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作為萬眾矚目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近來引發熱議。其實在20世紀 80年代,日本也曾為中國拍過一部「中國之食文化」,獲得了極高評價。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中國之食文化

這部名為《中國之食文化》的系列紀錄片,是1985年由日本龜甲萬株式會社策劃的。龜甲萬是日本一家有360年曆史的醬油廠,它和豐田、索尼一樣是日本著名企業。

據瞭解,當時這部紀錄片主要是放在日本飛往中國的飛機上播放的,旨在讓前來中國遊玩的遊客更瞭解中國人的生活。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整個紀錄片一共有5集,分別介紹了北京、江南、廣州、四川的飲食以及中式料理的烹飪技藝。紀錄片中,既有各地的代表平民菜式,又有國宴菜,全聚德、東來順、烤肉宛、豐澤園等老字號也紛紛亮相。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1京味兒——平民之味,宮廷之味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北京篇主要記錄了北京普通市民的特色早餐、奢華的宮廷菜還有北京的特色烤鴨和涮羊肉。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焦圈兒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油條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豆汁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紅豆粥

紀錄片在介紹市民的早點時,還引用了老舍的《駱駝祥子》片段。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醋,醬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熱的雪白的豆腐一燙,發出點頂香美的味兒,香得使祥子要閉住氣;捧著碗,看著那深綠的韭菜末兒,他的手不住的哆嗦。

可見節目組的功課真的做得很足了!

介紹完普通民眾的日常早點,便轉入介紹奢華的宮廷菜。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燕窩全席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二龍戲珠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鳳尾魚翅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海參+鵪鶉蛋=烏龍戲珠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一品豆腐

除了魚翅、海參這些海上乾貨代表,視頻中還展示了當時陸上珍品—— 熊掌。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以及慈禧最愛的糕點——豌豆黃、雲豆卷。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介紹北京,當然還少不了烤鴨。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為了向世界展示中國最好的一面,據瞭解,這些愜意吃喝的客人其實都是當時全聚德店裡的員工。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20世紀,大部分人一個月的工資僅有兩位數,而這一桌的烤鴨、鴨腿、炸鴨胗肝、糟溜三白、香辣鴨心……可謂奢侈。

即便是已經到店工作四年的員服務員白重光,也是因為這次拍攝,才有幸第一次吃到全聚德烤鴨。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拍完烤鴨,攝製組來到了北京最好吃的東來順羊肉店。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看完,非常想吃火鍋了!

2江南——魚米之鄉的名菜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魚米之鄉」的物種豐富多樣性,在這一集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清晨開始出售新鮮捕撈的漁獲,一筐筐的刀魚、鮰魚、鱖魚……滿滿的豐收喜悅。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在介紹淮揚菜時,紀錄片將鏡頭投向了始於乾隆年間的正宗的蘇幫菜館——蘇州松鶴樓。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松鼠桂魚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番茄蝦仁鍋巴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火腿的紅+鴿子蛋的白=虹橋贈珠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炒鱔糊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小籠包子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大閘蟹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江南的菜品細膩且有講究,剝完一隻大閘蟹,食客常常要用菊花瓣水洗手。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攝製組還記錄了這裡形成的獨特美食。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金華火腿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紹興酒

3廣州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說到吃的,就不得不提到廣東!在這一集中,你可以見到很多已經在餐桌上見不到的生物……如果害怕請謹慎點開這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在介紹完生物多樣性的廣州市場後,攝製組一轉畫風,開始拍攝廣州的清新早茶。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清淡爽口的魚片粥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早茶經典的奶油百篇糕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馬蹄糕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鵪鶉千層酥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蟹黃幹蒸燒麥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蜂巢香芋角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然後就是廣東菜的主打菜餚——烤乳豬。非常直白、真實地記錄了烤乳豬的製作過程……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隨後節目組來到了廣東的北園酒家。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冬瓜雕花技藝

4川菜——天府之國百菜百味

說到川菜,大家的印象應該都是辣辣辣辣辣辣,但是這部紀錄片里居然沒有提到四川火鍋!

紀錄片的開頭從四川的地貌、氣候開始介紹四川豐富的調料口味。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記述了市民日常常用的醬料、鹹菜等的購買習慣。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本集更有介紹了豆腐的製作過程,以及多樣的豆腐品種、水煮牛肉、棒棒雞、回鍋肉等菜的做法。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麻婆豆腐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除了這些美味,四川還有一樣不能錯過的美味—— 四川泡菜,紀錄片通過對漢代壁畫上開採鹽的場景講開,最後才引到四川泡菜的產生。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而在這一集裡,攝製組並沒有選擇進入大酒店來拍攝,而是走入一戶普通人家來介紹川菜。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沒有過多華麗名貴的食材,卻依然能感受到川菜的巨大魅力。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5技藝——廚房所見,味之秘訣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最後一集是對中國菜餚技藝的總結。

中國是一個對「食文化」特別重視的國家。受道家的影響,「醫食同源」的觀念也根深蒂固。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攝製組以孔子的「割不正不食」引出中華美食中多變的刀法。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接著又引用了孔子的「不得其醬不食」。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連攝製組也不禁感慨,中國人擅長對香料的應用,創造出複雜的鮮味。而中國靈活的烹飪技術和對油和火的精妙應用,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看到30年前的美食,竟然餓了!

即便這部紀錄片距離如今已經三十多年,低飽和和偏色的畫面,直白的旁白,依然能夠讓人隔著屏幕感覺到香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