不願意流轉土地,為什麼?

今天老農就這個問題,談談老農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當然也不能說是老農個人的想法,而是根據和很多農民交談以後將他們觀點的彙總。有這麼幾點,和大家分享!

第一,種地最起碼能夠保持溫飽,外出打工可能維持不了生活。

現在有很多人都在說種地不掙錢,其實只是說種地掙不到錢,但是如果普通農民家庭沒有大的消費,比如供養孩子,看病等大類消費,維持一家的日常生活還是可以的。很多農民都有這樣的想法,有這幾畝地在手裡,自己最起碼能夠供養自己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問題,如果自己真的把這點土地也丟了,那真的是自己什麼都沒有了。外出打工能不能掙到錢還是未知數。

農民的苦惱:種地不賺錢反而賠錢,但又不願意流轉土地,為什麼?

第二,絕大多數農民除了一身勞力,沒有一技之長。

農民們外出打工,有這麼幾類,一是依靠自己的壯勞力,比如工地上的工人;二是依靠手中的技術,比如泥瓦工、電焊工;三是依靠青春,比如飯店中地服務員。而絕大多數農民呢,沒有技術,也不再年輕,放到城市,都到了退休的年齡,勞動能力也下降了不少。這種情況下,如果到外務工,工作真心不好找。

第三,身後的牽絆。

農民的苦惱:種地不賺錢反而賠錢,但又不願意流轉土地,為什麼?

就拿老農自己來說,有時候就在想,如果自己是一個人,那麼每個月發了工資一定要到大飯店吃一頓好煩。而實際情況是,每個月工資下來,要給孩子留一些,父母留一些,家庭日常開支留一部分。然後就沒有了然後。很多農民朋友也是這樣,上有老,下有小。他們需要穩定的收入來維持家庭的日常開支,如果有一天他們沒有了穩定收入,那麼家庭的日常運轉就會出現問題。

所以,從以上三個方面來說,不是不願意離開農村,不是不願意放棄土地。而是不能,生活的現狀不允許他們這樣做,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