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塊土地都可以做休閒觀光農業的!什麼地是絕對不能用的?

在休閒農業產業中,所有規劃要素最終都要落在“地”上,所有的發展都是圍繞著空間要素展開的,特別是在鄉村地區,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人不地的緊密聯繫。唯有落“地”,才能實現休閒農業的最終的追求。

但對於想要做休閒農業的投資者來說,什麼樣的地是絕對不能用的呢?首先是基本農田,基本農田保護的“五不準”要了解:

不是每一塊土地都可以做休閒觀光農業的!什麼地是絕對不能用的?

第一,不準佔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造林、發展林果業和搞林糧間作以及超標準建設農田林網。(只能做大田種植、蔬菜種植!)

第二,不準以農業結構調整為名,在基本農田內挖塘養魚、建設用於畜禽養殖的建築物等嚴重破壞耕作層的生產經營活動。(如果做了,必將付出代價!)

第三,不準違法佔用基本農田進行綠色通道和城市綠化隔離帶建設。(國家都不得佔用基本農田!)

第四,不準以退耕還林為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基本農田納入退耕範圍。(明確規定要求!)

第五,不準非農建設項目佔用基本農田(法律規定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除外)。凡在基本農田上進行植樹造林(包括種植速生豐產林)、挖塘養魚;新增綠化造林、新建和擴建用材林基地均不得佔用基本農田。(不能進行休閒建築建設!)

不是每一塊土地都可以做休閒觀光農業的!什麼地是絕對不能用的?

而對於想要從事休閒農業的投資者來說,最穩妥的方法就是申請建設用地,也可以通過把農用地轉化為建設用地。通過立項審批,達到我們可利用、可建設的要求!

建設用地管理包括:建設用地、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農用地、農用地轉用(轉建設用地)。其中,農用地轉化建設用地需要重點關注!

農用地轉用(農用地轉建設用地):是指將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確定的農用地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以及國家規定的批准權限批准後將現狀的農用地轉變為建設用地的行為。農用地按性質分為國有農用地和極易所有農用地。

利用基本農田做休閒觀光,若想搞建設,那麼只能立項審批、土地屬性轉變將農用地轉化為建設用地。這裡面,還有一個建設用地的問題,建設用地分為國有建設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集體建設用地按照用途分為:商業、工業、住宅三種,這裡需要重點關注一下!

不是每一塊土地都可以做休閒觀光農業的!什麼地是絕對不能用的?

集體建設用地:指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鎮)規劃或村莊集鎮規劃,權屬合法、界址清楚,已經依法批准為建設用地的集體所有土地。

流轉形式:包括出讓、轉讓、出租、轉租、作價(出資)入股、聯 營、抵押等。

流轉價格:出讓價格不得低於同區 域、同類別國有土地使用權基準地價的30%.

使用年限:商業用地(餐飲、休息用途)40年,工業用地(加工廠等)50年。

流轉程序:集體建設用地出讓、出租程序:獲取集體建設用地所有權證書--獲得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獲取同意流轉證明書--經公開或協議方式確定買受人--合同雙方簽訂合同--繳交稅費--辦理使用權轉移登記

集體建設用地轉讓程序:獲取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簽訂轉讓合同--辦理使用權轉移登記

集體建設用地轉租程序:獲取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簽訂轉租合同--辦理合同登記備案

不是每一塊土地都可以做休閒觀光農業的!什麼地是絕對不能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